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关中大地一片金黄。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田野里,除了沉甸甸的粟米和麦穗,还多了一种别样的丰收景象——上林苑试种成功的“仙粮”,在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第一季,迎来了大面积的收获!
虽然由于是第一年推广,种苗数量有限,技术掌握程度不一,加上部分地区的抵触和观望,实际种植面积并没有达到李斯最初期望的“万亩”目标,但总数也相当可观。
而且,从各地陆续汇总上来的测产数据来看,结果喜人!
大部分地区,土豆的亩产都轻松突破了一千斤,有些水肥条件好的地方,甚至接近上林苑的水平。
红薯的表现则更加惊艳,普遍亩产都在一千五百斤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两千斤!
这些数字,对于习惯了亩产两三百斤的秦朝百姓和官员来说,无异于一次又一次的强烈震撼!
收获的场景更是充满了喜悦和惊奇。
当农户们从地里刨出一窝窝圆滚滚的土豆,或者拔出一串串沉甸甸的红薯时,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惊叹声,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老天爷!这么多!俺家这几分地,挖出来的比去年一亩地收的粮食还多!”
“这仙粮,真是神仙赐的宝贝啊!往后不怕饿肚子了!”
“多亏了仙师!多亏了朝廷!”
一时间,关中地区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对“护国仙师”清玄的感激和崇拜更是达到了顶点。
许多地方的百姓甚至自发地为清玄修建了生祠,焚香祷告,祈求仙师保佑风调雨顺,仙粮年年丰收。
按照之前颁布的《仙粮推广试行章程》,各地官府开始忙碌起来。
——统计产量,减免赋税。
对于种植仙粮的农户,严格按照亩产进行登记,并按照规定减免相应的粮赋。
这让许多原本还有些疑虑的农户彻底放下了心,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官府收储,保障粮价。
各地粮仓开始收购百姓富余的仙粮。
虽然初期收购价格定得相对较高(为了鼓励种植),但也有效地防止了因产量暴增可能导致的“谷贱伤农”现象,稳定了市场预期。
大量的土豆和红薯被运入官仓,极大地充实了秦帝国的战略储备。
——树立典型,宣传引导。
各郡县评选出一批“仙粮种植能手”,大肆宣传他们的事迹和经验,并给予丰厚的奖励。
这进一步激发了其他农户的种植热情。
——技术总结,继续推广。
农官和“格物司”匠人们开始总结第一年推广的经验教训,完善《仙粮种植要略》,并着手准备更大规模的种苗培育工作,计划将仙粮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
整个关中,因为仙粮的丰收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捷报频传至咸阳宫,始皇帝龙颜大悦,多次在朝会上褒奖李斯、扶苏以及清玄,认为仙粮的成功推广,乃大秦万世基业之福祉。
清玄作为最大的功臣,“护国仙师”的地位愈发尊崇。
他不仅获得了更多的赏赐(金银、土地、奴仆),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现在,即便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公卿大臣,见到他也要客客气气地称呼一声“仙师”,不敢有丝毫怠慢。
然而,就在这一片歌舞升平、赞誉声中,清玄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暗流。
首先,是来自赵高的反常平静。
自从上次在宫中被清玄的“掌心雷”吓破了胆之后,赵高似乎变得异常低调。
他不再公开与清玄作对,甚至还多次派人送来重礼示好。
但清玄知道,像赵高这样睚眦必报、心机深沉的权阉,绝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他越是平静,背后隐藏的阴谋可能就越是歹毒。他一定是在等待时机,或者在暗中策划着什么。
其次,是部分旧勋贵和宗室成员的微妙态度。
仙粮的推广,虽然惠及了万民,但也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蛋糕。
清玄的声望如日中天,又深受始皇帝信任,隐隐有成为朝堂新兴势力的趋势。
这让一些世代显赫的旧勋贵和嬴姓宗室感到不安和不满。
他们或许不敢公开反对,但在私下里,一些不满和非议开始悄悄滋生。
再次,是来自方士群体的嫉妒和敌意。
清玄的“仙师”名号,以及他展现出的种种“神通”(炼铁、玻璃、掌心雷等),彻底盖过了其他所有方士的风头。
尤其是他与徐福、卢生之流划清界限,提倡“格物致知”,反对虚无缥缈的丹药长生,更是触犯了整个方士阶层的利益。
虽然他们慑于清玄的“威名”不敢公开挑衅,但暗地里的诋毁、造谣从未停止,甚至可能在酝酿着更恶毒的阴谋。
最后,也是最让清玄感到不安的,是来自始皇帝本人那深不可测的心思。
虽然始皇帝对他信任有加,屡次褒奖,但清玄总感觉,这位帝王看向自己的眼神深处,除了欣赏和倚重,似乎还隐藏着一丝……猜忌和探究。
他展现出的能力越多,越是“无所不能”,就越是让这位掌控欲极强的帝王感到难以把握。
一个功高盖主、神通广大、却又似乎“淡泊名利”的“仙师”,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恐怕都是一把难以驾驭的双刃剑。
始皇帝现在或许需要他,利用他,但谁又能保证,当他觉得不再需要,或者感觉到威胁时,不会翻脸无情呢?
清玄深知,自己现在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
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地展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又要巧妙地隐藏实力,避免触及帝王的底线。
就在他思考着如何在鲜花与荆棘并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时,一个来自“格物司”的消息,再次将他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在芸娘改良的生漆粘合剂和公输墨优化的结构设计的帮助下,“格物司”的工匠们,终于成功试制出了一具……
虽然还很粗糙,但确实具备了“神臂弩”部分特征的……强力复合弩!
初步测试显示,这具弩的射程和穿透力,比起现有的秦弩,有了质的飞跃!
清玄知道,这或许将是他巩固地位、应对危机的……又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