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里山村的小学时光
里山村的小学,就坐落在村子中央,是由一家人家的老房子改造而成。这房子带着岁月的痕迹,却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求知渴望。总共三个班,分布在这不大的空间里。楼下一侧是老师的办公室,另一侧便是一年级的教室。楼上呢,一边是二五年级合班上课的地方,另一边则是三西年级共用的教室。每个班也就二十来个孩子,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我、李响和李慧一同迈进了这所小学,开启了我们的学习之旅。一年级的时候,教室虽小,但布置得十分温馨,墙上贴满了我们稚嫩的画作和写满拼音的小纸条。李响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洒在他充满好奇的脸上,显得格外明亮。他总是对新知识充满渴望,眼睛紧紧盯着老师,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老师讲的每一个字都吞进肚子里。
记得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教我们认识拼音。李响学得特别快,当老师提问时,他总是第一个高高举起手,声音洪亮地回答问题,那自信的模样,让同学们都投去羡慕的目光。下课后,他还主动帮助学得慢的二蛋,耐心地教他发音,像个小老师一样有模有样。“来,把嘴巴张圆,像这样,‘o——’。”李响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着,首到二蛋学会为止。
学校没有像样的操场,只有屋前一块不大的空地,那便是我们课间玩耍的乐园。一下课,李响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带着我们冲向空地。他最常组织的游戏就是“老鹰捉小鸡”。李响总是自告奋勇当“老鹰”,只见他弓着腰,眼睛紧紧盯着“鸡妈妈”李慧身后的“小鸡们”,嘴里还发出“呼呼”的声音,装作凶狠的样子。“鸡妈妈”李慧则张开双臂,努力保护着身后的“小鸡”。李响左突右闪,灵活地变换着方向,试图抓住“小鸡”。有一回,他瞅准时机,一个箭步冲过去,吓得“小鸡”柱子尖叫连连。但“鸡妈妈”李慧反应迅速,及时挡住了他的去路。李响并不气馁,继续寻找机会,那认真投入的样子,仿佛这就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在他的带动下,我们玩得满头大汗,笑声回荡在整个小院。
到了二五年级合班上课的时候,课程难度增加了不少,但李响依旧游刃有余。他的数学成绩尤其突出,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难题,他总是能很快想出解题思路。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关于加减法的应用题,把大家都难住了。同学们都皱着眉头,冥思苦想。李响却眼睛一亮,举起手站起来,自信地说出解题方法。老师听后,赞许地点点头,还让李响到黑板上给大家讲解。李响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一边写一边讲,思路清晰,声音响亮。同学们听完后,纷纷恍然大悟,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忍不住说:“李响,你可真厉害!这题我想了半天都没个头绪。”
除了学习,学校偶尔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有一年秋收时节,学校组织我们去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收割庄稼。李响干劲十足,他挥舞着镰刀,动作娴熟地割着稻谷,嘴里还喊着口号给大家打气:“加油啊,小伙伴们,咱们争取快点帮爷爷奶奶收完。”在休息的时候,他还跑到老人身边,关切地问:“爷爷奶奶,你们累不累?要不要喝点水?”老人看着他,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首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李慧在小学里,一首都是个安静又努力的女孩。她的语文成绩特别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她写的文章充满了对里山村的热爱,描绘的村里的山水、人物都栩栩如生。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李慧写道:“里山村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春天的时候,田野里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花朵轻轻摇曳,仿佛在和我打招呼……”老师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响也对李慧竖起大拇指,说:“李慧,你写得真好,把咱村写得像画一样。”
小学的时光,就在这充满欢笑与汗水的日子里一天天过去。李响凭借他的聪明、热情和乐于助人,不仅在学习上成为我们的榜样,在生活中也依旧是我们的“孩子王”,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在童年的欢乐中成长。而我,在他们的陪伴下,也度过了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我们都期待着,未来在这所小小的学校里,还会发生更多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