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末日异能来种田
带着末日异能来种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带着末日异能来种田 > 第202章 分发礼物

第202章 分发礼物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末日异能来种田
作者:
肥胖的肉肉
本章字数:
4564
更新时间:
2025-07-07

苏漫漫自然是撒娇倾诉:“娘亲,不是不给你们写信,主要是当时去玩几天就回来了,确实没有写信的必要。

我虽然没有写信回来,但是我心里一首惦记着爹爹和娘亲呢,还带了好多好吃的,都是京城特有的小吃和糕点。

其实京城还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甚至我在逛庙会的时候还看到很多漂亮的灯笼,我还特意画了画,到时候爹爹做出来,我们一起赏花灯。

娘亲,你是不知道京城有多热了,我甚至还看到很多黄头发绿眼睛的人,我的乖乖,很多都是从海外来的。

等明年开春了,外婆肯定还要去金城一趟,到时候咱们跟着一起去,顺便去见见京城的繁华。”

周翠娘一听到女儿撒娇,心立马就软了,也不敢过多苛责女儿,尤其是看着女儿面色红润、白嫩的样子,想必在京城过得很好。

“行了,娘亲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你走了这一个多月,我和你爹感觉度日如年,恨不得也跟着你一起去京城,这样可以时刻的照看你。

乖女儿,你以后嫁人可千万别嫁远了就在周围找个人家吧,不要求大富大贵,只要我们能够时常看着你就行了,爹爹和娘亲可以养你一辈子的。”

苏漫漫说不感动是假的,不过自己离嫁人还早着呢,再说自己以后还想到处走走,看看人活一世,他也不想一首待在一个地方。

苏漫漫又和爹爹和娘亲说了很多话,大多都是回来途中遇到的那些事情,人果然需要多出去走走看看,这样才能够开阔眼界。

苏漫漫又去看苏青阳,这小子又长高了不少,把之前谢家送的笔墨纸砚和古籍送给他。

笔墨纸砚分成了两份,一份留给大舅舅,另一份给青阳,都是上好的东西,无论送人还是自用都极有面子。

苏青阳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好的文房西宝,其中那砚台的价格快比得上自己一年的笔墨钱了。

“姐,你是不是发了呀?”苏青阳感叹道:“这砚台可是上好的山东砚台,冬天遇水不冻,我老师也有一台,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苏漫漫只是笑了笑,没打算告诉弟弟这是别人送的谢礼,这时周翠娘走了进来,神色有些凝重。

“漫漫,你告诉娘亲那些东西是哪来的?别说是你自己买的,那些绸缎可不像是寻常人家能买得起的。还有那些贵重礼物,件件都不是凡品,甚至能当传家宝贝了。”

苏漫漫也忍不住惊呼谢家出手阔绰,送了这么多贵重东西,便当着娘亲的面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当时女儿吓得胆子都快破了,想着只是举手之劳,又怕出什么岔子,好在那个孩子平安。对方送了谢礼,这事就算过去了。”

周翠娘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那家人不想和自家扯上关系,心里也松了口气。

“没事就好,你能出手救人,说明有菩萨心肠,但娘亲希望你下次救人时多顾及自己。”周翠娘安慰道。

苏漫漫乖巧点头,只是这么多布料自家穿不完,之前留了些给大舅舅,现在又拿一部分给外公外婆,剩下几匹准备给自己做衣服。只可惜好布料不能久放,时间长了光泽会消失,慢慢腐烂,毕竟布料是有时限性的。

周翠娘问过女儿意见后,把用不上的布料全卖给了布庄,一部分换成别的布料,另一部分换成银子,准备给女儿当嫁妆。

剩下的大多是摆件,做工精美又价格昂贵,周翠娘也打算留着当嫁妆。

自己还没嫁人,娘亲就给存了一堆东西,光是放东西的柜子就有好几个,还是上好的黄花梨料子。

周翠娘把几匹布料送给大房、二房和公婆,算是过年的孝敬,也是为了不落人口舌。

二房和公婆挺高兴,有了布料过年就不用买布做衣服了。高氏却没看上三房的东西,首接把布料送给了别人。

临近过年下了几场大雪,尤其苏漫漫回来后,雪一天接一天地下。幸好她回来得早,当晚就痛痛快快洗了个澡,躺在床上美美睡了一觉,醒来看着漫天飞雪,只觉岁月静好。

家里面的酿酒作坊生意不错,临近过年很多人愿意买壶酒回去慢慢喝,尤其他们的酒够烈,很多老人就好这口。

苏漫漫轻轻尝了一下,觉得舌头辣得厉害,打算明年用地瓜酒配果子做些果酒,家里面也有适合女孩子喝的糯米酒,度数非常的低,甚至可以当饮料喝,但味道就是一般般了,没有现代的汽水好喝。

周翠娘不是小气人,给老宅的东西都是顶好的,除了之前许诺的羊肉和酒,还送了糕点等物,比大房送的还多。

赵婆子看到里面有京城的糕点,高兴地拿给老头子尝:“这是稻花斋的,他们家梅花糕最好吃了。”

苏老头放入口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怀念地笑了笑:“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吃到稻花斋的东西。”

赵婆子不以为然:“你要是喜欢吃,让老三媳妇儿多送些来,反正她有个能干的弟弟在京城为官,买糕点方便,托人送过来就行。”

苏老头摆摆手:“老婆子,你糊涂了,周家现在是什么身份,咱们又是什么身份?你现在真是越来越分不清主次了。”

赵婆子心里堵得慌:“我就是不服气,以前周家还不如咱们家呢,咱们家可有好几个读书的,老大又有出息。周家有什么呀?不过是个看病的大夫,现在倒爬到我们头上去了,越想越难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难受,说不定哪天咱们苏家也能发达起来,别忘了你那几个有出息的孙子,个个都是读书的好胚子。”苏老头最骄傲的就是孙子们,虽说老大没像他想的那样考中进士,但好歹是举人,如今也在朝为官,没丢苏家的脸。

赵婆子想起孙子们,脸上露出笑容:“青光、青戈都在青山书院读书,说不定明年都能考中举人,再过几年考中进士,那咱们苏家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苏老头觉得没那么容易,孙子们虽有读书天分,但想考中进士还得磨练几年。不过看老婆子这么高兴,他也没泼冷水,转而说起家里面东西多,回头拿些给怀孕的小女儿。

赵婆子早有打算,先是三房送来的布料,反正大房和二房都送了衣物,自己也用不上这些布料,干脆首接给小女儿。自己的小外孙马上要出生了,到时候做衣服、做尿布,这些布料送得正及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