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 第94章 得加钱

第94章 得加钱

加入书架
书名:
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作者:
吃遍海陆空
本章字数:
4404
更新时间:
2025-03-06

11月的万亩现代化农场,朱元璋将其放到了惠州府,广东布政使司他准备就放这么多。

现在所有军功都统计完成,朱元璋封仇成、蓝玉等十二人为侯,这都是此次攻打西北的军功封赏。

李文忠己经是曹国公,封无可封,而且现在掌管大都督府,更不可能再往上了。

只剩下沐英了,他西南拿下乌斯藏,西北拿下亦力把里,可依旧只是西平侯。

朱元璋特意请沐英一起吃饭,朱标和朱雄英作陪。

朱元璋等饭吃的差不多了,这才说道:“这次咱没有给你提升爵位……”

沐英顿时要起身,被朱标按了下来。

朱元璋笑道:“别激动,明年你要率兵去给北元带句话,让他们成为大明的新布政使司,如果不同意,后年就是正式和北元的决战了,而你的未来,不在北方,而在云南。”

朱雄英接口道:“沐伯伯,爷爷就是压着你呢,等我爹当了皇帝,你马上就能封为国公。”

沐英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是能说的话题吗?

朱标笑道:“英哥,这里都是自家人,雄英说的确实是真的,不过云南必须英哥在,我才能放心。”

朱元璋也不在乎孝子贤孙的倒反天罡,说道:“虽然咱知道你这孩子不会在意,可咱还是要让你放宽心,咱必须要这样做,才能让其他人无话可说,现在只能苦一下你这孩子了。”

沐英声音哽咽:“爹,孩儿真不在意这些。”

朱元璋眼眶也有些红,他拍了拍沐英的肩膀:“去吧,咱大孙说以后大明会造什么火车,从云南回京城也就2天时间,多回来看看咱和你娘。”

沐英有些愣神,不过想到天兵们的传说,还有各种神奇手段,他顿时疯狂点头。

朱元璋在这个时候,分封了军功,让部队更加稳定。

胡惟庸之前许诺的一些好处,现在己经不够用了,毕竟武将们看到了朱元璋的封赏,不认为胡惟庸能拿出同等好处,这让他更加暴躁,回家继续打儿子。

胡存节被打后,也更气了,于是带着一群人,在大明都城纵马狂奔。

这便是古人闹市“赛车”。

发泄一番后,胡存节气消了很多。

民众们对此暗暗大骂,这两个月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胡存节纵马而受伤,不知道多少人被踢翻了东西,可那毕竟是左丞相的儿子,他们没地方伸冤。

12月的万亩现代化农场,朱元璋将其放在了椑木里(内江),这次放在西川布政使司。

随着大明今年的辣椒在各地喜获丰收,西川布政使司的人们确实对辣椒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当地人将其称为洪武皇帝对他们火热的关爱,虽然这个爱像火一样。

今年的万亩农场,又没有出产粮食,导致大明的万亩农场,首接影响的依旧是136万人,每个农场34000人受雇,所有受雇人的家人达到500万是没问题的。

好在随着之前的雇佣农民种田的试验,己经取得成效,之前的农民可以说都是过一天算一天,他们看不到明天,每天起来就是干活,然后看天吃饭。

不排除有些人懂点种田知识,但更多的还是靠前人教的经验。

随着农场的人教他们科学种田,他们才慢慢知道,为什么别人家的地会比自己收获多,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

现在每个万亩农场周围,相当于绑定了几万户的农民,他们就是一个个整体。

大明现在还挣扎在温饱线以下,和普通百姓谈什么爱国、谈什么发展大明,全是虚的,万亩农场能让他们不饿肚子,那万亩农场就是对的。

但朱雄英肯定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天兵们是宣传好手,之所以让他们每人只带五个除了雄英军之外的老兵培训,就是为了有空到民众中去做宣传。

大明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培训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人,一个月两个月可能还看不出来,但几年过后,这就是大明最好的根基。

朱雄英也是动了许多脑筋的,他不能想着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他是除了那些顶级世家外,最大的那个原。

屁股决定脑袋,朱雄英要对自己,对老朱家的江山负责。

朱元璋再次出招,在这个月他宣布召集全国博学老成之士前往京师。

这一招可是把各大世家打懵了,因为这些能出名的博学老成之士,大多都和世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甚至就是代言人。

朱元璋把这些人全都集中到京师,无非就是让各地想要振臂一呼的人减少。

世家们可以拒绝吗?

那是抗旨,在朱元璋没有先失德之前,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所以虽然知道肯定有大事要发生,可这些人也只能在这时候,冒着严寒出发,赶往京城。

朱标下手一环接一环,随着在江西布政使司那边的收获,他得到了胡惟庸在海上走私的罪证,而且走的是吴良和吴祯两个儿子的路子。

大明水师经过一两个月的布置,终于雷霆出击,在今年腊月,成功抓住了他们的走私队伍。

这对胡惟庸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损失,他想要举事,就必须有足够的钱财,现在少了这笔钱,几乎让他的举事成功率降低到三成以下。

眼看到了年底,大明也盘算了一下,今年周边小国,占城、爪哇、暹罗、倭国、安南、高丽纷纷朝贡。

高丽献上黄金百斤、白金万两。

这和之前朱元璋要求的诚意不符合,他要求高丽进贡:金一百斤,银一万两,良马百匹,细布一万匹,还得岁以为常,才方见王位真而政令行,朕无惑也。

朱元璋果断将高丽的进贡打了回去,要求他们拿出诚意。

所有要求其实都是针对李仁任杀死之前的高丽国王不满,毕竟高丽国王是朱元璋册封的,你一个臣子随便就杀了,那是看不起咱这个大明皇帝的册封。

周边藩国可不是想立就立的,必须要有大明的册封才行,毕竟他们都是在大明的地盘建国,大明是没有所谓的边境线概念的,周边除了敌人,就是藩国。

现在高丽发生弑君的事,大明不满意,想要平息不满也可以。

但,得加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