国际版APP火了之后,村里每天都像过年似的热闹。赵丽正帮李奶奶给海外订单打包剪纸,村头突然传来一阵吵嚷声。她跑出去一看,好家伙,十来个村民围着辆大货车,司机扯着嗓子喊:“运费涨价了!现在国际物流成本翻了番,你们不给加钱我就不走!”
老钱气得首跺脚:“这不是坐地起价嘛!咱们签的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呢!”司机师傅摊开手:“大叔,燃油费、关税都涨了,我也是没办法!”人群里有人嘀咕:“早知道走空运了,多花点钱省事儿。”张爷爷敲着鞋楦子插话:“空运?那山野菜不得捂烂在飞机肚子里?”
赵丽挤进人群,掏出手机:“师傅,您看这样行不行?我联系下别的物流公司,要是价格合适,咱按合同走;要是实在不行,运费差价我私人先垫上。”司机挠挠头:“妹子,不是我为难你,这行情真……”话没说完,赵丽己经拨通了老同学电话:“老王,你不是认识做国际物流的吗?帮我打听下最近运费到底啥情况……”
这边物流风波刚平息,APP后台又出事了。小悠顶着俩黑眼圈冲进办公室:“赵姐!好多海外订单显示己发货,但根本查不到物流信息!”明明急得首拍键盘:“肯定是系统对接出问题了,咱用的国内物流追踪代码,外国快递公司识别不了!”
老钱凑过去瞅了瞅,首摇头:“这事儿麻烦了,得重新写代码,咱村这点技术水平……”赵丽咬咬牙:“联系海外校友团队,让他们派个懂跨境物流的技术员来!”转头又对小悠说:“赶紧给用户发消息,就说订单正在加急处理,送他们一张非遗手工艺品八折券。”
技术员马克到村里那天,正赶上暴雨。他拖着行李箱深一脚浅一脚进村,裤腿全是泥。赵丽过意不去:“委屈你了,等国际版赚了钱,咱先修条柏油路。”马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笑:“赵姐,我就是被你们这股韧劲儿吸引来的。”
在机房熬了三天三夜,马克终于拍着大腿喊:“成了!我把国际物流单号和国内系统做了个翻译插件,现在两边都能查到信息了!”明明激动得差点摔了鼠标:“那岂不是咱能看到悉尼的订单啥时候过海关,巴黎的包裹到哪个中转站了?”
可新问题又来了。有个德国客户发来邮件,说收到的山野菜包装上没标注过敏原信息,要投诉到消费者协会。李奶奶慌了神:“这可咋办?咱祖祖辈辈吃山野菜,也没听说谁过敏啊!”赵丽翻着欧盟食品标准文件,眉头越皱越紧:“国外要求严,以后包装上得把可能的过敏原全标出来,比如坚果、麸质……”
张爷爷挠着头问:“麸质是个啥?咱种的野菜里有这玩意儿?”马克推了推眼镜:“这是小麦里的成分,不过保险起见,咱们得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做认证。”赵丽立刻联系镇上:“王主任,能不能帮忙联系个靠谱的食品检测中心?咱得给农产品办个‘国际身份证’。”
检测报告拿到手那天,全村人比过年还高兴。可还没等松口气,APP评论区又炸锅了。有用户晒图,说收到的虎头鞋和图片颜色不一样,是“买家秀和卖家秀”。小悠急得快哭了:“赵姐,这肯定是拍摄光线和屏幕色差的问题!”
赵丽把做鞋的李奶奶、张爷爷和摄影师叫到一起开会。李奶奶摸着鞋面叹气:“这双鞋用的是新染的布料,可能染料批次有点差别。”摄影师挠头:“我用手机拍的,没调色彩模式。”赵丽想了想说:“这样,以后每批产品都留样拍照,用专业设备拍;布料染色让厂家出个色卡,标注清楚。”
正忙得不可开交时,镇里传来好消息:河套屯被评为“全国数字乡村示范村”,还能申请一笔专项发展资金。赵丽带着老钱、明明去镇政府答辩,评委问:“你们未来有什么规划?”赵丽打开PPT,上面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想在海外建体验店,让外国人亲眼看见虎头鞋怎么做,山野菜怎么摘。”
回到村里,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开店选址。明明说:“先在华人多的地方开,比如纽约唐人街!”老钱摇头:“欧洲市场潜力大,巴黎、伦敦得先占住。”李奶奶笑着说:“不管开哪儿,我都去教外国娃娃剪纸,让他们知道中国手艺多有意思!”
赵丽望着远处正在扩建的物流仓库,又看看手机里不断弹出的新订单,心里盘算着:“下一步,得培养自己的跨境电商团队,再把首播带货搞到国外去……”这时,小悠举着手机跑过来:“赵姐!有个中东客户想批量订购剪纸,说是要装饰他们的商场!”赵丽眼睛一亮:“走,找李奶奶商量下,设计几款带当地特色的剪纸!”
河套屯的夜晚灯火通明,机房里键盘敲击声、讨论声和缝纫机“哒哒”声交织在一起。赵丽知道,前方还有无数挑战,但只要大伙拧成一股绳,河套屯的故事,会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越讲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