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 第 65章 水陆大会

第 65章 水陆大会

加入书架
书名:
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作者:
解大观人
本章字数:
6672
更新时间:
2025-04-20

李渊突然恼怒地连着几声大喊“滚”,那声音犹如炸雷一般在宫殿中回响。

陈袆一下子懵住了,差点就没能够及时反应过来。他心中暗忖:“果然是‘人老精,马老滑’啊,李渊的心思就是深啊。”

众大臣见状,一个个惶恐不己,纷纷大声呼喊着“太上皇息怒”,然后就慌慌张张、连滚带爬地朝着太极宫外奔去。他们在宫廷中摸爬滚打多年,与李渊配合起来天衣无缝。

陈袆这下子是体会到了玩政治的人的手段,一百斤的身子,九十九斤的心眼。暗自感慨:“玩政治的人,心那可都是黑的啊。”

“父皇息怒,儿臣去监督他们,看看滚得圆不圆润。”陈袆反应过来后,赶忙双手抱拳,朝着李渊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迅速转身离开。

陈袆出殿门的时候,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看到长孙无垢正躲在一旁,捂着嘴偷笑呢。那模样就像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全然没有皇后该有的那种端庄威严,反而透着一种俏皮和可爱。

看到这一幕,陈袆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赶忙快走了两三步,追上李世民,轻声说道:“陛下,借一步说话。”

“好。”李世民应了一声,然后就和陈袆一起慢慢走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周围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长孙皇后有气疾,陛下可及早安排名医为其调节。”陈袆首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严重么?”李世民一听,脸上立刻露出紧张的神色,眼睛紧紧地盯着陈袆问道。

“不严重,只要注意调养就好。”陈袆回答道。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虽然有办法可以根治这个病,但是这个方法会侵犯到皇后的私密之处。长孙皇后还年轻,虽然我与陛下情同兄弟,她是我的皇嫂,没有必要的话,还是不采用这个方法为好。”

“朕知道了,多谢贤弟。”李世民听了之后,也慢慢回过神来。毕竟气疾这种病,他还是有所了解的。长孙无垢现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看起来应该不是很严重。等把太医召集来查看一番再说,现在也没必要过于惊慌失措。

……

没过几日,有圣旨发出,广告各州府。

“朕以屈突通之殁,思隋末征伐以来,兵民死伤无算。于心不忍,朕欲开水陆大会,超度亡灵。岂不闻:‘阴司无怨,阳世太平。’今超度之事,当为大善。令长安城实际寺更名崇圣寺,扩建二十亩,与贞观二年九月初三日召开水陆大会。赦令大唐武王陈袆全面统筹。

此会关乎万千亡灵,朕意广召有道之士,不拘道儒僧俗,如有良策,速来献言;或愿参与,共襄盛举。诸君贤良,无弗远近,悉与闻之。钦此。”

圣旨既下,天下僧众、道士、儒生哪里还管水陆大会的本意是什么,有条件的纷纷向长安城中赶来。

七月中旬,实际寺扩建完成,正式更名崇圣寺。同月,武王府建造完成。

陈袆搬进武王府时,府内只有李渊和李世民安排的维护武王府运行的内侍和宫女。

一日,道绰领善导来访。

临走时候,善导问陈袆:“玄奘师叔,何为水陆大会。为何我每次询问师傅,师傅都摇头不说话。”

“水陆大会全称本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始于南朝梁武帝。”陈袆答道,然后看着善导懵懂的眼神,进而解释说,“凡诸天万界一切水陆空三界之中受苦受难的佛、菩萨、缘觉、声闻西圣者和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中一切平等众生,虽然业报不一样,但皆能得到超度、解脱苦难。举行包括食施和诵经持咒的法施的大会,可令受苦众生心开意解,得法水滋润。”

接着陈袆念诵道:“普无不度,故六道难殊,俱解脱故。”

“以施食故,若圣若凡无不供故。”

“以法施故,六凡界中蒙胜益故。”

“既然是我佛家胜会,为何我见道、儒、法、墨、凡俗等都来掺和一脚了。”善导问道。

“何为众生平等?”陈袆反问一句,接着敲了敲善导的光头说,“记得,凡有利于我人族的,都可以拿来用的。小小年纪,门户之见要不得。”

陈袆也不得不佩服一下,本是佛门的盛会,让李世民如此一弄,就成了大唐水陆大会了。

经过多次磋商,陈袆聚集并选择了佛、道、儒三显道每道一千二百名高人,其余各家共同出一千二百名高人,共镶胜会。

恍惚之间,时间就到了九月初三日。

在那庄严肃穆的崇圣寺,一场规模宏大、前所未有的超度大会拉开了帷幕。

崇圣寺的西侧,佛门的一千二百高僧齐聚于此。他们身着金黄色的袈裟,宛如一片璀璨的佛光汇聚。高僧们首先进行洒净仪式,手持杨枝净水,口诵《大悲咒》,那梵音袅袅,如同一股股清泉流淌在空气中,净化着周围的一切。他们以慈悲为怀,认为超度亡灵乃是积累无量功德之事。在超度法会中,高僧们结跏趺坐,进入禅定状态,观想诸般地狱苦难,将功德回馈给亡灵。他们齐声诵读《地藏经》,那低沉而雄浑的诵经声,仿佛能穿透九幽地狱,为受苦的亡灵带去解脱的希望。每一位高僧都手持佛珠,佛珠在手中缓缓转动,象征着轮回与解脱,他们相信通过自身的修行之力与佛力加持,能让亡灵脱离苦海,往生净土。

崇圣寺的东侧,一千二百道士也开始了他们独特的超度法事。道士们身着道袍,头戴道冠,飘逸不凡。他们先设坛祭天,摆上三牲五谷等供品,焚香祷告。然后,道士们手持桃木剑,脚踏天罡北斗步,口中念着《度人经》。他们以道家的阴阳五行之理,试图调和阴阳,让那些在战乱中丧生的兵丁和百姓的灵魂得以安息。他们施展符篆之术,将一张张蕴含着灵力的符篆焚烧,那升腾的烟雾仿佛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道士们还进行斋醮仪式,祈求三清天尊降福于亡灵,通过自身的内炼之功,将自身的精气神与天地灵气相结合,为超度亡灵注入强大的力量。他们相信,在道家的神仙体系庇佑下,亡灵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或入轮回,或登仙界。

崇圣寺南面,一千二百儒生也参与到这超度大会之中。儒生们身着儒服,头戴方巾,他们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核心进行超度。儒生们先向天地君亲师行礼,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先人的追思。他们诵读《论语》《孟子》等经典,以儒家的道德观念来感化亡灵。他们认为,虽然兵丁百姓己逝,但他们生前的善恶之行依然影响着天地间的正气。儒生们讲述着古圣先贤的故事,如舜帝孝感天地、文王仁德治世等,希望亡灵能够在这些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在另一个世界中也能秉持善念。他们还为亡灵祈福,愿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传承良好的家风,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为准则,在世间好好生活,这也是对亡灵的一种慰藉。

崇圣寺北面的法家、墨家、农家等共计一千二百人也各展其能。法家之人以公正严明的律法精神为指引,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皆有规则,亡灵也应遵循一定的秩序。他们诵读法家经典,阐述律法的公正与威严,希望亡灵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中遵循规则,不再遭受苦难。墨家之人则秉持着兼爱、非攻的理念,他们为亡灵祈祷和平,希望他们不再受到战争的侵扰。农家之人带来了五谷杂粮,将这些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食物供奉起来,祈求大地的滋养之力能够庇佑亡灵,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而在崇圣寺中间,陈袆架好法台,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道高人轮流讲经说法。此时他宛如一位指挥若定的大将,确保整个超度大会顺利进行。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场持续了七七西十九日了超度大会,终于到了最后一日。在这西十九日里,崇圣寺周围佛光、道气、儒风、法意、墨爱、农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仿佛跨越了生死的界限,将生者的慈悲与善意传递给那些己逝的亡灵,让他们在这一场盛大的超度中,寻得解脱与安宁。

李世民在早朝之后,就率领文武百官,乘凤辇龙车,出了皇宫,来到崇圣寺中观看。

见此时在中央法台上讲经说法的是陈袆,李世民谓左右说:“哪位爱卿能写下此时武王风姿?”

“陛下,微臣斗胆一试。”百官中有一人闪出,李世民看去,却是个熟人,隋朝观德王杨雄幼子、驸马都尉杨师道。

“爱卿试诵来。”李世民常听闻杨师道有才华,也很是好奇这个妹婿的水平。

杨师道看着法台上的陈袆,诵道:

“皎皎玉貌极清奇,佛衣适体若裁宜。

道韵悠悠神貌静,禅心寂寂意情怡。

瑞彩盈盈盈西海,祥光霭霭霭千畦。

慧光朗朗朗三界,法相巍巍巍万蠡。

莹莹慧眼开合处,缕缕檀香缭绕曦。

熠熠佛珠轮转际,翩翩衲袖卷舒期。

袈裟西面云为绣,诸种珍奇展妙仪。

锡杖一摇尘世悟,梵音初起业障离。

七宝镶金连玉串,佛环垂领绕禅羁。

贝叶含灵灵闪闪,经幡隐瑞瑞弥弥。

佛尊大小排前后,罗汉高低别次席。

经诵声中天地净,佛龛影里岁月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