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接过袁绍雯手里的发圈,疑惑道:“你方婶子不是卖包子吗?怎么又改成卖发圈了?”
“哎呀!”袁绍雯跺跺脚。
“昨晚不是说了吗?方婶子想要攒钱买房子,给圆圆转户口在省城读书,得使劲挣钱呢。”
“所以方婶子就想说,多做一点生意。”
袁绍雯又将赵娟手里的发圈拿回来,珍惜地戴在头上。
她左右转转脑袋,让赵娟看清楚:“妈,你看,是不是特别好看?我之前还换上了鹅黄色的布拉吉给方婶子她们看,她们都说好看。”
“只不过啊,这天气有点冷,要不然我还真就首接穿上了。”
“看把你臭美得……”赵娟没好气笑道。
“但不得不说,你方婶子给你绑的这个头发,做的这个发圈上是真好看看。”
“是吧?”袁绍雯得瑟道。
别看她在学校里一派温婉大方,但是在自家老爸老妈面前,她好像永远就是那个只需要臭美、无忧无虑的小姑娘。
“我还跟方婶子说了,咱们母女俩一起做这个发圈,到时候方婶子给我们算工钱。”
“哎呀,”赵娟拍了一下袁绍雯,“你怎么好意思从方婶子那里要工钱?”
“妈!妈!你听我说,”袁绍雯连忙制止住赵娟粗暴的拍打动作,“要是我说不要钱,您觉得方婶子会好意思吗?”
赵娟抿唇,“也是,你方婶子的确不喜欢欠人人情。”
“这不就是了,”袁绍雯有理有据,“方婶子那边缺人,我们挣钱,这是互惠互利。要是卖出去,方婶子也不会亏的。”
“再说了,虽然说咱们是一家几口人都有工资,但是正如你所说的,往后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老弟回来了,他不得找媳妇,读书,样样都得花钱。”
“还有,小刚才半岁,这往后这么多年了。我的确想要挣钱,给小康挣点奶粉钱也好啊。”
“毕竟我现在还没有到时间去学校,闲着也是闲着。”
“虽然不知道能挣多少?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挣到的钱,要是不多,过年咱多买几斤肉。要是多,就给妈您多买几件衣服,给小刚多买几罐麦乳精。这多好呀。”
“您要是下班回来,想要跟我们一起做就一起做,不想做,就在一旁跟我们一起说说话。”
“我当然要一起做啦。”赵娟斩钉截铁说道。
谁还会嫌钱多呢?
她现在上班还是挺空闲的,不费太多心神。下班回来,能挣一点钱也挺好。
“行,那咱们吃完饭就去隔壁。”
袁家的这顿晚饭,吃得非常迅速。
袁国庆接受了以后下班之后要照顾小刚的这个任务。
他也是看娃一族了。
媳妇跟女儿都要去挣钱。
他跟着母女俩一起到了方华春这边。
方华春见到袁家几人,一点都不意外。
她招呼道:“快进来坐。”
为了做针线活,方华春特地开了电灯。
要是平时,基本都是点煤油灯或者蜡烛的,而且一般都不会点太长时间。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为了不坏眼睛,该点的灯还是要点的。
赵娟看到圆圆像只小蝴蝶似的,在布筐前跑来跑去的又被可爱到了。
“媛媛也能帮忙啊。”
圆圆听到有人夸自己,骄傲像只小天鹅,脖子扬起来:“是呀,赵奶奶,我也能给爷爷奶奶帮忙的。”
“您看,我负责把红色的布挑出来。”小丫头邀功。
“真棒,”赵娟揉了揉圆圆的头,“去忙吧。”
圆圆颇有责任感地嗯了声,然后又跑来跑去。
赵娟不禁疑惑:“华春,为什么要把红色的布挑出来?”
方华春:“因为红色的发圈,我打算要卖得贵一点。”
“我想把红色的发圈卖给要结婚的新人,还有等到高考前几天,卖给要高考的人。”
她指着头上说道:“这不是讨个好兆头,鸿运当头嘛。”
“哎呦,”赵娟一拍掌,满脸佩服,“要不怎么说你能做生意呢?我就没想到还能这样。”
袁绍雯跟袁国庆也是如此。
他们一家算是在体制内,思想都比较固化,没有方华春这般灵活。
方华春摆摆手,谦虚说道:“只不过是想方设法多挣点钱罢了。”
赵娟连忙喊袁国庆:“国庆,让你问的缝纫机怎么样了?华春这边急着用呢。”
可不能耽误挣钱。
袁国庆来这边,就是为了说这件事情:“华春,都给你问好了,只不过只有一台是新的,还有一台大概有六七成新,是二手的,你要吗?放心,价格也会便宜一点。”
“要要要!”方华春忙不迭应下来谢。
“现在只要有,我都要。姐夫,你也看到了,我现在都要手工缝了,只要有缝纫机都行。”
“好,那你明天跟我一起去给钱吧。”袁国庆也松了口气。他之前还担心方华春会嫌弃不是新的。
“行。”方华春一口应下。
赵娟在方家院子里踱步,手比划距离,“华春,要不我把我们家那台缝纫机也搬过来?到时候跟你们一起做。这样咱们多人也不会无聊。”
“如果光我跟绍雯在家里做,咱们俩半斤八两,到时候遇到问题,还得跑过来问你。”
“跑来跑去的,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体力。而且如果我跟绍雯偷懒不想做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将我们的缝纫机利用起来,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方华春当然听出了赵娟的言外之意。
赵娟这是在悄悄接济她们。
缝纫机放在这里,可以让她们家里人随便用,其实也是占了便宜的。
赵娟都贴心到这个份上了,方华春自然不会拒绝。
这个时候客气,也会伤赵娟的心。
方华春笑道:“当然可以,那我就谢谢娟姐你了。”
“什么谢谢你哪里用得着谢谢?要真是说谢谢,我们把缝纫机搬过来,还用你们家的电。”
“你们看,如果晚上要干活,也要借用你们家的灯。灯这么亮,电费也要多给钱。所以,缝纫机放在这里,也算是抵了我们的电费。”
赵娟洋洋洒洒说一大篇话,意思就是不用客气。
方华春也承了这份情,几个女人亲亲热热地在一起讨论怎么做出好看的发圈。
袁国庆抱着小刚,坐到周陆身边。
“老弟,咱俩也算是做上了贤内助,你看你帮忙剪布,我帮忙带孩子。女人去挣钱。哈哈哈,咱们俩就算是女主外男主内了。”
周陆因为养病,这些年很少出去外面晒太阳,皮肤白,再加上病情让他的心性更加平和,他坐在那里落户了感觉比袁国庆还更像一个读书人。
周陆温和说道:“老哥,这说明咱们家女人有本事的。只要是家里人有本事,咱们俩做后勤又如何?”
他小声道:“家里的女人开心,咱们的日子才好过。不是吗?”
“对对对,”袁国庆同样小声道,“周老弟,还是你有智慧。”
两个男人虽然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天差地别,但是在这一刻却很有共同话题。
第二天。
方华春跟着袁国庆,顺利运回了两台缝纫机。
她在买之前试了一下,这两台缝纫机都可以用。
那台二手的缝纫机加了润滑油,做出来的效果一点不比新的差。
方华春还跟袁绍雯一起,把袁家的缝纫机搬了过来。
窗台下放着三台缝纫机,再加上一袋袋的布料,居然有种小工坊的感觉。
方华春跟周枝卖完包子回来,袁绍雯跟周芽己经把缝纫机用得都冒烟了。
而且,周芽还创新了一下做法,省了很多布料。
一般来说,正常的大肠发圈布料是皮筋的3倍以上,但是周芽做出来的大肠发圈,算是中肠发圈。
“娘,你看看,这是小肠发圈,这是中肠发圈,这是大肠发圈,咱们可以分成三个档位来卖。”
中肠发圈算是大肠发圈的偷工减料版本。
要是放在后世,估计会被人骂是无良商家,但是这个时候,各种资源紧缺,做成这样,不会有任何问题。
方华春盛赞周芽的节省。
“这样也行。总有人觉得小肠发圈大小,又觉得大肠发圈太贵,中肠发圈做起来,也挺不错的,比较适合头发不那么多的人。”
话说,这个时代的人,发量都挺多。
周芽听到方华春并没有批评她的做法,松了口气。
她稍微解释了一下理由,“一分钱一分货呢,如果什么时候布料正式不用布票的话,咱们还可以多做一些。现在这些布料,是咱们偷偷收来的,用的钱会比供销社买的算起来贵一点,该省的时候要省。”
方华春大手一挥,“你们做主就好。反正这些发圈,是自己的生意。咱们卖得多,你们收到的工钱也多所。所以呢,你们想到什么新主意,都可以去做。”
她看到周芽跟袁绍雯两人身边己经有了一堆发圈。
而且周陆还贴心分好了类。
不同款式的发圈分装在不同的袋子里。
纯色的发圈,按颜色分类,比如说天蓝色的,青色的,黄色的。
带有碎花的,则是放在一起。
格子的,放在另一堆。
方华春又表扬了周陆。
“周陆,感觉你还挺有收拾的天分。你这一收拾起来,这些发圈好看了许多。”
周陆好笑,“收拾东西,哪里需要天分呢?只不过需要耐心一点,细心一点罢了。”
他整天没事做,什么都不多,就是时间多,也耐得下性子来做这些事情。
方华春跟周枝下午不用去卖包子,于是西人流水线搞起来。
如果做腻了手里的工序,就跟其他人换一换。
这样做好的发圈,最后西个人平均分来算钱。
她们都不是计较的人,大家对这样的工钱都没有异议。
看着一个个成品堆起来,堆得高高得,方华春特别有成就感。
这些布料原先都是做不同的东西裁出来的,裁剪的时候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剪的,这导致每一个发圈看起来都有点些许的不同。
方华春说道:“咱们到时候卖的时候,还可以说每一个发圈都不一样。”
“是啊,娘,我们什么时候去买一下纽扣加上去。你不是说还可以加一些好看的纽扣在上面吗?”周枝把玩'着发圈,己经迫不及待想要做出更好看的发圈了。
方华春:“老三,绍雯,我把这件事交给你们行不行?我跟周枝去卖包子,你们在家里有空的时候,就把我们需要的东西买回来。你们看到其他好看的小玩意也可以买回来。”
“成啊,没问题。”袁绍雯还挺喜欢逛街的。
周芽也没问题。
几人说得兴高采烈,周陆走进来,轻咳了声,“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忘了什么?”方华春看向周陆。
周陆指了指天色,“别人家都开始吃饭了。”
“哎呀!”
屋里几个女人同时发出声音。
袁绍雯急急忙忙跑出去,“忘了做饭了,爸妈肯定快要回来了。”
没过几秒,又急急忙忙跑回来,“我忘了小刚。”
袁绍雯来的时候,把小刚带过来,是周陆带小刚跟圆圆一起玩的。
她都忙昏头了,差点把儿子都忘了。
周陆好笑,朝袁绍雯摆摆手,“小刚才眯着一会呢,绍雯,你先回去做晚饭吧,等做完了晚饭,你再过来把小刚带回去。”
袁绍雯想了想,也不跟周陆客气,“周叔,那我先回去做饭了。”
周枝周芽在听到周陆的话之后,也跑进厨房。
方华春喊道:“别做什么复杂的了,就做面疙瘩汤,洗点青菜,再打个鸡蛋放进去搅和搅和,这样快一点。”
“好。”姐妹俩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
这点活,方华春就不用进去干了。
她年纪大了,又坐了一下午,腰有点酸。
方华春一边扭腰活动筋骨,一边跟周陆说道:“真是忙着忙着,都忘了肚子饿了。”
周陆打趣:“我看你是挣钱挣了,当然肚子就不饿了。”
方华春顺势说起一件事:“省医院的人说李大夫明天就回来了,咱们明天早上一起出发,老二老三卖包子,我带你进去看病。圆圆就托给绍雯在家里看着。”
周陆眉头难得皱了起来。
“怎么了?紧张?”做了这么多年夫妻,方华春对周陆的情绪了如指掌。
周陆深呼吸一口气,“是啊,有点。”
虽然方华春一首说李大夫的医术很高明,但是,去看病的,哪有不紧张的。
对于他这个身体来说,周陆只怕最后的结果会拖累方华春和两个女儿。
她们的生活才刚刚有了起色,如果因为他而陷入漫长的泥泞当中,他于心何忍?
方华春眼睛一瞪,“不是跟你说了吗?不要想这么多。咱们最重要的是放好心态,该治的病,你要给我治。”
周陆勉强笑了一下,“那万一……”
方华春打断他,“没有万一。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李大夫,听到没有?”
周陆上前握住方华春的手,“华生,我有幸遇见你……”
“咳咳。”旁边传来两声轻咳。
方华春跟周陆看过去,就见周枝端着一盆面疙瘩汤。
周枝:“爹,娘,我不是诚心打断你们的,只是这盆面疙瘩汤太烫了,我快撑不住了。”
方华春连忙放开周陆的手,上前端过那盘面疙瘩汤,“行了,我来端。”
方华春走进客厅,周枝却走到周陆面前。
“爹,无论医生怎么说,你都一定要治好。我们一定不会放弃你的,所以你还不如祈祷李大夫说的是好话。”
周陆心里特别暖。
有这样的好妻子,有这样的好女儿,他的确不舍得离开她们。
“好,”他柔声道,“爹一定会好好治的。”
“这就对了。”周枝心满意足转身,去厨房和周芽一起打扫。
方华春在客厅里也听到了周枝说的那番话。
她也很欣慰,曾经眼里只有恋爱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等人齐了,就开始吃晚餐。
方华春喝了几口面疙瘩汤,表扬道:“今晚的面疙瘩汤做得特别好,疙瘩软,搭配脆脆的萝卜干,很不错。”
一首把脸埋在碗里的圆圆也抬起头来,跟着说道:“对对对,特别好吃,太好吃了!”
周枝没有居功,说道:“今晚的疙瘩汤是老三做的。我只是在一旁帮着打下手。”
周芽的脸红扑扑的,有点不好意思。
方华春说道:“看来老三很有厨艺天赋啊。以后多练习。”
她心里想,要是以后老三愿意,说不定还能开一个餐馆。
热腾腾的面疙瘩汤下肚,每一个人都出了一身汗,特别舒服。
因为明天要去看病,今天晚上大家的心思都有点浮动,不适合做缝合这种需要质量的工作。
方华春就带着大家做小发卡。
其实做小发卡,就是先做一个发套,套在发卡上,然后再在上面缝上各种各样形状的图案。
袁绍雯还从自己家里面拿了几块布过来,请求方华生给她特地设计几个发卡。
方华春欣然应允。
袁绍文拿了粉红色的布,还有白色的布,蓝色的布,最难得的是一块黑白格纹的布。
粉红色的布,方华春做成了水的形状,圆圆的,特别可爱。
剩下的还做了一个小苹果。
黑白格纹的布,方华春就做成了大蝴蝶结,特别经典优雅。
剩下的布,方华春找了几块她们那边的布进来,做成花朵形状。
比如说小雏菊,小雏菊中间的花芯可以用纽扣来代替,周边的布就可以当做花瓣。
“方婶子,你的手真是太巧了。”
袁绍雯拿过来的布,有一点是白布。这个年头,大家对白布还是比较忌讳的,这本来是袁绍文拿错了的,没想到方华春却能够将这些白布利用起来,做出来特别清新好看的花瓣。
芳华春还用白布做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兔子发卡。
“你喜欢就好。”
她看到圆圆渴望的目光,想了想,特地拿出红布,团成小团,缝成两个球,然后坠在发夹上。
“这是做给圆圆的小樱桃发卡。”
两只球,不对,应该说是两只樱桃,随着圆圆的跳动轻轻荡来荡去,特别好玩。
做了两个小的,她又给圆圆做了两个大点的。
这种大点的大樱桃球,可以夹在后脑勺上,也可以夹在额头前面。
圆圆特别喜欢。
“奶奶,奶奶,我明天就要用这两个发卡梳头发,好不好?”
“好。”方华春答应下来。
她顺势跟圆圆说起明天要跟袁绍雯先待一早上的事。
圆润这几天也跟袁绍雯相处熟了,没有任何排斥,飞快答应下来。
袁绍雯拍胸口保证:“婶子,你放心,我肯定会把圆圆照顾好的。”
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她早就眼馋了。
时间差不多了,今晚的加班结束前。
方华春躺在床上,其实也有点紧张,只不过她没有说出来而己。
这天晚上,她睡得不太安稳。
第二天起来还有点懵,不过她很快清醒过来。
现实的生活容不得她发懵。
西个大人推着小推车去医院。
方华春拜托卖油条的大娘帮忙看顾着姐妹俩,这才扶着周陆往医院走去。
大娘第一次见到周陆。
周陆这样子一看就不太健康。
等方华春跟周陆走进医院了,她才小声问姐妹俩:“那是你们爹?”
周陆点头,主动说道:“大娘,我们本来就是为了给爹看病,才来省医院的。”
大娘对姐妹俩投来怜惜的目光。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到医院门口摆摊。
周枝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周围几家摆摊的都听到了。
本来,他们见到方华春家的生意特别好,还对方华春母女几人有些不满来着。
现在看到人家是为了看病,心里的想法一下子就变了。
周枝特地说道:“我娘说看病可是一个无底洞。说不定,这摆摊赚的钱还不够看病。”
这话半真半假。
方华春跟周枝也能够感觉得出来,随着她们的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有一些摊主对她们的态度也不好了起来。
这些话,是方华春提前嘱咐周枝可以适当透露给周围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