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消耗府里用不完的高档食材。陆鹿还在城里搞了大酒楼,专门做长安城里有钱人的生意。
这个时代的调味品和烹饪手法都还相对落后,陆鹿只是搞出来了一些豆腐菜、炸酱面之类的菜肴,就己经足够在长安城里横着走了。
其实,陆鹿的生意之所以好,主要是因为她把豆腐,这种在汉朝专供王公贵族享用的菜肴,拿出来在酒楼售卖。
再加上,她用豆渣发酵出来的大酱和酱油。
这些东西,足以使得吕氏酒楼的菜肴,味道秒杀世面上大部分的酒楼。
这并不是说这个时代,还没有豆腐、酱油这些菜肴,只是做法和吃法都掌握在贵族手里。
贵族们为了保持逼格,只会自己享用,不愿拿出来售卖。
再加上外面的世道不好,能够吃得起美味佳肴的人不多。
所以豆腐和酱油这两种东西,在长安城外面很少见。
现在,陆鹿拿出了用酱油调味的炒菜,味道自然比其他平淡的菜式出众许多。
也更容易在长安打开了格局。
开酒楼虽然收益不错,但是跟有实力的军世家比起来,还是不够。
陆鹿让吕布安排了武装商队。
在古代,只有盐和铁的生意,才是实力的保障。
即使是现在的吕布,手里的权力貌似比前世庞大了不少,但是在世家眼中,那也还是不够看得。
具体体现就是,没人带他玩盐铁的生意。
没办法,没人带着玩,陆鹿只好自己上了。
她让吕布认了一个很上进的姬妾当了义女。
然后,邀请了当时的一个姓糜的商人来宴饮,在席上邀请他一起做食盐生意。
姓糜的商人虽然是个普通的有钱人,在整个长安城并没有非常出众,但是他以后会有一个很有名的女婿,成为三国的其中一个国主。
陆鹿认得他的姓,所以在他还没发迹之前,就来找他了。
这些大商贾想要平安做买卖,总要投资一些掌权人的。
既然吕布来邀他,他也就上赶着过来了。
糜家既然生意做得大,自然也是有做食盐生意的,只是他们都是用的煮盐法。
晒盐法还没有人研究,大规模使用。
但是只要读过初中的人,其中的关键步骤,也都是学习过的,所以陆鹿还真知道怎么晒盐。
陆鹿拿出晒盐法,教给糜姓商人,他马上意识到了这个制盐之法的便利之处,这可是省下了多少燃料啊。
他立马答应合作,娶了吕布的义女当夫人,两家建立了相对牢靠的合作关系。
糜家人负责在在海边建立晒盐场,并且建立起陆路和水运的运输通道。
而吕布负责派遣武装力量,保护商道的畅通。
为了这个事情,陆鹿还短暂的离开长安,顺黄河而下,到达了海边,参与了盐场的建设。
很快,盐田就建好了,就建在一片荒凉的荒滩上。
这个时候,城市的野外有非常多的荒地,更不用说海边这种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了。
盐田第一次纳潮之后,十天左右,他们就见到了第一批粗盐。
虽然晒盐的时间长了点,但是量大啊。一块盐田,占地一亩或两亩。
只需要不停的捞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粗盐,这可比煮盐,得到的食盐量大多了。
而且盐田还是循环使用的,每天都能捞出多少不等的盐来。
只需要依据高低地势来安排盐田,晒盐就是省工又省力的。
这些盐,除了人工成本,什么都不需要,利润真是太高了。
走这一趟商,老糜家,顺便还能做腌制海货的生意,这又比单独带盐走商还要赚钱。
这使得吕布这个势力的财富急剧增加。
俗话说,打仗打的其实是后勤。
因为白斌有钱了,他又比吕布大方许多,起码在他的手下,将士的伙食水平首线上升。
不说天天有蛋有肉,起码吃饱是没问题了。而且十天半月还能在菜里挑出点肉沫来。
将军们,那绝对是每顿都有蛋、有肉的。
不管是兔肉、鸡肉还是什么肉,反正,能吃上肉。
这水平,宫里的御林军,可能都比不上。
所以吕布的兵,战斗力变得特别厉害。
再加上时不时给将军们发点盐当福利,将军们对吕大将军,也就是对白斌的忠诚度,简首爆表。
至于吕布的封地,温县。
自从陆鹿在温县建立一个贸易中转站,使得当地的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之后。
司马家族,也坚定的站到了白斌一边。
打算是抱紧大佬的大腿了。
总算,温县成为了吕氏实实在在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