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玄那一记“惊天地泣鬼神”(至少在秦朝人看来是这样)的掌心雷,其效果远超他自己的预期。
当晚,始皇帝虽然依旧病弱,但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真的被那声巨响和混乱驱散了些许病中的沉郁之气,精神似乎真的好了一些,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昏昏沉沉。
他虽然没有再多说什么,但看向清玄的眼神,己经彻底变了——从之前的审视、利用和好奇,变成了混杂着敬畏、依赖甚至是一丝……恐惧的复杂情绪。
而赵高,这位权倾朝野的中车府令,在亲眼目睹了那“神迹”之后,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他看向清玄的眼神,充满了无法理解的惊骇和深入骨髓的忌惮。
之前那些想要陷害、打压清玄的小心思,在绝对的“力量”(或者说,未知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他甚至不敢再与清玄对视,匆匆告退时,脚步都有些踉跄。
清玄则在他“恰到好处”地“晕倒”之前,被扶苏小心翼翼地送回了仙师府。
临走前,始皇帝还特意降下口谕,赐下大量名贵药材和补品,让“护国仙师好生休养,恢复元气”。
消息是封锁不住的。
尽管宫廷对此事讳莫如深,但那天晚上章台宫偏殿那声巨大的“雷响”和随后的混乱,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咸阳城。
一开始,只是宫中宦官、宫女和禁军卫士之间的私下议论。
很快,这些议论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入了王公贵族、文武百官的耳中。各种版本的传说开始流传:
有人说,是宫中有百年道行的妖狐作祟,被护国仙师清玄一道神雷劈得魂飞魄散。
有人说,是有前朝余孽欲以巫蛊之术诅咒陛下,被仙师慧眼识破,以雷法破之,施术者当场暴毙。
更有人说,清玄仙师乃上界雷部正神转世,那晚是感应到龙体有恙,特意降下天雷示警,涤荡妖氛……
总之,各种猜测、夸张、添油加醋的流言蜚语,如同病毒般在咸阳城蔓延开来。
虽然细节各不相同,但核心内容却惊人地一致——护国仙师清玄,拥有引动雷霆的无上神通!
一时间,“清玄仙师”的名号,在咸阳城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原本那些对他持怀疑、观望甚至敌视态度的人,此刻都变得敬畏起来。
毕竟,谁敢去质疑一个能召唤天雷的存在?那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之前那些弹劾清玄“蛊惑圣听”、“奇技淫巧”的御史和博士官们,纷纷闭上了嘴巴,甚至有人悄悄撤回了弹劾的奏章。
开玩笑,万一哪天一道“掌心雷”落到自己头上,找谁说理去?
而那些原本就想巴结清玄,或者对他心存好奇的人,更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仙师府门前的车马比以前更多了,递送的名帖堆积如山。
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示好或试探,而是真正带着敬畏和崇拜之心前来“瞻仰仙颜”或“请教仙法”的。
当然,对于这一切,正在仙师府里“闭关休养”的清玄,是乐见其成的。
他确实需要休养。
那一记掌心雷虽然威力可控,但当时的紧张和心神消耗也是实打实的。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次事件带来的影响,并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清玄躺在舒适的软榻上,喝着宫里赏赐的上好参汤,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
“这下,‘仙师’的人设算是彻底立住了吧?
赵高那老小子估计短时间内不敢再蹦跶了。”
不过,他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敬畏来源于未知。
一旦“掌心雷”的秘密被揭开,或者他无法再拿出更令人信服的“神迹”,这种敬畏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甚至可能遭到更猛烈的反噬。
“看来,光靠偶尔放个炮仗是不行的。”
清玄摸了摸下巴。“得继续搞点真东西出来,最好是那种既能体现‘仙法’威力,又能带来实际好处,让人挑不出毛病的东西。”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堆放在库房里的矿石、金属,以及他那本写满了奇怪符号和公式的“仙师手札”。
或许……是时候让大秦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格物致知”,什么叫做……真正的“点石成金”了?
就在清玄思考着如何将炼钢、玻璃制造、甚至基础电力等“黑科技”包装成“仙家炼器术”和“阴阳转化之法”时,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前来拜访了。
是丞相,李斯。
这位大秦帝国的铁腕宰相,法家思想的坚定执行者,之前对清玄的态度一首是不置可否,更多的是关注“仙粮”的实际效益。
但自从“掌心雷”事件之后,他对清玄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客厅落座后,李斯屏退左右,开门见山地说道:“仙师……那夜之雷,老夫……亦有所耳闻。虽未亲见,然其声威,撼动宫城。仙师神通,确非常人能及。”
他的语气依旧带着惯有的严肃,但眼神里却多了一丝探究和……郑重。
清玄心中一凛,知道这位大佬可不好忽悠。
他微微一笑,谦逊道:“丞相过誉了。不过是些许末技,赖陛下洪福,侥幸成功罢了。”
李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继续追问雷法之事,而是话锋一转:“仙师献仙粮,改良农具,实乃利国利民之大功。然则,大秦之强,不仅在农,亦在工。老夫观仙师似于‘格物’一道颇有心得,不知……可有兴致,为我大秦之‘工’,亦添些许‘仙气’?”
清玄心中一动。
李斯这是……主动来寻求技术合作了?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故作沉吟,片刻后才缓缓道:“丞相所言极是。贫道于炼器、造物之道,确也略知一二。所谓‘仙法’,亦非凭空而来,皆需遵循天地至理,假借外物方能显化。若丞相不弃,贫道愿与少府、将作少府之能工巧匠,共同参研,或可……有所精进?”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仙师此言当真?若能得仙师指点,改良我大秦军械、器具,善莫大焉!所需人力物力,老夫定当全力支持!”
两人相视一笑,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
清玄知道,李斯找上门来,一方面是看到了自己展现出的“潜力”,想要借助自己的“智慧”(或者说“仙法”)来提升秦国的硬实力;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想通过这种合作,更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自己,甚至……控制自己。
但清玄并不在意。
他正愁没有机会将自己脑子里的那些“黑科技”付诸实践呢!
与李斯合作,意味着他能获得官方的支持、顶级的工匠和充足的资源,这比他自己偷偷摸摸地搞研究效率高多了!
至于被控制?只要他能不断拿出有价值的东西,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和“不可替代性”,谁又能真正控制得了他呢?
一场围绕着“技术合作”的新的“交易”,在护国仙师府的客厅里,悄然达成了。
清玄仿佛己经看到,不久的将来,大秦的土地上,或许将出现更加锋利的钢铁、更加坚固的建筑、甚至……
更加“神奇”的“仙家法器”?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仙师”人设,得继续稳稳地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