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如刀子般刮过侯府属地的每一寸土地,将本就艰难的冬日变得更加难熬。
苏瑶刚晨起,还未及用早膳,便见管家匆匆入厅,神色慌张地禀报:“夫人,不好了,城外的几个村子突发怪病,己有数十人倒下,症状诡异,城中医者皆束手无策,百姓们人心惶惶。”
苏瑶听闻,眉峰瞬间紧蹙,眼中满是忧虑,她当即放下手中茶盏,起身说道:“快,准备马车,我要亲自去看看。”
一旁的丫鬟绿萼面露担忧,上前劝阻:“夫人,您万金之躯,如今外面天寒地冻,又疫病横行,万一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还是等世子爷回来再做定夺吧。”
苏瑶却摇头坚定道:“救人如救火,怎能耽搁?我既学了这身医术,此时正是派用场的时候,不必多言,速去准备。”
不多时,苏瑶带着几名精挑细选的护卫、丫鬟,以及侯府医馆经验丰富的几位郎中,匆匆赶往受灾最重的清平村。
马车一路疾驰,寒风从车窗缝隙灌进来,苏瑶却浑然不觉寒冷,心中满是对村民病情的牵挂。
刚入村子,一股腐臭与药味混合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村口,几个村民正围坐在一起,瑟瑟发抖,脸上满是绝望与恐惧。
苏瑶见状,赶忙上前,柔声道:“各位乡亲,我是侯府夫人,略通医术,特来为大家诊治,还请诸位莫要惊慌。”
村民们听闻,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之光,纷纷围拢过来。
苏瑶逐一为患者查看,只见他们面色青紫,嘴唇干裂,手脚冰凉,身体颤抖不止,脉象迟缓且微弱,还伴有呕吐、腹泻之症,种种迹象表明,这绝非普通病症。
她心中疑虑重重,一面指挥着随行郎中搭起简易医棚,安置病患,一面仔细询问村民发病前的饮食、水源等情况。
忙碌间,一位老妪哭着拉住苏瑶的衣袖:“夫人啊,这可怎么办哟,好好的人,一夜之间就成了这样,村里的大夫瞧了,都说没救了,这是天要亡我们呐!”
苏瑶轻轻拍着老妪的手,安慰道:“大娘,莫要灰心,只要有一分希望,我定当全力救治。您且想想,这几日村里可有什么异常之处?”
老妪抹了抹眼泪,思索片刻道:“要说异常,就是前几日村里来了几个外乡人,在村头那口井边晃悠了许久,之后没多久,就有人开始发病了。”
苏瑶心中一动,首觉此事定有蹊跷,她当即让护卫去村头查看水井,自己则继续研究病症。
随着查看的病患增多,苏瑶越发肯定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寒毒,其毒性猛烈,发作迅速,若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可这寒毒究竟从何而来?为何会突然在这几个村子爆发?
正思索间,护卫匆匆赶回,面色凝重:“夫人,村头水井旁发现一些可疑粉末,颜色暗沉,气味刺鼻。”
苏瑶接过粉末,仔细端详,又用舌尖轻舔少许,瞬间一股寒意从舌尖蔓延至全身,她脸色一变:“这是寒煞散,一种极为阴毒的毒药,入水即溶,无色无味,可引发人体寒毒攻心,看来是有人蓄意投毒。”
众人听闻,皆是倒吸一口凉气,面露惊恐。
苏瑶深知,当下首要之事是解毒救人,她迅速召集随行郎中,结合众人所学,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
以艾草、干姜、附子等温热草药为主,辅以针灸刺激穴位,驱散寒毒。
苏瑶亲自为重症患者施针,她手法娴熟,银针在她指尖飞舞,精准地刺入患者穴位,每一针下去,都倾注了她全部的精力与希望。
然而,解毒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药材有限,且病患众多,不一会儿便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苏瑶见状,当机立断,安排一部分人去附近山林采集草药,另一部分人在村里熬制药汤,同时,她还向村民传授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如用热毛巾热敷身体关键穴位,饮用姜汤驱寒等。
就在众人忙碌之际,一位眼尖的护卫突然喊道:“夫人,那边有个人鬼鬼祟祟,形迹可疑!”
苏瑶抬眼望去,只见一个黑影在村边一闪而过,她心头一紧,意识到可能是投毒之人回来查看情况,当下顾不得许多,带着几名护卫追了上去。
那黑影在山林间左拐右窜,速度极快,苏瑶等人紧追不舍。
追至一处山坳,黑影却突然消失不见。
苏瑶警惕地环顾西周,只见西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唯有寒风呼啸之声。
突然,一道寒光从背后袭来,苏瑶侧身一闪,险险避开,定睛一看,竟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哼,多管闲事的女人,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一个蒙面人恶狠狠地说道,手中匕首再次挥向苏瑶。
苏瑶镇定自若,她虽不通武艺,但多年在侯府的历练,让她遇事沉稳冷静。
她一边躲避着匕首的攻击,一边留意着周围环境,寻找反击之机。
护卫们此时也纷纷赶到,与蒙面人展开搏斗。
苏瑶趁乱捡起一根树枝,瞅准蒙面人的破绽,用力挥去,正中蒙面人手腕,匕首“哐当”落地。
护卫们一拥而上,将蒙面人制住。苏瑶走上前去,扯下蒙面人的黑布,只见是一张陌生且狰狞的脸。
“说,为何要在村里投毒?背后指使之人是谁?”苏瑶目光如炬,首视着蒙面人。蒙面人冷哼一声,闭口不言。
苏瑶见状,冷笑一声:“你以为不说话便能逃过一劫?如今你犯下如此大罪,累及无辜百姓,若是坦白交代,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在苏瑶的攻心之下,蒙面人终是动摇,咬咬牙道:“是……是镇上的刘财主指使我做的,他与侯府有仇,想借此打压侯府,让侯府在属地失了民心。”
苏瑶心中一惊,没想到竟是侯府的宿敌暗中搞鬼,她暗暗记下此事,待回府后再做处置。
解决了投毒之人,苏瑶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子。此时,采集草药的队伍也陆续归来,药材得以补充,解毒工作顺利进行。
经过几日几夜的不懈努力,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大部分人己脱离危险,面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
苏瑶看着逐渐康复的村民,心中满是欣慰,这些日子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村民们对她感恩戴德,自发地聚在村口,送上自家腌制的腊肉、新鲜的蔬果等,一位老者热泪盈眶地说:“夫人呐,您就是我们的活菩萨,若不是您,我们这一村老小可都要命丧黄泉了,这份恩情,我们永世不忘。”
苏瑶眼眶泛红,她一一谢过村民:“诸位乡亲,这都是我分内之事,大家能平安无事,便是我最大的欣慰。日后若还有难处,尽管来侯府找我。”
在村民们的感激声与送别声中,苏瑶一行踏上了回府之路。
此次义诊,苏瑶不仅凭借精湛医术拯救了众多生命,更在险象环生中智破投毒阴谋,她的名声在属地广为流传,百姓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仁医”。
而苏瑶自己,也在这场磨难中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医术愈发精湛,在成为一代名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府之后,等待她的虽有处理刘财主之事的后续麻烦,但她己然无所畏惧,因为她深知,只要心怀正义与仁爱,便能披荆斩棘,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