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 第3章 祖屋

第3章 祖屋

加入书架
书名: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作者:
一朵幸运花
本章字数:
4384
更新时间:
2025-02-12

大湾上坝王家四兄弟,早年在王老爷子过世后,就已经分家各过各的,老爷子过世后,王家老太太姜氏和老三王毅酉在老祖屋过活。

只因王家连着大姑和四兄弟,人人都上过学堂,就老三从小憨实,见老娘劳作辛苦,再加上他本也不是读书的聪明人,就选择跟随老娘在田地里务农。

本分到骨子里,只知道傻傻地在田地里任劳任怨 苦做的汉子,任谁都能打笑一番、还只憨憨笑的人,任谁喊他做事都勤快利索的傻人。

可这样奉献劳作型的人,注定是难讨到媳妇的,三四十也没个着落,孤单一人的王毅酉,在赶牛车的路上,自已捡了个傻的流回家。

不知从哪里来,不知名字过往,大家就只好喊老三媳妇,或者三嫂子,流在老三家过了几年,生了个女娃,几年后偷了老三的藏钱罐子,跑了,从此再无踪影。

老三又过回了一个人,拉扯着老来女和老娘一起过活。

老屋二房王毅淳一家在镇上也有一间杂货铺,二房也早年镇上在买了房子,一家四口都在镇上过活。

四房王毅傅是老幺,也最活跃,早些年跟着王老爷子跑几年,是为脚户,王老爷子是老脚户,组织着一帮好手,专为一些南北商户协助送货物。

老爷子过世后,老四王毅傅成了脚户头头,四房一家在府城黄州过活,已经有两年没有回过鲤河村了,多次接老娘老太太去府城,姜婆子故土难离,坚持守着老祖屋,哪里也不去。

老王家四房兄弟几乎没有太的大矛盾,没有扯皮拉筋,都是自谋生路,日子都还过的不错,除了老三。

徐氏牵着王晴,一边往老屋走,一边给王晴讲老屋几房情况。

王晴也一路听着,没有插话,虽说和他们都还没见到面,不难想象,都不是难相处的人家。

眼见着看到老祖屋院墙,徐氏挥手指给王晴看,说道“你奶和三叔估计在吃饭,你奶年纪大了,煮一餐饭要摸次好久的”。

老祖屋在村尾靠后山坡地边上,算是最后一户了,并排着连着的两栋房子,很是宽敞,全都用土墙围着,墙边上搭有两个棚子,隐约看见一间住牛,一间码着满满一大棚子的柴火,整整齐齐的片开的木柴,码的赏心悦目,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徐氏指在柴棚子说道,“你三叔是个可怜人,劳碌命,空闲不得,这么多柴火,虫子都粉噬不完,屋里就两三个人,哪里能烧的完这么多柴火哦”。

说着就到了院门,徐氏喊了几声老三,堂屋门打开,王毅酉跑着过来打开院门,见徐氏拉着王晴过来老祖屋,赶忙大声问道:“大嫂,出了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堂屋里老太太估计是听到了老三的大嗓门,只听见堂屋响起拉凳子的声音。

王晴站在院门口,看见堂屋里跑出来一个头发花白 腿脚利爽的老太太,一边跑一边问道:“冬娘,你咋的了”。

徐氏见两人都到了院门口,连忙拉着王晴进院低头对两人道:“娘,晴晴下晌磕着头了,人倒是像病好了,都会喊人了,就怕还有不清楚的隐患,这不想带去镇上医馆给看看去,顺便告诉她爹,也高兴高兴”。

“就是这天眼见着黑了,想叫老三给送一下,没有出其它什么事”

见老太太睁眼来回打量王晴,以为老太太要唠叨她大晚上跑镇上,连忙又说“晴晴浑噩了十二年,这才清醒,我这心里惊慌,得看过大夫才踏实,这心里跳的厉害,就怕明天醒来这苦命的丫头人又糊涂了”。

王晴看着面前两人,老太太是想象中精瘦利索爽朗,三叔也是意料之中的憨厚实在,对两人小声喊道:“奶,三叔”。

王毅酉听到王晴喊三叔,眼里似是有水光隐现,就见他转身就去套牛车有小声传来:“苦孩子,苦尽甘来了”。

老太太则是流着泪,一把拉过王晴抱进怀里说道:“老天有眼,好孩子,终于是好了,你呆的这些年,苦了你娘 跟着流了多少血泪哦”

冼了一把鼻子又继续说道:“村里婆娘敢说你闲话的,被我听见了的,我都没有放过她们,只有我赢的份,那些婆娘们也都只敢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见着咱家人人日子过的好,她们眼馋嫉恨”。

“哼,我就是有吃不完 用不完的 送讨米窝去也不给她们,我们老王家的闺女矜贵着呢,谁都不能被欺负了去”。

王晴被搂的胸腔滚烫,眼泪又出来了,前世老太太是在她出嫁的第二天去世的,那时她已是病重很久,估计是强撑着等孙女顺利出嫁婆家。

因着是腊月天 近着过年的日子,老王家是几代人都整整齐齐在乡里 送走了老太太,王晴却因新婚,娘家叔伯们怕影响她,直到第三天早上王晴回门时,她才知道。

所以她也就是所有子孙后辈里、唯一没有送老太太最后一程的人,这也王晴人生中的又一个遗憾。

村里村外,人人都说姜婆子泼辣,儿子多,个个也是本事多,羡慕嫉妒恨的一大堆。

婆娘们却不敢真的和老太太上纲上线,毕竟他们上坝老王家儿子多 是钱也多,老四王毅傅更是带刀那个,那是打不过也骂不过。

却只有大湾上坝老王家儿孙们知道,爷奶对儿孙们那真的是一视同仁,老姑,都跟着兄弟们上过学,孙子辈更是别说,男孩女孩一样都上学堂,村学是上坝老王家捐的,先生也是老王家请的。

这就是村里家家羡慕嫉妒恨老王家,却又拿老王家无可奈何。

老太太年轻时还跟老爷子跑过脚户,跑的多,眼见世面也多,家里姑娘上学堂没人收,学堂就自家盖,先生自家请,只为上坝老王家姑娘个个上能学堂。

(关于三叔人设,我这里说清一下,三叔不缺钱,他自已有牛车,村里村外固定时间来往接送人,钱不说很多,温饱没问题,几位兄弟在外也是照顾着老娘,没少往老家寄银钱,三叔没上学,最主要的也是他性格使然,木讷,奉献,自苦,有的人天生苦劳碌,这世上自苦的人太多了,这类人其实可以用一个现代词来囊括他们。“自闭症”类别,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他们人畜无害,不理解社交规则,语言倒退,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倔强,只做他认为对的事,病而不自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