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薇薇接过那杯冒着热气的牛奶。
杯壁温热,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里。
她抬头看向温子初,灯光下他清隽的脸庞柔和了许多。
“谢谢。”她轻声道。
温子初没有立刻离开,目光落在她手腕上的翡翠手镯上。
“很好看。”他低声说,似乎是在评价手镯,又似乎别有深意。
苏薇薇的心跳漏了一拍,不自然地活动了一下手腕。
“妈给的。”她解释道。
温子初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气氛有些微妙的安静。
牛奶的香气弥漫在小小的房间里,驱散了白天的疲惫和紧张。
“早点休息吧。”温子初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明天还要早起赶路。”
“嗯,你也是。”苏薇薇应道。
温子初转身带上了门。
苏薇薇捧着牛奶杯,小口小口地喝着。
温热的液体滑入喉咙,带着一丝甜意,也带着这个家庭给予她的暖意。
她看了一眼床头的小包裹,里面是她从姜家拿回的首饰和衣物。
过去彻底了断,未来即将开启。
虽然前路未知,但她并不害怕。
她有知识空间这个外挂,还有身边这些值得珍惜的家人。
喝完牛奶,她躺回床上,再次进入知识空间,抓紧时间吸收着关于农场生存和农业技术的知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温家小楼就亮起了灯。
一家人默契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行李己经精简到了极致,但两个大木箱和几个沉甸甸的布包依然显得分量十足。
温书仁和林蕙音脸上带着离愁别绪,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平静。
温婷婷红着眼睛,紧紧跟在苏薇薇身边,似乎想从嫂子这里汲取力量。
温子初默默地检查着每一个包裹,确保捆扎牢固。
苏薇薇将昨晚温习的知识在脑中过了一遍,心里有了底气。
她主动接过一个较轻的布包:“这个我来背吧。”
林蕙音想说什么,被苏薇薇笑着打断:“妈,放心,我不累。”
温子初看了她一眼,将那个布包接了过来,又把另一个更小的递给她:“你拿这个。”
他的动作自然而然,带着不容拒绝的保护意味。
苏薇薇心中一暖,没有再坚持。
一家人锁好房门,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承载了他们多年生活痕迹的小楼。
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沉甸甸的脚步声在清晨寂静的街道上响起。
街道两旁,有邻居悄悄打开窗户,投来同情或好奇的目光。
苏薇薇挺首了背脊,坦然地迎接着这些目光。
他们不是逃难,只是换一个地方生活。
而且,她坚信,他们很快就会风风光光地回来!
一辆卡车等在街道尽头,是学校派来送他们去火车站的。
除了温家,还有另外两户同样遭遇的人家,气氛压抑而沉重。
温子初将行李一一搬上卡车,动作稳健有力。
苏薇薇扶着有些腿软的林蕙音上了车。
卡车缓缓开动,载着他们离开熟悉的城市,驶向未知的远方。
苏薇薇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中默念:再见了,旧生活。你好,新挑战!
火车上人满为患,空气混浊。
温家人挤在一个角落,尽量互相照顾。
林蕙音因为晕车,脸色苍白。
苏薇薇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橘子皮,放在她鼻尖让她闻着。
又用知识空间里学到的穴位按摩法,轻轻按压她的内关穴。
林蕙音感觉舒服了许多,感激地看着儿媳妇。
温书仁看着苏薇薇忙前忙后,眼中满是欣慰。
温子初则不动声色地用身体挡在苏薇薇外侧,隔开了拥挤的人群。
漫长的旅途枯燥而疲惫。
苏薇薇靠在温子初的肩膀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温子初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
他低头看着她恬静的睡颜,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这个妻子,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她坚韧、聪慧、乐观,像一束光,照亮了他们一家人灰暗的前路。
他心中,某种陌生的情愫正在悄然滋生。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火车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站停了下来。
这里距离红星农场还有几十里的山路。
农场派来接他们的,是一辆破旧的牛车。
凛冽的北风呼啸着,卷起地上的尘土,吹得人睁不开眼。
眼前是光秃秃的山岭和荒凉的土地,与江南水乡的温婉截然不同。
温婷婷看着这景象,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
“别哭。”苏薇薇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有山有水,饿不着我们。”
她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山脉,“你看,那山里肯定有好东西。”
她的自信感染了温婷婷,也让温书仁和林蕙音稍稍安心。
温子初看着苏薇薇眼中闪烁的光芒,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牛车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缓慢前行。
寒风刺骨,但一家人依偎在一起,互相取暖。
苏薇薇悄悄打量着西周的环境,与知识空间里的信息一一对应。
这里的确偏僻荒凉,但并非毫无生机。
路边顽强生长的杂草,远处山坡上稀疏的树木,都预示着只要肯付出努力,就能在这里扎下根来。
终于,在天色将晚时,他们抵达了目的地——红星农场。
几排低矮破旧的土坯房,稀稀拉拉地散落在山脚下。
几缕炊烟在寒风中飘散,显得格外萧索。
这就是他们未来几年要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