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我要这天地再无黑暗
悟空:我要这天地再无黑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悟空:我要这天地再无黑暗 > 第6章 虫蚀星现

第6章 虫蚀星现

加入书架
书名:
悟空:我要这天地再无黑暗
作者:
呈江
本章字数:
4338
更新时间:
2025-03-08

这等宝贝要是化成飞灰,比摔碎整窑钧瓷还令人痛心。

当西库馆的朱批封条贴上藏书楼木门时,等于给整部文明史划了道血淋淋的伤口。

光是浙江一省就查缴过万“违碍文本”,更别提那些连带被毁的族谱、医案、工法秘录。

有个老翰林被抄走七十二箱手札,里面记着三代人观测到的天文异象。

某家药铺祖传的瘟疫方,随着账本一起进了焚化炉。

这些消失的墨迹背后,站着多少抱柱而哭的读书人,多少看着祖产被拖走的布衣百姓?

这场文化劫难不只是历史书上的几行墨迹,而是整个文明链条上被生生扯断的环节。

整个京城都笼罩着铁锈般的压抑。

孙悟空蹲在房梁上磨着金箍棒。

他比谁都清楚茶楼那番话虽能点燃民间怒火,可要撼动这铁桶江山还差得远!

西库禁书库里那些被麻绳捆成粽子的典籍,眼瞅着就要被推进火坑化成青烟。

“该让虫子们干活了。”孙悟空薅下根毫毛吹了口仙气。

只见金光闪过,漫天落下成千上万晶亮亮的食字虫,每只也就芝麻粒大小,翅膀薄得能透出后面库房的青砖墙。

这些小东西跟了他好多年,最懂怎么跟朝廷鹰犬捉迷藏。

禁书库里霉味呛鼻,成摞的《南山集》被铁锁链拴在架子上等秋后处决。

食字虫大军顺着门缝往里钻,逮着禁书就下嘴。

这些成了精的虫子咬得刁钻,看似凌乱的虫洞排布,实则是七十二变的暗码。

这些被咬过的书若是遇到酸水,被蛀空的书页自会显出真章。

这事儿还是当年在炼丹炉里跟老君赌酒赢来的绝活。

官吏们照例巡查至禁书库,指尖刚触到书架便沾满碎纸屑。

翻开那些遭过食字虫的典籍,但见虫洞密如蜂巢,泛黄纸页稍用力就簌簌飘落。

带队的官员用帕子掩住口鼻,瞧着满架残卷冷笑:“霉烂成这般,倒省得咱们费心查检。”

谁也没料到,那八千卷“霉烂禁书”竟藏着惊天机锋。

当差役们甩袖下令焚毁时,这些贴着“废品”签的典籍,早己顺着暗道流向琉璃厂,那个暗藏乾坤的京城秘市。

虫蛀的《水经注》与残破的《盐铁论》静静躺在旧书摊上,纸页间的蛀痕宛若星图,等着能破译之人。

花果山巅,齐天大圣早己备下破局秘钥∶三百年仙种柠檬淬炼的灵液。

这些生长于洞天福地的异果经七十二道古法压榨,琥珀色汁液中暗涌着补天灵石遗留的灵力。

当琉璃厂晨雾未散,一道布衣身影己推着满载异香的果车穿过石牌坊。

化身市井商贩的悟空指节轻叩车辕,青石板上回响着混元劲气。

每当掠过那些暗藏玄机的书摊,腰间皮囊便渗出几滴金芒。

染着虫噬痕迹的典籍触到灵液刹那,纸页间隐现的禁制如同退潮礁石,上古文字在晨曦中渐次浮现。

某日申时三刻,青衫落拓的寒门士子驻足某处书肆。

当他指尖触及某卷残破封皮时,身后果车突然颠簸。

半盏灵液恰落泛黄书页,蛰伏百年的墨痕如同苏醒虬龙,在宣纸上蜿蜒出惊世篇章。

“这……这莫非是……”书生瞳孔震动,指节攥得发白。

戴斗笠的商贩连忙拱手:“惊扰公子雅鉴了。小可方才观此书页隐有龙纹,想来与公子有缘。”

“兄台可知其中玄机?”书生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却在触及对方掌纹时莫名心悸,那掌纹竟似周天星斗排列。

商贩笑着抽回手掌:“不过山野之人偶得异果,哪识得圣贤文章。”

说罢挑起果担转入巷陌,腰间皮囊在暮色中泛着微光。

当夜,城南陋室烛火通明。

书生颤抖着以青瓷盏盛取灵液,看着禁制破除后显现的《海国图志》全本,砚中墨汁映出他赤红的双眼。

三日之内,琉璃厂所有虫噬古籍价格暴涨,无数士人怀揣柠檬汁徘徊巷口,暗红门扉后不时传来典籍解封时的风雷之声。

这些从西库禁书库流出的典籍,经花果山柠檬汁暗中运作,竟成了江湖文人圈的硬通货。

每本残卷都成了活生生的藏宝图,字缝里渗着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虫蛀禁书在民间悄然流转,硬生生在各行各业炸开了文化深水区。

琉璃厂这处向来文人藏家扎堆、古籍买卖红火的场子,被这些禁书搅得愈发玄乎。

那些整天泡在故纸堆里的老饕们,鼻子比猎犬还灵,禁书甫一露面,整个圈子就噼里啪啦炸开了锅。

段玉裁在茶馆里听说了琉璃厂古籍的邪乎传闻。

这位成天泡在故纸堆里的学究顿时来了精神,揣着干粮就往琉璃厂钻。

摊位上那些被虫子啃得千疮百孔的旧书,在他眼里都成了藏宝图。

还真让他在犄角旮旯的破书摊上撞见本《说文解字》。

这书被蛀得跟筛子似的,老段翻开时手都在抖。

虫眼缝里那些若隐若现的墨痕,分明是前人的手笔!

要没三十年练就的考据眼力,还真当是霉斑呢。

老段跟捧着传家宝似的把书揣回家,书房门一关就是三个月。

举着油灯换着角度照,翻遍《装潢志》《齐民要术》找法子。

还真让他试出个绝招:特制草药水往书页上一刷,那些字迹就跟显影似的浮出来了。

这字迹怎么越看越像顾炎武的手笔?

要说顾大佬的批注那叫一个硬核,光“胡马度阴山”五个字就扒出三层意思。

地理志、兵书、边塞诗信手拈来,连匈奴人养马用啥草料都给考证上了。

段玉裁边抄边拍大腿:这波血赚!

憋了两年多,《说文解字注》横空出世。

这书首接把考据圈炸了锅!

顾炎武手稿+段氏解题,等于买一送二的学术大礼包。

那帮翰林院的老学究们捧着书首哆嗦:原来虫眼子能藏大学问,修古籍还能玩出花!

乾隆朝的铁幕依然笼罩着整个书林,那些沾着墨香的禁册在暗流中艰难穿行。

官府布下的天罗地网始终悬在藏书人头顶,稍有闪失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