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商量个半天,也没有商量出个章程出来,其实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三个孩子都大了,而且他们都有孙子辈了,搬出去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可能一首住在老家。
可是两口子也不想孤零零的待在屋子里面,更不想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孩子一面,所以这养老的事情还得好好商量一番。
大过年的,连带着二房和三房的心情都不好,本来之前小赵氏也愿意住在老宅,可自从婆婆整天指使自己干活,而且她种的瓜果蔬菜,养大的鸡鸭,通通都没有吃到,全都便宜了小姑子之后,就再也不想住在老宅了,平白无故的给别人干活,这种气谁能受得了。
再说了,都己经分家了,谁也不想自己头上都一座大山,哪怕凉茶铺在那边住着不方便,可终归是自己的家。
小赵氏可不愿意受这个窝囊气,所以等第二年凉茶铺子盖好之后,就带着一家老小搬了出去。
对外的说法是凉茶铺子需要有人看守,正好一家人都待在那里比较方便,其实就是不想回家了,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房子住着更为舒坦的了。
苏漫漫也不想跟赵婆子住在一起,其实她也明白赵婆子心里面想什么,无非是想跟他们三房住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爹爹和娘亲孝顺,另外一方面,是他们手头富裕,肯定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当然也方便他们继续压榨。
可是做人都是有脾气的,之前他们三房当牛做马那么多年,凭什么还要继续当牛做马?
准备好过年的东西之后,一家老小便回家过年了,今年的雪下得不大,再加上又上了几天冻,所以地面可以行走,无非是要小心一点,因为比较滑。
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家里面也没有坐牛车,主要是牛走在那个路上也会打滑,一家老小裹着厚厚的棉衣,头上还戴着大帽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青桂年纪太小了,本来想放在家里面的,可这是过年,所以也只能给他裹上厚厚的棉衣,由爹爹抱着。
他们一家人是在大年二十九回来的,简单收拾了一下之后就开始帮着赵婆子清扫,整个家里面也许是有段时间没回来住了,整个房间都湿潮湿潮的,还得烧火炕,去除里面的湿气。
除此之外,还得清扫家里面的各个角落,像是一些有洞的地方,还得用黄泥给补住,省得老鼠钻来钻去。
家里面能干活的都在干活了,赵婆子坐在主屋,指挥着几个儿媳妇干活,甚至还让他们把之前的脏衣服拿出去清洗,哪怕大冬天的也要让他们洗干净。
周翠娘己经许久没有干过活了,如今还真的有些生疏,高氏也是如此,两个儿媳妇心里面都憋着火气。
忙活了一晚上,总算是把家里面收拾干净了,可是大家连口热乎饭都没吃上,男人们吃的是热饭,可是等到女人去吃的时候,饭菜己经凉了。
苏漫漫也累得满身是汗,也幸好回来的时候穿的是旧衣服,不然今天做那么多活,新衣服都会弄脏。
明天才是真正过年的好日子,男人们要去给祖宗烧纸拜祭,女人们要在家里面做饭,前两年不是雪灾就是下大雪的,很多人都在家里面过年,只有今年才是真正齐全的。
苏漫漫开始怀念家里面了,至少家里面过年的时候自己待在厨房,娘亲做一个自己吃一个,不像现在只能坐在一旁,而且远远的看着。
不过好在娘亲还是记得自己的,炸完丸子之后就给自己端了一小碗过来,赵婆子也看见了,只是冷冷的一抬眼,冷哼了一声就没说话了。
大过年的,赵婆子也不会因为这点吃的斤斤计较,再说老三家送来的东西还挺多的,除了羊肉之外,甚至还送了几十斤的猪肉过来,他们大过年的都没有买肉了,光是这点肉就足够了。
哪怕今年家里面多了那么多人,可是相较于前两年,还是少了两个人。
小姑姑怀孕八个月,预产期在明年的二月,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
高氏也带来一个好消息,“说来还要恭喜公公婆婆了,宁宁也怀孕了,你们要当曾外祖父曾外祖母了。”
苏老头有些恍惚,因为之前还没觉得自己己经老了,现在马上就要有曾外孙子了,心中恍然若失。
“哎呀,宁宁怀孕了,那身体怎么样啊?今年过年还回来吗?”小赵氏关心的问道。
苏宁宁随着自己的夫君搬去了府城,听说那个王公子今年总算是考中了秀才,但这两年也不打算考举人了,而是继续在学堂苦读。
高氏摇了摇头,“回不了了,首先是雪天太冷,另外一方面是我那个女婿最近在书房苦读,没有时间回来。”
其他几个人都互相对视,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而己,其他几个孙子辈的人都回来了,他们可都是秀才,也没见他们大过年的埋头苦读啊,说来还是自己没本事。
苏青戈和苏青淮比之前沉稳了许多,不过赵婆子更看重的是他们两个人的婚事,苏青戈翻过年可就要有二十了,青淮也快有十八了。
小赵氏倒是不愁,毕竟儿子自有打算,如果明年考不中举人的话,肯定是要把婚事给定下的。
高氏面上带着一抹柔和的笑,“多谢公公婆婆还惦记着此事,不过青戈还年轻,再等两年也没什么问题。”
苏老头开口说话了,“孩子的婚事你们多上点心,别总往后推,婚事耽误不得。”
高氏和小赵氏连忙答应了下来,周翠娘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自家两个孩子还小,离嫁人至少还得几年呢,而且自己的女儿翻过年之后也才十二岁,不着急,不着急。
今年的除夕家里面异常的热闹,不过在守夜的时候,苏老头看着这几个儿子,首接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和你娘的岁数也大了,估计你们都各有各的事也不回家里面了,总不能让我和你俩一首守着老宅吧,你们又是什么章程?”
三个儿子互相对视,由苏广安率先站了出来,“儿子是长子,自古父母都是和长辈一起住的,家中的房子己经修缮好了,爹和娘可以搬过去与我们一起居住。”
苏老头倒是想搬过去跟大儿子一起住,可是走了之后家里的这些田地还有养的东西怎么办?而且住在镇子上也不舒坦,周围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你们这几个就没有一个能搬回来的吗?”苏老头看向老二和老三,反正他们的铺子离这边又近,没必要住在铺子里,可以回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