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 第 45章 红尘因果

第 45章 红尘因果

加入书架
书名:
西游之渡一关强三倍
作者:
解大观人
本章字数:
6430
更新时间:
2025-04-02

陈袆退了回来。他的步伐沉稳,仿佛刚刚那一场战斗对他毫无影响,但其实他的内心正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李世民亲自率领众人迎了上去。他的脸上带着欣慰和赞赏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陈袆的认可。

程咬金大嗓门喊道:“陈将军武艺超群,明日某陪你冲杀一阵。”他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是被陈袆刚刚的英勇表现所激发。然而,一众人等并不理他,毕竟皇帝还没有开口,在这种场合下,也只有老程这个混不吝敢如此抢话。

“爱卿英勇非常,立此首功。待退了来敌,再行封赏。”李世民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和激励,他看着陈袆,心中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期待。他深知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像陈袆这样的勇士是多么的宝贵。

陈袆拱手谢过,动作恭敬。他又顺手接过旁边士兵牵过来的马,翻身上马,利落地坐在马背上,缰绳在他手中轻轻一握,马便温顺地立在一旁。

此时的陈袆,表面上平静如水,内心却在仔细体会着突如其来的一种压力和一股冲击。刚才轰杀阿史那达格的瞬间,他感觉到天地之间一股伟力加注在自己身上,那种力量仿佛要将他吞噬。他的战力有一瞬间跌落到了白色阶段,这让他心中一惊,不过好在有面板抗衡,瞬间便恢复了过来。

而那一股冲击却是红尘因果,陈袆深知凡间的战争有着其自身的因果循环。自己贸然干预,就打破了这个自然的因果链,使得原本两国战争中李世民的初战失利变成了胜利。他暗自庆幸自己本就是大唐的中郎将,若非如此,这红尘因果恐怕会更加严重。这与干预一两个反贼或者一片区域的因果大不相同,他心中明白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自己必须小心应对了。

他打开游戏面板时看到在最下面,原来己经消失的状态栏又出现了一条,“状态一:因果缠身(可吸收)”。这让他心中一动,他好奇地点开,发现可吸收指的是用“壶天”空间吸收红尘因果。毕竟此时的“壶天”己经达到了小千世界级别,只是形成的时间太短,还没有生命出现,吸收红尘因果可以增加生命出现的进程。对于一般修行者来说,视为毒药的红尘因果,因为游戏面板的一个转嫁,竟然成为了自己的补品,这让他感到既惊讶又有些许庆幸。

李世民带着众将和大臣们一起回到了临时营帐。

此时秦琼刚从长安城来到军营,他披挂上马立在辕门。远远看去,他依旧英武非常,身姿挺拔地骑在马背上,那一身铠甲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属的光泽。但当人们走近时,才能发现他脸色蜡黄,那是一种长期伤病积累后的虚弱,好似命不久矣。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尽管身体己经不堪重负,但他立在那里的时候,军人气质依然不减。

大帐之内,按照惯例本无一个小小中郎将的位置。只是陈袆刚立战功,李世民又是行武出身,欣赏勇士,对阶层也并不太在意,所以陈袆得以进帐旁听。

李世民端坐大帐,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陈袆身上,眼神中带着探究的意味,问道:“爱卿可是修行中人?此次插手国战,可有妨碍?”李世民心中其实对修行之事有所耳闻,他知道有些神秘的力量存在,担心陈袆会因为这场战斗受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

陈袆一听,便明白李世民是知道一些事情的。他心中快速思考着该如何回答,片刻后回道:“陛下,我不算修行中人。此战对别人或有妨碍,对我却无影响。”他的声音平静,尽量让自己的回答显得自然。

“可是陈将军法力高深,可以无视影响。”长孙无忌在旁边替李世民问道。他的眼神中带着疑惑,看着陈袆,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找出答案。

“这也不是。”陈袆摇了摇头,他当然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有游戏面板进行转化,便说道,“法力越加高深,影响越加严重。与法力无关,只是我本身比较特殊。”他一边说,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这个回答能够让他们满意。

“就如同二哥一样力大无穷,如同我一样智勇双全,你这是天赋啊,强求不得。”程咬金看着有点冷场,便在旁边插科打诨地来了这么一句。他咧着嘴笑着,试图缓解帐内略显紧张的气氛。

此事到此也便揭过。

李世民转眼看到秦琼此时的模样,心中不禁一阵悲痛。他看着秦琼那蜡黄的脸色,心中充满了担忧,便问陈袆:“可有办法救翼国公一救?”

秦琼不待陈袆回话,插话说道:“陛下,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此非人力能改!莫要难为小陈将军。”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但透着一种军人的豪迈和豁达。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想因为自己而给别人增添麻烦。

陈袆记得秦琼是贞观十二年去世的,时间还早得很,所以他心里并不着急。现在重要的事情还是打退突厥。所以既然秦琼给了台阶,陈袆也便借坡下驴了:“秦将军的伤势需要慢慢调理,着急不得。现在却没什么立竿见影的法子。”

李世民又问众人对突厥此战的看法。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都知道大唐的处境艰难。大唐绝大多数军队都在外征战,而突厥近在眼前,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时间,营帐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

“陛下,如今我军兵力分散,突厥却兵临城下。我们虽有勇士,但硬拼恐损失惨重。”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陛下,臣以为目前战力缺失,先议和也是一条路。”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众人纷纷点头,商议结果也只能是先议和,毕竟这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

“陈将军可能破阵?”李世民扫视着大帐内众人,当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陈袆身上时,眼中带着期待的光芒,毕竟作为一国新君,是不愿意投降的。他希望这个年轻的中郎将能再次给他带来惊喜。

陈袆想了一下说道:“可以。”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自信。但他又沉吟了一下,接着说:“只是无法保证全歼。恐击溃后突厥人流窜到附近府县,祸害沿途城镇乡民。”他深知战争的复杂性,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负,还关系到百姓的安危。

“待明日,你带二千羽林卫冲杀一阵,留二可汗不杀,让他们收拢溃军则可。”李世民将信将疑地安排道。他知道无论是否议和,战争都得打过再说,这既是为了展示大唐的军威,也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能有更多的筹码。

随后,李世民将众人遣散,只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道宗等人又商议一阵。他们的声音在营帐内低低地回荡,讨论着战争的各种细节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二日天未放亮,渭水两岸就己经喊杀阵阵。晨雾还未散去,渭水仿佛被这紧张的气氛所笼罩,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陈袆还是昨日那身装扮,只是手中多了一杆长枪,他跨马立在二千羽林卫阵前。他的身姿挺拔,眼神冷峻地注视着前方。这二千羽林卫个个精神抖擞,他们身着整齐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神情。他们是大唐的精锐之师,虽然人数相对突厥来说较少,但他们的士气高昂。

此次这二千羽林卫的首领是羽林将军李思敬,本姓胡,被赐李姓,是李世民的亲信。他手持一根马槊,那马槊在晨光中闪烁着寒光,仿佛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他立于陈袆左侧,与羽林卫的气势相合,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既然隔河相望,那还用誓师出征。羽林卫们整齐地排列着队伍,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响亮。组队完成后,陈袆一马当先,向西渭桥奔去。他的马如离弦之箭,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一片烟雾。

颉利和突利二可汗也在桥西头安排了数百弓箭手,看到唐军要跨河而战,他们便弯弓射箭。一时间,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先头的陈袆等人射来。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近前来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

陈袆却不慌不忙,他左手张开一抓,只见那些箭矢如同倦鸟归巢一般往陈袆手中飞去,转眼便消失不见。这神奇的一幕让在场的士兵们都瞪大了眼睛,心中对陈袆的敬畏又增添了几分。

而后陈袆左手往前一撒,消失了的箭矢凭空出现,肉眼难见地向突厥人的队伍中钻去。只听到突厥队伍中传来一声声惨叫,那些箭矢仿佛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射中了敌人。还没有完全过河呢,陈袆就凭借这一手消灭了数百突厥勇士。

待到渭水对面,陈袆并没有立刻发动大规模攻击,而是先游荡了一圈,他的目光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保护着羽林卫重新列好队形。

“陈将军,队列己经排好,可以出战了。”李思敬向陈袆汇报。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激情,手中更是紧紧握着马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