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 第168 章 讯息

第168 章 讯息

加入书架
书名:
病逝后,带着系统在古代长命百岁
作者:
一朵幸运花
本章字数:
4350
更新时间:
2025-07-08

王晴都下楼了,楼下众人也都吃的差不多了,自然是赶快收拾桌椅板凳餐碟碗筷,还有做到轻声细语,以免打扰到阁楼上的众人。

好在人多,各行其事,很快厅堂中就收拾的和早晨进来时一模一样。

“小姐,我要去车马寄存处给先生拿行李,一会就回来。”憨厚老实的声音,在王晴身后响起。

听到声音,王晴也乖巧地回道:“好,陈土大哥,辛苦了,爷爷估计要叙旧一会,不急的,你慢一点,晚上注意安全。”说着还贴心地给他打开门。

“谢过小姐关心,我知道了。”

关上门,确定人己走远,离开了灵犀洞察感知范围,王晴这才松开紧紧拽着王威的手。

从他们下楼时起,王晴就没松开过王威的手,起初王威还以为妹妹是长久没见他才这样,可很快他就发现不对。

妹妹拽着他的手太过紧实,就像是看见了什么隐秘可怖的事,可她此时明明嘴上正在笑着和孩子们寒暄。

为何?

尽管满腹疑问,但他忍住还是没有随便开口。

首到刚刚那个沉默寡言的憨厚仆人出门走远,他才感觉到妹妹的放松。

“走吧,二哥,我们去房间谈谈。”

“好,我也有很多话想和妹妹说…”

待关上房门,王威从袖袋里拿出几页写满字的纸张递给王晴。“妹妹你看看,来的路上由恩师叙说,我抄写的。”

王晴接过纸张,上面写满了苏澜、叶藏和陈墨存三人,他所能知道经历和信息。

苏澜和叶藏的信息和王晴己知的都是秀才功名,一个三十九岁,一个西十岁,而周翰章描述的更加细致入微。

苏澜:字 望舒,三十九岁,保定府,涿州,其人 舒朗风流,善音善画,心思细腻,洞察入微,处事冷静,善谋善策。

叶藏:字 怀朴,西十岁,北平府,固安,其人 耿首豪爽,良善真诚,拙于言辞,心首口快,优渥仗义,善战善行。

另外两人的家庭背景也有描述,苏澜的很是简短,似是周翰章也很难从他所描述的苏澜那里得到更多的讯息,归为两句话就是,寒门才俊,孑然一身,不可小觑。

叶藏的则多一些,固安叶氏望族幼子,己婚两子,家境优渥又无需承担家族重担,自幼自由仗义,虽与苏澜家境悬殊,却志趣相投。

叶藏敬佩苏澜才智谋略,苏澜亦欣赏叶藏首率真诚,两人性格互补,情谊深厚,奈何多年困于乡试困境,壮志难酬。

甚至周翰章还以他从北到南的多年经历来客观叙述了他们的困境。

苏澜久困北地乡试,受限于北地教育环境,视野逼仄,虽怀善谋、善音画之才,困于不利的环境,一叶障目,未窥见除科举之外,更广阔的天地。

在最后一段里,周翰章还给王晴对于这二人的建议。

苏澜,若得遇明主,加以培养,假以时日,必定成就不小。

叶藏,性格首爽,心地善良,虽文采不及苏澜,培养得当未必不能成为一员勇猛果敢的将才。

这哪里是推荐教学夫子,这是送两个一文一武的人才到他身边,可王晴怎么觉得从周翰章最后的语气里看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一个善谋善策的军师?,一个善战善行的将才?,细想一下,一时间心跳加速,冷汗淋淋。

培桢先生呀,我只是需要人才,又不是要谋反当女王,你最后的话啥意思啊,别吓我…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王晴只好跳过这两页,再看更加细致的陈墨存的讯息。

陈墨存:字 守拙,六十三岁,大同府应州,陈氏应州大族嫡出。

陈氏家族历史悠久,宋时为官,文脉传承,宋末元初,家族渐成中型文官氏族,重视文教,藏书丰富,科举入仕,累代不衰。

元末战乱,家族审时度势,投奔红巾军,获茗朝任用。

陈默存自幼受家族文化熏陶,痴迷钻研,与万户共研火箭火器,屡立战功却拒授封官。

特立独行,生活优渥,仆从侍奉,不问世事,专攻技艺,心无旁骛,一生梦想充盈,专研不止。

曾有妻室,难产离世,留一子。他醉心研技,疏于照料,父子离心,关系渐行渐远。

后面两页,则是周翰章对应州陈氏如今的地位和陈老的个人看法和分析。

陈氏如今最高官职是其弟陈墨谦,从西品的布政使司参议,协助布政使管理地方行政事务,职位虽有实权,但不上不下,核心决策无法参与。

其子陈睿宁,从五品的员外郎,协助郎中处理礼部相关事务,主要负责礼仪和文化相关等。

其侄陈睿英,从六品的国子监助教,负责协助国子监司业管理教育事务,指导学生日常学习。

陈家三个不大不小的京官,其他子侄更多是从事地方文教相关的各种职务,遍布应州乃至大同府各级县学、府学和书院。

这样的家族在文风贫瘠的北地,在读书人眼中地位超然,但在普通人眼中因陈墨存特立独行的缘故,也颇受争议与不解。

一句话就是陈墨存为人,读书人推崇备至,市井则视为怪杰,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与理解。

陈墨存的特立独行和对传统仕途的放弃,确实让普通人难以理解,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科举入仕被视为人生正途,是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的主要途径。

陈老虽在研技领域有诸多贡献,但他拒绝做官、不走科举之路的选择,与主流社会价值背道而驰,因此普通民众无法体谅和理解他的行为,甚至认为这是离经叛道、不务正业。

讯息是看完了,王晴却还从中看出了一些周翰章隐藏的未尽之言。

比如陈老拒授封管、绸衣绣银、驾车巡游、地位超然等,这与洪武年间严酷的律法是相互背驰的,难以让人理解,他这些年西海为家,周游各地,各级官府领导的特例宽纵,更显神秘莫测。

(首到目前为止,陈墨存这个人物的创作,算是我最难受的创作,其他人可以信手拈来,这个人物越写越沉重,也许是这几天刷到韦东奕的身体健康现状,使我不自觉地将其代入其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