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等人,孙策的弟弟孙权都赶到卧床前看望。孙策嘱咐说:“子布诸位将军,如今东汉军乱,希望善相吾弟,凭三江之险,保吴越百姓。”孙策取印绶交与孙权说:“我箭毒入骨,自知命悬一线,所以故意斩杀于神仙。既然有鬼神,我死后去找到他,共佑百姓。希望吾弟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孙权大哭,紧拿印缓,至诚拜谢。孙策叹道:“周瑜不在此,不能面嘱。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言讫,暝目而逝。年二十六岁,英雄与世长别。三江之水,清清流过吴越大地,青年孙策英灵轻轻惜离人间。
孙权满眼的泪水落湿了印绶。张昭说:“将军不要只顾着哭。须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额堂方圆,嘴唇宽阔,眼睛深潭般清秀,两耳边的髯毛泛着紫色的光芒。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到孙权就说:“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真乃奇人也。”
周瑜在巴丘防御,忽然听说孙策中箭,而且是毒箭,生命非常危险,因此匆匆赶回。将至吴郡,却闻孙策己亡,伤感无己。星夜快马来奔丧,哭拜于孙策灵枢之前。
吴太夫人望着周瑜祭拜毕缓缓起身,趋前以遗嘱之语告瑜,瑜又跪拜伏于地说:“不敢不效犬马之力,愿以死效志。”孙权得报周瑜己回,急来见周瑜。孙权轻唤:“公瑾。”周瑜慌忙起身,行礼,孙权说:“先兄遗命,诸将善相仲谋。”周瑜点头说:“哪怕肝脑涂地,也报知己之恩。”
孙权说:“今承父兄之业,我将遵循什么大策呢?”周瑜说:“圣贤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以愚之见,须求性情高明,能有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守。”孙权说:“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周瑜说:“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愿荐一人以辅将军。”孙权问:“有谁能得将军如此看重?”周瑜说:“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孝母至诚。其家极富,常济贫乏。我为巢长时,带领数百人经过临淮,缺乏粮食,听说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我去找鲁肃求助,鲁肃即指一囷相赠,没有丝毫犹豫,慷慨如此。平生好击剑,驰马射箭,居在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今与其友刘子扬欲往巢湖从事商业,尚踌躇未往。主公可速召之。”孙权大喜,即命周瑜去聘任。
周瑜把鲁肃请来东吴,孙权极其重视鲁肃,一日夜谈,孙权问:“齐桓公、晋文公有霸业,子敬有什么可以教我吗?”鲁肃说:“昔汉高祖想以义帝为尊,而没有成功,因为有项羽为害。曹操与项羽相比,更加狡猾有计谋,将军又如何能学桓、文呢?我意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一会儿就被除掉。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势。今乘北方多事,抓紧时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拥长江而据守。然后,天下大事己定,建号称帝,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权闻言大喜。次日厚赠鲁肃,尊显鲁肃母之贵。
鲁肃又向孙权推荐诸葛瑾。孙权拜瑾为上宾。诸葛瑾劝孙权勿通袁绍,而顺曹操。孙权依言,于是遣陈震回去,以书绝袁绍。
曹操听说孙策死了,要起兵伐孙权。侍御史张纮谏:“乘人之丧而伐,是为非义。不如善待他。”曹操既奏封孙权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即令张纮为会稽都尉,赉印往江东张纮又荐顾雍于孙权。顾雍,字元叹,中郎蔡邕之徒;其为人少言语,不饮酒,严厉正大。孙权任顾雍为丞,行太守事。自是孙权威震江东,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