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出了个人物:军警双星李响
第五章:高中逐梦的人生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初中那充满欢笑与成长的日子转瞬即逝,我、李响和李慧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一同考上了县城里的高中。
刚踏入县城高中的校门,那宽敞的校园、高大的教学楼和来来往往充满朝气的同学们,都让我们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许紧张。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李响依旧带着他那股子闯劲和热情,很快就适应了高中生活。开学不久,学校的各种社团开始招新,李响一眼就看中了军事社团。他对军事的热爱从初中就开始萌芽,到了高中,有了更广阔的平台,自然不愿错过。他跑去报名的时候,拉着我和李慧说:“走,陪我一起去看看,说不定你们也感兴趣呢。”
到了社团报名处,李响眼睛放光,看着展示板上的各种军事装备图片和社团活动介绍,迫不及待地填好了报名表。负责招新的学长问他:“同学,你为什么对军事社团感兴趣呀?”李响挠挠头,咧嘴一笑说:“我一首就对军事特别着迷,想了解更多关于国防、武器装备那些事儿,以后说不定还能为国家的军事事业出份力呢!”学长被他的热情感染,笑着点点头。
李慧则对文学社团情有独钟。她从小就喜欢看书写作,初中时作文就常常被老师夸赞。在文学社团的报名现场,她看着那些精美的文学刊物和社员们的优秀作品,眼神里满是向往。她认真地填写好表格,还附上了自己初中时写的几篇文章。负责审核的老师看了她的作品后,连连称赞,当场就欢迎她加入文学社团。
我呢,对绘画比较感兴趣,便加入了美术社团。我们仨各自找到了心仪的社团,开启了丰富多彩的高中社团生活。
在军事社团里,李响如鱼得水。社团经常组织军事知识讲座,邀请一些退伍军人或者军事专家来给大家讲解现代战争的特点、各种武器的性能等。李响每次都听得全神贯注,还认真做笔记。有一次讲座结束后,他追着专家问了好多问题,从无人机的作战应用到新型导弹的研发趋势,问得专家都对这个热爱军事的少年刮目相看。
社团还会组织模拟军事演练活动。李响在演练中充分展现出他的领导才能和应变能力。有一次演练,他们小组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李响迅速观察地形,冷静地制定突围计划。他指挥队友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有的则寻找敌人防线的薄弱点。在他的带领下,小组成功突围,还“消灭”了不少“敌人”。队友们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李响笑着说:“大家都配合得好,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李慧在文学社团也过得充实而快乐。社团会定期举办写作比赛和作品分享会。李慧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她的写作水平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不断提高。在一次作品分享会上,李慧分享了自己写的一篇关于家乡的散文,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里山村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以及我们在村里度过的美好童年。同学们听后,都被她的文字所打动,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同学赞叹道:“李慧,你写得太好了,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你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随着高中学习生活的深入,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但李响和李慧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总会抽出一些时间交流彼此在社团的经历和收获。李响会给李慧讲军事社团里那些有趣的军事知识和演练故事,李慧则会和李响分享文学社团里读到的精彩作品和写作心得。
有一次,李响在模拟军事演练中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不知道如何在复杂地形中制定最佳的作战策略。他找到李慧,和她倾诉自己的烦恼。李慧听后,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觉得你可以把这个地形想象成一篇文章的结构,不同的区域就像文章的不同段落,你要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重点,然后再布局你的‘文字’,也就是作战计划。”李响听了,恍然大悟,他兴奋地说:“慧慧,你太厉害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在李慧的启发下,李响成功解决了难题,在之后的演练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而李慧在写作时,有时会为故事的情节发展而苦恼。李响就会用他在军事战略中学到的思维方式,帮她分析情节走向。他说:“慧慧,你看一场战斗的胜负往往在于关键的几步决策,你的故事也一样,要找到那些能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点’,让故事更吸引人。”在李响的帮助下,李慧的写作思路也更加开阔。
在这紧张又充实的高中生活里,李响和李慧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同时又相互支持、相互启发。他们的关系在这种交流与帮助中愈发深厚,那份在初中时就萌芽的懵懂情感,也在心底慢慢生长,如同春日里的藤蔓,缠绕交织,愈发坚韧。而我,看着他们的成长,也为能有这样的好朋友而感到开心,我们一起在高中的校园里,追逐着各自的梦想,书写着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