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这话一说出来,高芸眼前一黑,差点晕死过去。
这个沈清说话就是冲着把她钉死的目的!
围观的百姓瞬间想起五年前顾家儿郎战死,高家立刻就退了婚的事来。
这高家姑娘,怎么如此的……
让人不喜啊!
百姓们同情弱者的天平再次向顾家倾斜。
顾家儿郎战死,顾侯爷都年过半百还在替他们北魏守边疆,他们这些被顾家保护的人此刻却要帮助恶人欺负顾家人。
想到这儿,立刻就有百姓呸了一声:“真坏!自己退婚还倒打一耙,马车坏了不想着修就想蹭人家的!谁知她安了什么心思!”
百姓们骂高芸的声音越来越多,高芸的脸色也越来越苍白,看着顾夫人的身影想要上前去拉一下。
她的丫鬟以为她快晕过去了, 赶紧扶着她的手:“姑娘,要不我先带您回咱家马车上吧?”
虽然车辕坏了,可到底还是能挡一挡这些疯言疯语。
她家姑娘脸色白的跟纸一样,她都怕姑娘晕死过去。
高芸有心为自己辩解几句,奈何实在头晕眼花,只得靠在丫鬟的身上:“派人回去送信,让人来接。”
丫鬟眼角带泪:“好。”
她家姑娘也不过是想要好好活着,顾家那些人为什么就不能放过她!
今日姑娘来拦马车,也只是想要跟顾西夫人商量,想要请顾西夫人帮忙而己,可她为什么就是不肯!
沈清看着高芸被自家丫鬟带走,转身抱歉的看向太阳城 夫人:“母亲,是我拖累您了。”
顾夫人原本就不愿意露面,没想到这次为了她还是下了马车,让自己站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下。
想到这儿,她又看向白裳和周露:“嫂子,我……”
白裳打断她的话:“你,天天就这么过啊?”
沈清一愣,接着尴尬一笑:“也不是每天,就偶尔。”
周露点头:“那你可比我们那会儿痛快。”
面对的都是失了神智的傻子,不用费什么心思,几句话就能把人打发走了。
沈清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顾夫人瞪了一眼高府的马车:“走吧。”
一到了抚幼院,刘淑月正满头是汗的抱着一堆账册往外走。
她的身边跟着两个账房先生,一路在跟她汇报什么东西。
刘淑月听得正认真,抬头一见沈清过来了,赶紧往这冲:“我以为你今天来不了,正要把账册给你送过去呢。”
看着那一摞账册,周露人都愣了一下:“这是什么?”
刘淑月抱着账册艰难行礼:“顾夫人,二位少夫人。这是抚幼所今天需要核对的账目。”
周露惊讶:“每天都要核对吗?”
刘淑月摇头:“原来不需要,最近不是有人把手又伸进来了,西夫人怕出了纰漏,只能每天都核账。”
今天早上抚幼院又收到不少百姓和世家们捐赠的钱粮衣物,这一项就需要仔细核对,还有今天的开销,每一笔都需要核对仔细。
弄完的账目,还要去查之前的账目。
虽然沈清给她从沈家的铺子里调了两个账房,便依然每天累得倒头就睡。
听完刘淑月的话,周露点了点头伸出手:“交给我吧。”
刘淑月愣了一下,转头去看沈清。
沈清点头:“从今天开始三嫂就来抚幼所帮忙,以后有什么事,你们两个可以一起商量。”
刘淑月高兴得眼睛都亮了:“真的吗?”
沈清点头:“真的。”
刘淑月把账本分给周露一些:“那三夫人,咱们去里面一起核账?”
白裳点了点头:“好。”
她转向顾夫人:“母亲?”
顾夫人冲她抬了抬下巴:“去吧!你在管家理账上一向是好手,你们两个好好去弄,弄完了我来接你。”
刘淑月带着周露往抚幼所里面走:“三夫人,我常常听西夫人提起您,说您知书达礼且算账又快又好,有您加入,这抚幼所一定越来越好!”
周露谦虚了一句:“哪里的话。我也听西弟妹提起过刘姑娘。”
刘淑月:“是吗?那西夫人是怎么说我的?”
周露:“聪明能干,为人机警……”
两个人越走远,沈清看着她们二人的背影:“母亲,我带您在抚幼院转转?”
顾夫人摇头:“不用,先去慈济所。”
抚幼院有问题,那慈济所也不会有多轻松。
顾夫人原本还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见沈清,她不是拨算盘就是在记账,原来抚幼院和慈济所里还有这么多的麻烦!
白裳冲沈清温柔一笑:“听母亲的,我们先去吧。”
沈清她们二人都坚持,也不好再说什么:“好。”
慈济所就在抚幼院的对面,没走几步就到了。
进了慈济所里,除了一些年岁较大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有几个年轻的妇人。
白裳有些奇怪:“不是说将士遗嫖也都重新登记在册接过来了吗?怎么就这些?”
莫不是,又有人在这件中事捣鬼?
沈清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跟她解释:“这个时间段她们都不在,要稍晚一些才会回来。”
平日里慈济所里的人们会到抚幼院里帮着照顾孩子们。
这样一来,失了孩子的母亲和没了母亲的孩子,都能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而且她们帮忙,孩子们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两全其美。
听完沈清的解释,白裳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几个老妇人听见两人说话的声音,立刻围了过来:“你们看见我儿子了吗?他十八岁了,又高又壮,一笑起来还有个小酒窝,你看见过吗?”
白裳看着满面皱纹的老妪,整个人说话都有些颤抖:“我……”
沈清立刻打断她的话,语气十分的凶悍:“你是不是又没吃饭?你再这么下去,你儿子回来也会怪你!”
老妪一听儿子回来要因为她不认识而生气,赶紧综了缩脖子:“我吃。”
白裳看着沈清一句话就把老妪安抚住了,不由敬佩的看着她:“你每天都是这样的吗?”
沈清听懂她话里的心疼,冲她安抚一笑:“也不是经常。阿婆年岁大了,时不时的就会犯些糊涂,只要跟她说,她儿子回来不高兴,她就会乖乖吃饭休息。”
白裳看着院子里十几个老妪,眼中满是心疼:“我一向知道她们苦,却没想到还有更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