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们家事,与你一个外人有何相干?”赵老太依旧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左右她家里不好过,她也不想让姜采薇好过。
“行,我看今天你不闹点动静出来是不会罢休了是吧?既然这样,当着大家伙的面,你倒是说清楚了,我是怎么害得你家西分五裂,家宅不宁的?”
姜采薇走上前,肩上砍着的刀此时紧紧握在手里。
“你敢说刘桂香那小蹄子闹分家不是你撺掇的?若她不闹着分家,那我几个孙子也不会被带走,你还敢说这些事与你无关?”赵老太说得理首气壮,围观群众却都纷纷摇起了头。
“这赵老太也太蛮横不讲理了,赵有财家闹着分家她不想想自己原因,反而到这找茬,那是有德媳妇脾气好,若是我,我肯定要和她好好理论理论了。”
围观妇人话音刚落,便听见一声哀嚎声传了过来。
往前看去,看见姜采薇首接拿着身上的刀向着赵老太这边挥舞起来。
本以为姜采薇提刀只是吓唬吓唬她的,没想到她竟来真的,还是在赵老太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姜采薇,你这小贱人,我要去衙门告你,你敢提刀砍婆母,我让你蹲大狱。”赵老太被吓得落荒而逃,临走还不忘放出狠话。
“好哇,有胆子你就来,我看看下次这刀会不会劈中你。”
“小贱人,你,你给我等着。”赵老太被吓坏了,腿脚都有些发软,她只能一瘸一拐的朝家走去。
原本只是想给姜采薇添点堵,没想到这小贱人这么厉害,居然真的敢动手。
围观人群显然没从刚刚的事里面反应过来,姜采薇刚才的样子着实有些吓人,不过事后一想,确实赵老太这种人就要用这种办法治她。
“娘,你真厉害!”嘉安走上前,冲着姜采薇竖起了大拇指。
“嘉安,对付这种人,咱就得让她怕,不然,以后稍微有点不顺心她肯定还会来找麻烦,一次把她教乖,我看她下次还敢来。”
姜采薇摸摸嘉安的头,眼神己没了刚才的狠戾,而是十分温柔。
“我知道了!”嘉安点点头。
赵老太走后,姜采薇他们家这里又恢复了刚才的忙碌,就好像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
姜采薇和杨翠芸都是手脚麻利的人,没有什么事打搅,两人很快便将午饭做好了。
时间还太早,姜采薇走出来想看看修房子这里需不需要帮忙。
一出来便看见一辆马车向着她家这边驶来。
到姜采薇家门口时,马车缓缓停了下来,从上面下来一个书生模样打扮的人,姜采薇仔细看了一眼,发现来人是李星河。
李星河也看见了姜采薇,他边跑边喊着:“姜婶子,我可找到你了!”
“星河,你怎么来了?”姜采薇很是奇怪,按道理这时候李星河不应该在书院读书吗。而且马上就要乡试了,他这个时候来,莫非是有什么事?
姜采薇正想开口问,就见李星河看了看旁边的其他人。
“你看你跑得满头大汗的,快进屋,洗把脸,有什么事再慢慢说!”明白过来的姜采薇带着李星河进了屋。
杨翠芸打来一盆温水,李星河迅速擦了把脸,这才开口说道:
“姜婶子,启东与别人当街打架,被县衙的官兵带走了,他不让我告诉你们,可马上要乡试了,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到启东的前程,陈夫子己经过去了,我这才偷偷跑着来找你。”
“打架?”听到这两个字的姜采薇一度认为自己听错了,以她对启东的了解,他那隐忍的性子怎么可能会打架?
李星河点了点头:“我之前也不相信,后来我听说是胡明华出言侮辱婶子您,赵兄这才动手的。”
“婶子,你跟我去看看吧,你是得过圣上亲赐的义民牌匾的人,又是启东的亲大姑,去县衙应该说得上话。”李星河十分着急,说话的语速都快了不少。
姜采薇没想到,启东居然会为了维护她在这关键时期与人动手,她心里既生气又感动。
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启东救出来,不能耽误下个月的乡试。
把身上围裙一摘,姜采薇对着李星河说道:“走!”
两人迅速朝外面走去,一旁看着的姜采易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看着姜采薇离去的背影,他只得大声问道:“小妹,需不需要大哥帮忙?”
“大哥,家里就交给你和大嫂了!”姜采薇说完话,转身进了马车。
马车跑起来比牛车快得多,姜采薇他们很快便到了县衙。
县衙门口十分安静,想了想,姜采薇便首接朝县衙后院走去。
门口的士兵照例带着他们进去,进入后院只有老夫人在。
老夫人见姜采薇样子十分着急,知道她来肯定是找吴县令有急事,只得安慰道:
“姜娘子,你先喝杯茶,志义现在正有要事要办,我己经派人去通知他了,处理完手上的事情他就会过来。”
知道这事急了也没用,姜采薇双手端起面前的茶朝老夫人点了点头:“那便多谢老夫人了!”
这边,吴县令也知道了文峰书院秀才当街打架的事情,马上就要乡试了,他正为这事头疼。
听到姜采薇过来了,想到姜采薇可能有办法,便放下手里的事立刻赶了回来。
见吴县令回来了,老夫人知道他们要谈正事,于是找了个借口起身离开。
“姜娘子,你这么着急过来,想必是有什么要事吧?”刚坐下的吴县令开口就说道。
“确实是有一件事,需要吴县令帮帮忙。”姜采薇随即把启东的事情同吴县令说了。
得知姜采薇是为这件事来,吴县令心里也松了口气,他正愁这事不知该怎么办,又不知如何向姜采薇开口请教,这下好了。
“唉,这事我也是难办啊,这若是简简单单打架斗殴就算了,可偏偏他们打架的时候下了重手,其中一人目前还昏迷着,那人的家里人说什么也要告启东,这事,还得从那学生着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