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 第28章 离别风雨总关情

第28章 离别风雨总关情

加入书架
书名: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作者:
琅琊牧
本章字数:
4608
更新时间:
2025-04-20

巡营回来之后,朱慈烺把自己关在内屋,大哭一场。他不是为白日里,那校军场上山呼海啸所感动,而是在感叹这明清易代之时,降者如过江之鲫,背叛是太过常见之事。自己所谓的家国大义,不过是一面旗子而己。会有多少人在这面旗帜下前赴后继?

历史上清兵南下,李成栋携高杰子、高元爵及邢氏投降满清,继续为满清开疆拓土,不可谓不勇猛向前。

到了夜里,一想到李邦华、王国兴明早就要离开徐州,朱慈烺急忙起身坐在书案前,沉思良久,放下身段挥笔写到:

大明监国太子朱慈烺致黔国公沐公天波书

黔国公沐公台鉴:

烺泣血顿首,遥拜南疆。

山河破碎,国祚倾危。逆虏裂我疆王,流寇噬我腹心,先帝殉社稷于煤山,宗庙蒙尘,神器失守。

烺本应随父君同赴九泉,然念太祖驱胡之志、成祖定鼎之功,未敢轻弃残躯。今托孤臣遗老,暂栖江南,欲效光武之兴汉,然兵疲粮匮,如涸辙之鲋,惟望公以沐氏累世忠烈,挽狂澜于既倒。

忆昔黔宁王从太祖开基,征云南,定边陲,沐氏子孙镇南疆二百七十载,与国同休。昔年麓州之乱,沐公先祖横槊平蛮;万历播州之役,沐府精兵千里赴援。

朱、沐血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闯逆虽踞北部,清虏虎视关外,然江南半壁犹存。滇中雄兵未损,若得公助饷银二百万两为军资,募壮士、铸火器、固长江、联土司,则王师北定,克服神京可期。

烺非惜命,实惜太祖江山,若公念沐氏世受国恩,愿举云南之兵东出湖广,烺当亲执桴鼓,与公共复河山。他日太庙祭祖,必以黔国公永镇云南,加九锡,赐丹书,为云南王。使沐氏勋名光耀千秋!

若天不佑明,则黄泉之下,烺无颜见成祖与黔宁王矣!

临褚草草,血泪交迸。

监国太子朱慈烺泣血再拜。

崇祯十七年五月于徐州。

写罢,又连看两遍,颇为满意。

尔后又来到地图前,查看良久,心道:此次昆明之行山一重,水一程,何止千山万水。那王国兴久居京中,西南的路也不会熟悉啊。其间尚有多地为贼人所踞,转来转去,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如若转个三年两载,岂不是连黄花菜都凉了,自己可只有一年的窗口期啊!

想了想,又看了一下眼前的明代地图。今天的沪昆高速(G60)路线与其大致重叠,于是提笔大致画了一张徐州至昆明的交通草图。出徐州经永城进入河南归德,开封、许昌、南阳向南进入湖广襄阳、荆州、常德、沅陵、镇远,而后进入贵州贵阳、安顺、盘州,从而进入入滇第一关曲靖,最后到达昆明。

画完吹了吹墨迹,长舒了口气,按如此线路,来回半年足矣。

第二日,天濛濛下起细雨。

李邦华、王国兴来行营辞别。朱慈烺也早早起身,换了身衣服,身着青色五爪织金蟒纹袍,腰束玉带,玉冠束发。腰缀两块麒麟玉牌。

天虽细雨,朱慈烺依然选择殿外送行。此时所有前来送行的人,沐浴在这濛濛细雨中。

朱慈烺从盘中缓缓举起酒杯,声音竟有些伤感:"孟翁,侯爷今日离别,一去东南,一去西南,看似分道扬镳,实是殊途同归。今日破例,与二位置酒相送,这杯酒,孤己用温水煨过,为国家计,为我大明前途计,望卿一路珍重,马到成功。满饮此杯。"

说着朱慈烺解下玉佩,此牌孤在东宫之时,先帝所赐,今赠与二卿,僚作念想。李邦华、王国兴无不动容,泪水涟涟,一同举杯。

此时长风又起。远处军旗猎猎,朱慈烺的玉带丝绦,王国兴的衣袂,李邦华的长须,一起在风中飘荡。泪水、雨水一同溶于酒中,三人一饮而尽。

饮毕,朱慈烺将信郑重交给王国兴。而后喊道:"秦襄阳。"

"末将在"秦襄阳应声出列。

"此去昆明千难万阻,孤昨夜草图一份。你等可沿图路线行进,定会节省时日。"

"末将遵命"说着双手接过图纸。

这时马破奴也走上前来!"表兄,此去昆明路途遥远,小妹暂将桃花、玉兰借与兄长,一路上照顾侯爷、兄长。毕竟是女孩儿家,心细一些。"

秦襄阳略显尴尬,"这,这如何是好?"

马破奴一笑:"又不是给你的,回来之日再还我就是。"

众人一一作别,李邦华奔南门,王国兴率秦襄阳出西门而去。

马蹄声去,朱慈烺兀自立在雨里,任凭雨水从脸颊流过,跌落在青石板上,汇成两道蜿蜒水痕,一道向东,一道向西。

不知何时,头顶上多了把油纸伞,遮住雨线。朱慈烺扭头看时,却见是马破奴。雨水滴在铠甲上,溅起朵朵轻盈水花。

过了一会儿,风雨更急。马士英见状急忙上前:"殿下,还是先回营吧。莫要着凉。"

朱慈烺点头"马先生一道,有些事情,孤要请教。"

说罢众人进入大堂,落座后朱慈烺开口问道:"先生辖下,除高杰外尚有多少兵马?"

马士英刚待起身,却被朱慈烺示意坐下。

"回殿下,臣与卢九德处尚有人马二万,其中臣部有五千贵州兵,刘良佐部人马二万七千,分驻在凤阳、寿州等地。靖南伯黄得功部在庐州一线有人马三万。

刘泽清处不归臣节制,另外西边睢州驻着原山西总兵,今河南总兵许定国六千人马,亦不归臣节制。

朱慈烺知道,历史上对马士英评价不高。其人有一定的执政能力,性格虽爱憎分明,但气量狭小,心机深沉,热衷结党营私。

弘光初立之时因策立之功,成为首辅,后弘光灭,马士英逃往杭州,被隆武敕令图功自赎。清军占领杭州后,积极抗清,也算是有骨气之臣。

弘光一朝,其治国理念与史可法一般无二,主张联虏抗贼。只是在人格上与史可法大相径庭,特别是他起用阮大铖,更是遭到东林党人的诟病。

听了一会儿,朱慈烺首首看向马士英,开口道:"孤欲巡视诸镇,先生可愿一同?"

马士英闻言,当下站起身来施礼道,殿下旨意,老臣岂敢不从,愿随殿下殚心国事,只是不知殿下先去哪里。

朱慈烺也站起身来,来到地图前看了两眼,着即道:"先去先生的府治,看看刘良佐部。先生若不介意,今日便走!"

"老臣领命,这就去准备。"马士英说着离开大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