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日头把青石板晒得发烫,赵燕燕攥着扫帚疙瘩冲出家门时,粗布裙摆扫起半人高的灰尘。前头马兆兰踩着三寸金莲跑得跌跌撞撞,嘴里还不忘骂:"没家教的野丫头!"
"要当偏房?先让宋枝梅去给宋家当牛做马!"赵燕燕抄近道拦住人,扫帚头戳得对方后退三步。街边卖豆腐的王婶子慌忙端起木盘,围观的婆娘抱着孩子躲到墙根,又伸长脖子看得首乐。
这事还得从三天前说起。赵燕燕摔破头醒来,满脑子都是莫名其妙的记忆。她记得自己在城里开网店,怎么转眼就成了乡下姑娘?正迷糊着,就听见堂屋传来母亲赵巧娥和马兆兰的嘀咕。
"燕燕这丫头年纪也不小了..."马兆兰的声音黏糊糊的,"宋少爷看上她是福气,虽说做偏房,可彩礼足足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就能把亲闺女卖了?"赵燕燕猛地撞开门,茶盏"啪嗒"摔在青砖地上,"林昭昭摔个跟头,全村人都巴巴送鸡蛋;我发烧三天,你们连碗热水都舍不得端!"
赵巧娥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马姨也是为你好..."
"为我好?"赵燕燕冷笑一声,"怕是为了宋金保的彩礼吧!听说他要娶城西李家姑娘,正缺银子填补他妹妹退婚的窟窿?"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下来。马兆兰干笑两声:"死丫头乱嚼舌根!"说着就要往门外走,却被赵燕燕一把揪住袖子。
"今天不把话说清楚,谁也别想走!"赵燕燕的声音提高八度,惊动了左邻右舍。很快,堂屋门口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就在这时,宋金保搂着怀孕的刘氏挤进人群。刘氏挺着肚子拍着大腿,哭得那叫一个凄惨:"赵家姐姐好狠的心!我怀着身孕想吃个鸡蛋,愣是半个都不给!"
赵巧娥脸色骤变,伸手要捂她的嘴:"金保媳妇,这话可不能乱说!"
赵燕燕突然笑出声,抓起墙角竹筐里的鸡蛋,当着众人面砸在地上:"想吃?给你吃个够!"蛋液混着碎壳流了一地,刘氏尖叫着跳开,宋金保忙不迭去扶,却被赵燕燕拦住:"宋少爷别急着护短!听说你妹妹宋枝梅把未婚夫家搅得鸡犬不宁?"
"你!"宋金保气得脸色铁青,"别血口喷人!"
"我血口喷人?"赵燕燕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这是你妹妹未婚夫家送来的休书,整个镇子都传遍了!你们想用我的彩礼填补亏空,门儿都没有!"
这下围观的人可炸了锅。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宋金保夫妻灰溜溜地挤出人群。赵巧娥又气又急,当场晕了过去。可赵燕燕连眼皮都没眨一下,转身回屋收拾包袱。
"你要去哪?"赵巧娥醒来后,有气无力地问。
"去集市摆摊。"赵燕燕头也不抬地收拾东西,"总好过被人卖了换彩礼。"
就这样,赵燕燕在集市支起了小摊。她照着记忆里的法子,把野花晒干做成香囊,又用碎布头缝些小物件。起初没人瞧得起,可架不住她嘴甜会吆喝:"大娘看看这个!给孙女儿戴保平安!"
"这丫头倒有几分本事。"卖针线的周大娘忍不住夸道。慢慢地,来光顾的人越来越多。赵燕燕还教林昭昭等几个姑娘绣荷包,带着大家一起赚钱。
转眼半月过去。这天赵燕燕正给香囊绣金线,马兆兰又扭着腰来了:"哟,还真把自己当老板娘了?听说宋少爷要娶城西李家姑娘,你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赵燕燕头也不抬,针尖在阳光下闪着光:"劳您费心。倒是听说宋枝梅的未婚夫家,正拿着休书往宋家跑?"
马兆兰脸色瞬间煞白:"你...你怎么知道?"
"三姑六婆最爱说闲话。"赵燕燕慢悠悠地说,"我还听说,宋金保为了彩礼,连自家祖传的玉佩都典当了。"
"你!"马兆兰气得跺脚,"就算这样,你一个姑娘家能撑多久?"
"马姨,"赵燕燕突然起身,笑得人畜无害,"您说我当偏房是福气。要不把您闺女送去?"
围观的大娘们哄笑起来。张婶子叉着腰说:"人家燕燕自食其力,可比某些人强多了!"马兆兰脸涨得通红,灰溜溜地走了。
入秋时,赵燕燕的摊子换成了小店。开业那天,林昭昭抱着鸡蛋来道贺:"燕燕姐,你教我的绣荷包法子,我也能卖钱了!"赵巧娥躲在人群后,看着女儿跟客人谈笑风生,眼眶渐渐红了。
夜深打烊,赵燕燕数着铜板,突然听见外头传来争吵声。原来是宋金保想赖账,不肯还之前赊的布料钱。刘氏挺着肚子撒泼:"你个没良心的!孩子都要生了还..."
赵燕燕抄起算盘就冲出去,账本拍在桌上噼啪响:"宋少爷,当初白纸黑字写得清楚。要是赖账,我可就去你岳丈家说道说道了!"
宋金保脸色铁青:"你别欺人太甚!"
"我欺人?"赵燕燕冷笑,"你妹妹退婚的事闹得满城风雨,李家姑娘也反悔了。现在整个镇子都知道,你们宋家是出了名的赖皮!"
这话戳中了宋金保的痛处。他咬咬牙,掏出银子摔在桌上:"算你狠!"
看着夫妻二人灰溜溜走远,赵燕燕长舒一口气。月光洒在"燕来阁"的招牌上,照得新换的红绸布闪闪发亮。她摸着怀里的休书——那是用赚的钱从宋家赎回来的,如今终于能堂堂正做自己的主。
赵巧娥端着一碗热汤走来,手还有些发抖:"燕燕,娘错了..."
赵燕燕接过汤,喝了一口:"娘,以后咱们靠自己。"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赵燕燕望着夜空,嘴角扬起自信的笑容。这一仗,她不仅守住了尊严,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