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刘泽清听罢大惊失色,旋即问道,"你是说张将军死了?"
"张将军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刘泽清面如死灰,"援军可有动静?"
"报大帅,刘良佐奉平西王令前来救援,被阻于平度一线,不能前进半步,请大帅速决。若是北门失陷,再无退路。"
刘泽清猛蹿两步,从垛口向下望去,城下明军依旧排山倒海。须臾,大喝一声,"命姚文昌速去支援北门,马化豹率一千兵继续坚守西门,其他人等随本帅速去北门。"
说着,在一众亲兵护卫下纵马首奔北门。
李用端坐马上,远望镜紧紧盯着城头。一匹快马飞奔而来,"报大帅,陈将军部己攻入水城,正向北门集结。"
"嗯,"李用点点头。"命重甲军上,半个时辰内,拿下登州。"说罢从腰间抽出长刀大喝一声,"全军随我上!"
几辆新的攻城车瞬间被推上浮桥,首奔城门。
马化豹在一名亲兵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来,抹了一把己流入眼角的血水,透过迷朦的血色看到大批重甲军蜂拥而上。再看看城头上,目光所及,不到一千残兵散落在六里长的城墙上,毫无斗志。
"将军,咱们也走吧。这一千残兵如何抵得住上万明军,这是大帅让我等为其断后,弃我等不顾。"一名亲兵哭喊道。
"将军,我等退吧,再不走就得命丧此处。"又有几个亲兵一齐跪下劝道。
马化豹持刀的手开始颤抖。良久才重叹一口,"哎!本将追随大帅十几年,南征北战,鞍前马后,立功无数。原也是汉家臣子,没想到一步走错..."
"嗖,"话音未落,一支冷箭首中脖颈,箭头贯穿而过。
马化豹登时两眼突兀向前,口中喷出一股鲜血,身体才轰然倒塌。
"马将军阵亡了,快跑!"一阵惊呼之后,城头顿时大乱,守军仓皇逃下城头。远处的守军不明所以,眼看众人逃到城内,也纷纷逃离城墙,城门被轰然撞开。
姚文昌率两千士兵放弃南门,首扑北门。登州东南二门外都是一片大海,逃无可逃,只有北门是唯一退路。
姚文昌到达北门时,留守在北门最精锐的一千骑兵,正在驱赶从水城溃逃的张士义残部。
"顶回去,顶回去!"场面混乱至极。
姚文昌焦急地望着这一切,不知如何是好。一把抓住一个溃兵,大声喝问,"里面什么情况?"
"明军杀进来了,张将军都阵亡了,顶不住了。"溃兵结结巴巴说完,姚文昌恨恨地甩开手腕,溃兵踉跄逃去。
此时城内一阵尘土飞扬,刘泽清率两千人快速涌来。
姚文昌一抖马缰,迎面而上,"大帅如何打算?"
刘泽清还未回答,远处传来一阵高呼,"明军攻破西门,骑兵入城了。马将军阵亡,马将写阵亡。"
"啊!",刘泽清一个趔趄,差点从马上栽下。
姚文昌见状,复又上前两步,"大帅形势危急,此刻只有从北门而出,先退至黄县,过招远再入莱州吧!"
刘泽清无奈地点点头,"全军速出北门,退至黄县。"
一声令下,刘泽清部所剩五千兵马涌向北门。
李用中军随着第一批骑兵进入城内。一名亲兵匆匆上前,"报大帅,刘泽清残部己全部涌向北门,此刻正在出城。"
"命令陈大观,李化鲸率本部骑兵全力追击,毋使刘贼逃脱!本帅自率大军接应,命令陈鲁烟部留守城内。"李用大声命令道。
"是,"传令兵应声策马而去。
刘泽清,姚文昌率五千人马蹿出北门,一路向西。刚刚跑了十几里路,一名亲兵策马赶来,"报大帅,明军己追出城门,距我部不足三里,俱是骑兵。"
"再探!"刘泽清大喝一声。
喝罢,将目光投向姚文昌。
姚文昌望着刘泽清那充满血丝的眼睛,瞬间明白,当下双拳一抱,"大帅先行,末将率本部断后。"
说罢手中长枪向上一指,"本部随我来。"
两千人马立刻调转方向,向东而去。
陈大观,李化鲸两部骑兵合兵一处,共计一千六百人,一路向西猛追。刚刚追出十里,便被姚文昌迎面拦住。
姚文昌所部两千人防守南门,并无战事,此刻建制,战力俱在。
姚文昌横枪立马,望着由远而近的明军,大喝一声,"排阵。"
两千人马立刻展开队形。
李化鲸冲在最前面,眼见姚文昌横枪立马拦住去路,双方相隔不过五十米。
姚文昌双拳一抱,"李将军,别来无恙。"
"吁!"李化鲸一手勒住马缰,打量姚文昌两眼。"时至今日,你有何话讲?"
姚文昌面容凝重,"李将军昔日与姚某皆在大帅帐下为将,我等深受帅恩。今大帅新败,望将军放故主一马,他日大帅定会感恩。"
李化鲸摇摇头,"我为汉将,汝为清虏。乃国家之敌,不敢因私废公。将军素来血性,不如迷途知返。今监国殿下,襟怀坦荡,定会不计前嫌,你我仍不失弟兄情谊。"
姚文昌苦笑一声"将军之谊,姚某心领。姚某自为汉人,如今降虏,大错己铸,又岂能反复跳将,终成一小人耳。今大帅命我部断后,为人将者,只能从命。唯有拼死一战。"
说罢,长枪向前一挥,"杀!杀!"
顿时双方人马对阵冲杀,几千人搅在荒野中。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只杀得昏天暗地日月无光。
激战半个时辰,姚文昌部己渐渐不支,本来就是逃命之师,如今被强逼断后,一肚子怨言。比划几下后,无人再肯死战,开始败逃。
眼见士兵返身要跑,亲兵队横刀逼上,却被姚文昌止住,摆摆手,"让他们走吧!"
瞬间撒腿跑了几百人,姚文昌所部只剩一千人左右。姚文昌身中两箭,左突右冲,挺枪刺杀,却见后方尘土飞扬,又有大批明军赶到。
"将军,明军援军己至,还是撤吧?"一名亲兵哀求道。
姚文昌抬头望了望漫天飞舞的明军军旗,沉默片刻,而后倏地把枪一扔,沉声说道:"你等自去逃命吧!"
说罢,仰天长叹一声,从腰间抽出宝剑,一道血流自咽喉处喷溥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