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谣言肆虐
随着谣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疯狂传播,局势愈发严峻。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关于老旧城区改造项目的负面新闻,民众的反对声浪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高涨。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个项目可能带来的危害,对项目的质疑和不满情绪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
凌云志每天一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便映入眼帘,各种指责和质问的评论如利箭般刺痛着他的心。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这场舆论危机,项目将岌岌可危,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凌云志频繁出席各类新闻发布会和市民座谈会。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身着笔挺的西装,神情严肃而坚定,站在聚光灯下,试图向媒体和公众解释项目的真实规划和重要意义。他目光诚恳地看着台下的记者们,耐心地说道:“各位媒体朋友,我们的老旧城区改造项目,并非如谣言所说会破坏历史文化遗迹。相反,我们的规划团队在制定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计划在保留老旧城区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现代化改造,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商业区,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台下的记者们似乎并不买账,纷纷举手提问,言辞犀利。一位记者站起身来,表情严肃地问道:“凌副处长,既然如此,为什么网上会有那么多关于项目破坏历史遗迹的言论?而且有不少所谓的‘文化保护者’也站出来反对,这又该作何解释?”凌云志微微皱眉,深吸一口气后回答道:“对于这些言论,我们正在调查其来源。不排除有人故意歪曲事实,误导公众。我们有专业的考古和文化保护团队参与项目,会确保历史文化得到妥善保护。”
尽管凌云志努力解释,但媒体们的质疑声依旧此起彼伏,发布会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市民座谈会上,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愤怒的市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质问凌云志,现场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引爆的火药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情绪激动地站起来,指着凌云志说道:“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知道搞开发,根本不考虑我们老百姓的感受!这老旧城区承载了我们几代人的回忆,要是被你们破坏了,你们良心过得去吗?”
凌云志看着这位老者,心中满是无奈和委屈,但他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大爷,您先别激动。我们的项目真的是为了让老旧城区变得更好,让大家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关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我们有详细的规划和措施,不会让大家失望的。”然而,老者并不相信凌云志的话,冷哼一声后坐下。其他市民也纷纷附和,对凌云志的解释表示怀疑。
一天下来,凌云志参加了数场类似的活动,嗓子喊哑了,身心俱疲。回到家后,他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灵魂一般,瘫倒在沙发上,眼神中透露出从未有过的疲惫和无助。
苏晓菲看着凌云志如此憔悴,心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轻轻地走到凌云志身边,坐在他身旁,温柔地握住他的手,说道:“云志,别太难过了,我相信真相总会大白的。”凌云志抬起头,看着苏晓菲,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晓菲,谢谢你。只是现在舆论压力太大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苏晓菲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云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有一些媒体朋友,也认识不少在社交平台上有影响力的人,我可以联系他们,帮你澄清事实,反击这些谣言。”凌云志听后,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紧紧握住苏晓菲的手:“晓菲,那就拜托你了。如果能得到你的帮助,或许还有转机。”
苏晓菲点点头,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拿起手机,开始联系自己的人脉。她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详细地向朋友们解释项目的真实情况,恳请他们帮忙发声。每打完一个电话,她都认真地记录下对方的回复和承诺,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些努力能够尽快扭转舆论局势。
然而,苏晓菲心里也清楚,要想在短时间内消除谣言的影响,谈何容易。但为了凌云志,为了他们共同的未来,她愿意全力以赴。而在另一边,柳如烟和林启铭看着舆论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心中暗自得意。柳如烟坐在豪华的客厅里,看着电视上关于项目的负面报道,脸上露出了扭曲的笑容:“凌云志,我看你这次怎么翻身!”林启铭则在办公室里,看着招标情况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这场舆论之战究竟谁能胜出?苏晓菲的努力能否成功澄清事实?柳如烟和林启铭又会有什么新的动作?凌云志和苏晓菲的感情在这场危机中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充满了悬念,让人不禁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