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然的座位在教室的靠窗倒数第二排,而周子然,就坐在她的旁边,是她的同桌。说是同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林欣然甚至会忘记他的存在。
他总是来得很早,在林欣然之前就到了教室,坐在他的位置上,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本看起来有些旧的书,或者一个笔记本,默默地看着,写着。他的动作总是很轻,轻到几乎没有声音。开关书包拉链,翻书页,拉开椅子坐下,一切都静悄悄的。
他的外表,用最客观的词语来形容,就是“普通”。非常、非常普通的男生。个子不算高,也不矮,丢进人群里,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瞬间就找不到了。长相更是毫无记忆点,刘海有些长,总是耷拉着,挡住了大半张脸,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即使偶尔他抬起头,眼睛里也没有那种强烈的光芒或者情绪波动,是那种很温和、很安静的眼神,但缺乏焦点,很容易让人略过。
他穿的衣服也很普通,大多数时候是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颜色都是偏暗淡的灰、蓝、黑。衣服洗得干净,但没有什么款式可言,甚至有时候看起来不太合身,有点松垮。没有什么配饰,没有引人注目的鞋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发型。整个人就像是被刻意调低了亮度一样,融进了周围的环境色。
在班级里,周子然几乎是“隐形”的存在。老师点名时,会念到他的名字,他会小声地应答一声“到”,声音低低的,如果不仔细听,可能会被旁边同学翻书的声音盖过去。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很少会点到他,除非是按照座号轮流。即使被点到了,他的回答也很简练,语速有些快,声音更小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仿佛生怕多说一个字就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课间的时候,同学们会三五成群地聊天、打闹、去走廊透气、去小卖部买零食。而周子然呢?他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要么继续看书,要么拿出手机,低头玩着什么。他不会主动和别人说话,也很少有人主动找他。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桌子,他会微微抬一下头,然后小声地说一句“没关系”,接着又把头低下去。
【内心OS:周子然同学,你的存在感数值大概是负的吧?坐在我旁边这么久,我居然对他一无所知。他好像自带了一个小型结界,把周围的热闹都隔离开来了。他的世界,是只有他一个人的图书馆吗?】
林欣然作为他的同桌,和他的交流也少得可怜。大多数时候,就是上课借个橡皮、问一下这道题老师讲的是什么、或者帮忙传个本子。他回应也很迅速,但都是那种最简单的、没有情绪的交流。他递东西给她时,指尖偶尔会碰到,是那种略微冰凉的、干燥的触感。他的手很干净,手指看起来挺长,骨节分明,但林欣然以前从未特别注意过。
他走路的时候,也是低着头,步速不快不慢,总是走在人群的边缘,像是要避开所有可能与人发生碰撞的危险。在食堂排队,他也是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拿到饭就找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一个人吃饭。吃得也很快,吃完就走,仿佛急于回到自己那个安静的小世界。
体育课上,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打球、嬉闹时,周子然总是选择一个最不显眼的地方站着,或者坐在树荫下,依然是低着头,看书或者玩手机。他好像对体育活动没什么兴趣,身体协调性看起来也不是很好,跑起来有点笨拙,跳起来也显得有些勉强。
【内心OS:体育课上的周子然同学,完美诠释了‘重在参与,但只参与了站着’。他好像自带一种‘请勿打扰’的气场,让人不忍心去强行拉他参与。大概,他更喜欢精神世界里的运动吧?比如…脑洞风暴?】
林欣然在观察别人的时候,目光很少会长时间停留在周子然身上。因为他“没什么可观察的”。他的表情变化极少,说话少,行为模式单一,没有那些有趣的小习惯或者引人注目的特质。他就像教室背景墙上的一块砖,虽然是构成整体的一部分,但完全不会吸引你的目光。
她甚至记得有一次,班里组织一个集体活动,需要两人一组,同学们都迅速找到了搭档。周子然坐在那里,没有人过去找他,他也没有主动去寻找别人。最后是老师发现了,随便给他分了一个落单的同学。整个过程,他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紧张和无助,但依然是低着头,没有说什么。那种被边缘化的感觉,非常明显。
【内心OS:那个场景…有点心疼他了。虽然是自己习惯性地把自己边缘化,但当真的落单时,那种不知所措的样子,还是挺…脆弱的。如果当时我在场,大概会主动过去和他一组吧?嗯,也许。】
在林欣然的手机备忘录里,“人类行为观察报告”里有无数关于班里同学、老师、甚至食堂阿姨的记录,但关于周子然的条目,少得可怜,而且非常简略——“同桌,安静”、“话很少”、“低头”。寥寥几个词,概括了他全部的“可见”特征。
她曾经觉得,周子然就像是世界为了平衡陆景渊那种过于耀眼的存在,特意制造出来的一个“背景色”,一个用来稀释人群平均亮度的存在。他的平凡和透明,衬托了别人的闪光。
然而,自从她偶然瞥见了那个手机屏幕上的ID,这一切都变了。
“宇宙第一沙雕”。那个在网络世界里肆意挥洒幽默、吐槽犀利、脑洞大开、吸引无数粉丝围观的大神。那个能用文字和灵魂漫画把人逗得前仰后合、觉得他是“人间清醒”和“快乐瀑布”的存在。
【内心OS:卧槽,卧槽,卧槽!这个…这个坐在我旁边、低着头、仿佛隐身了一样的男生,竟然是那个在网络上呼风唤雨、段子信手拈来、拥有百万粉丝的‘宇宙第一沙雕’?!】
这种认知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在她脑海中,周子然的“透明”形象和“宇宙第一沙雕”的“闪耀”形象,就像硬币的两面,极端对立,却又神奇地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她开始重新审视他。那些她以前忽略的细节,现在都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他低头看书或玩手机的时候,真的只是在看书或玩游戏吗?会不会是在构思新的段子?或者回复粉丝的评论?
他偶尔露出的那个短暂的微笑,真的只是因为看到书里有趣的内容吗?会不会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刚发的段子被狂赞?
他写写画画的笔记本里,除了正常的课堂笔记,会不会偷偷藏着一些沙雕漫画的草稿?
【内心OS:我的天,我以前都错过了什么?我旁边坐着的不是苔藓,而是一座沉睡的火山啊!不对,是沉睡的沙雕火山!一旦爆发,就是快乐的岩浆喷发!我竟然和他做了这么久的同桌,却完全没有发现!我真是太失败了!辜负了我‘观察党’的身份!】
她开始带着一种全新的、充满好奇和探究的目光去观察他。她努力捕捉他每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试图在他那层厚厚的“透明”外壳下,寻找一丝“宇宙第一沙雕”的影子。
他依然不怎么说话,依然低着头,依然努力让自己不引人注目。但是,当林欣然用那种带着探寻、带着一丝兴奋的目光看向他时,他似乎有所察觉。
她注意到,当她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时,他的身体会不自觉地僵硬一下。当她偶尔不小心和他对视时,他会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移开目光,脸颊似乎泛起一丝浅浅的红色(也许是错觉?)。
【内心OS:他…他不会是知道我己经发现了吧?他现在是紧张了吗?天哪,紧张的沙雕大神!这反差萌,犯规了啊!】
这种小心翼翼的、带着秘密的互动,让周子然在她心中的形象,从“透明”变得立体起来。他不再是那个可以被忽略的背景,而是一个隐藏着巨大惊喜、等待她去揭开的…宝藏男孩?
她坐在旁边,看着他低头写字的样子。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浅浅的光晕。
她突然觉得,即使他依然保持着这份低调和安静,但因为知道了他隐藏的另一面,这个坐在角落里的普通男孩,在她眼里,己经不再普通了。他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一种只有她能看见的、属于“宇宙第一沙雕”的光芒。
周子然,这个名字,也第一次在她心里变得清晰起来,不再是一个模糊的代号。
她忍不住又在手机备忘录里打开了“人类行为观察报告”,找到关于周子然的条目。在那寥寥几个词后面,她开始认真地写下新的观察:
“周子然:同桌。极度安静,低头,声音小。疑似‘宇宙第一沙雕’。观察到紧张时会僵硬,对视会脸红(待确认)。手指长。”
【内心OS:这下观察报告有趣多了!以前是看别人的热闹,现在,我自己可能要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了!和沙雕大神同桌,这配置…想想就刺激!】
她抬头看了一眼周子然,他依然低着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林欣然知道,他们之间,己经有了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知晓(或者即将知晓)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开始激起涟漪。而周子然,这个原本坐在角落里的“透明人”,即将因为这个秘密,在她平凡的生活里,掀起一场充满沙雕和甜蜜的风暴。
她开始期待着,期待着撕开这层“透明”外衣,看看里面藏着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宇宙级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