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和他爹是从店铺前面进去的,客人很有几个,有询问价格的,还有在挑选的,他大哥和两个伙计在招呼着。
二叔家的铺子 比王晴家的 要宽敞很多,虽说也叫的是杂货铺,但比他家要精致多了,起码那些扫把 蓑衣 木盆 木桶之类没看到。
倒是几排长长的架子,靠柜台的正面架子上放的是几个做工精细的妆匣子和一些很好看的带铜锁的小木箱子。
里面一大片地方摆放着好几个木桶,装的是几种米 面 ,边上还有酱缸 醋缸 油缸 酒缸。
靠墙的架子上则是各种香烛 黄纸 鞭炮 等祭祀用品。
门口的一面墙边是一排矮桌子,上面排放着七八个陶瓷罐子,盖着白巾,里面装的竟是各种泡菜,酱拌菜。
正好有人过来揭布购买,老客都知道自已想要哪一样,顺其自然,拿起边上的竹筒,自已捞着,酸香扑鼻,着看就让人胃口大开。
为了不影响店堂生意,王晴和老爹往后院走去。
院子里传来二叔的说话声“淑芬,大哥和晴丫头来了,你多炒两个菜”。
这院子也比王晴家的要大的多了,相当于是二进了,他们的店铺是靠着河边,后面没有人户,地方大,进程长。
屋里有妇人爽朗的声音传来,“晴丫头来了,你咋不早说,我好久没看到这个丫头了,可怜见的,快让我看看”。
穿着一身棉布窄袖衣裙的妇人,围着围裙,看是从厨房出来,面容和善,一脸的笑。
王晴笑对着他们说道“二叔,二婶,我和爹爹来蹭饭”。
二婶张氏最先反应过来“哎呦,你这丫头,这是病好了,哎呦,谢天谢地,走,二婶给你拿好吃的去”,说着就风风火火拉着王晴往厨房走去。
院子里,王毅華看到王晴也笑嘻嘻地跟着他二婶走了,转头对,兄弟说道“老二,进屋里说”。
大哥一脸的慎重,王毅淳也不知道什么事,兄弟两人就进了西墙边的书房,是王威曾经学习的房间,里面两排书架,也摆放着好些书本,里面整理的很干净,一看就是有人经常打理,进屋关上门,王毅華才对兄弟说道。
“老二,晴丫头,这次突然就好了,说是在梦里跟着她师傅生活多年,她师傅说预测到我身体有风险,就让她回家了,然后她就醒来了”。
见王毅淳目瞪口呆,他又继续道“你没有见过她昨天哭泣的样子,仿佛是从迷障荆棘林里 迷路多年 才爬出来的幼兽,像是知道我是将死之人,她刚好赶到一样”。
“哭的很是悲伤,还一边照顾着我的情绪,非要我先吃了他师傅给的药,说我不能激动,要控制情绪,不可大喜大悲,刚开始我也是不信的,直到她随手就能拿出一些物品,从没见过的东西”。
说着就从袖袋里拿出,那罐早上闺女嘱咐他要一天要吃三次的二甲双弧,递给王礼淳说道“你看看,你可有见过,这罐,还有这上面的字,认识吗,相信你也不懂”。
王毅華语气低沉继续道“她说那地方像是千年之后,天上都有载人飞船,她说她在那里寿终正寝。除了药,还有外面那车东西都是她拿出来的,是从没有见过的各种月饼和桂花酒,她说只送不卖”。
王毅淳听着他哥说着,拿药的手都有些在抖,不是害怕,是想到了更多的未知。
就见他哥抬头望向他,眼中带泪地说道“老二,我护不住她”。
“这孩子的异常,瞒得了一时,瞒不住一世,她在努力为前方开路,我来找你,你怕吗”。
王毅淳拿着药在屋子里踱步“大哥,得通知老四,让他回来一趟,就是不知道赶不赶趟,老四四处奔波,就怕在黄州府找不到人”。
王毅淳又踱了几步道“吃完饭,我就让刘让去黄州,他是淑芬内侄,人还算机灵,也去过两次老四那里,我们就在刘公河边,客船快的话,一日一夜就能到,外面车上有多少礼品?送一半去黄州府吧”。
男人之间的对话总是干净利落,走到桌边,王毅淳拿起纸笔就开始写了一封简短的手书,落下名字,又把笔递给大哥,王礼华接过笔在边上加上自已的名字。
吾弟: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吾与大哥久未与汝相见,甚是思念。
近来家中有要事,虽未至危急,然亦不可拖延。需吾等兄弟三人共商,齐心协力,方能妥善解决。
愿汝一路顺风,早日回归。
王毅淳 王毅華
“爹爹,二叔,出来吃饭了”。
王毅淳打开房门,看着门外的小丫头,他们家两个都是小子,这丫头刚出生的时候,他媳妇喜欢的紧,都舍不得放手,只是再大一点,就发现了这孩子的不同,呆若木鸡,眼神无光。
可怜老大 愁白了头发,寻医无数,终是只能罢手,如今神归,竟有如此奇幻之旅,若这便是王氏的崛起之机,还得循循谋划。
“晴丫头,我们在准备给你四叔送中秋礼,你有什么话 想带着的吗”。
话虽少,却有试探之意,王晴停顿几秒,点头道“二叔,到黄州府需多久”。
王毅淳见她定位准确,从容答道“快船,一日一夜可至”。
那就是时间不稳定,总不可能中秋节当日上门拜访,这样有失稳妥,明天午时前要能到达就好了。
走至房间,看到桌上是毛笔和砚台,王晴一脸黑线,毛笔字不会啊,咋搞,二叔和老爹刚刚谈论半天,估计差不多都知道了,那就…手在袖子里做了个掏东西的样子,拿出一支钢笔,和一瓶墨水,在他二叔瞪眼的懵呆中,拿起纸张刷刷写道
四叔:侄女顿首,久未谋面,甚是思念,别来无恙否?
黄州府,人文荟萃之地,必有诸多俊杰,文人雅集,广结善缘。
商贾巨富,波诡云谲,亦不乏智勇双全之辈。
官场中人,治理一方之重地,可修睦,不可轻率。
叔父近日偶遇番商,寻得佳礼之法。
中秋匆忙,可图重阳。
书不尽言,望二叔保全自已,早归故里,盼重逢。
侄女:王晴 敬上。
王晴汗颜,多少年不曾写过信了,格式 都记不清,字也是简体,与繁体略有区别,连蒙带猜,希望他四叔能看懂,呵呵。
边上的两兄弟倒没注意她写的什么,只是实在稀奇她写字的笔,轻巧便利,字迹清晰,材质精细,似铁似钢,让人想要拿在手里一番。
见他们如此,王晴也大方地把钢笔与信纸 放在书桌上,转身往外跑去“二叔,爹爹,我去帮二婶端饭,你们快一点出来吧”。
(丢人啊,和长辈咋个写信,是真不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