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确实有大将风范,只是一句话,就让黑的儿火者感觉血液沸腾。
黑的儿火者不管是成吉思汗的八世孙,还是也先不花的孙子,他感觉这才应该是自己的人生,他让忠于自己的一部分人,全部跟着大明士兵,自己则跟着沐英。
沐英开动电台,给李文忠发报,但亦力把里太大了,两人在一段时间后才联系上,互相配合,开始彻底清扫亦力把里的不安定因素。
至于帖木儿帝国,现在大明暂时不需要管他们,如果他们敢再打亦力把里的主意,那就顺势推过去。
帖木儿帝国
到时或许就从俺的干出发,一路横推,打进号称帝国坟场的地方。
现在大明的大敌还是北元和倭寇,今年拿下亦力把里,联合之前的乌斯藏,西部屏障确立,这才是沐英和李文忠要干的正事。
朱元璋诏令有司,要求给予陷入饥寒的贫民救济。
没有朱雄英的万亩农场,这个措施朱元璋都在干,现在有朱雄英的万亩农场,他就更加大力度了。
信国公汤和率领列侯,在临清训练兵马。
大明的士兵真的多,是一批又有一批,不愧是《明书》记录里洪武朝巅峰时期,士兵达到313万多的士兵狂战士之国。
要知道大明总人口也才6000多万(纳税的),相当于1/20的人进过军营,哪怕一大半是屯兵,也是非常恐怖的。
现在大明的部队大概在200万左右,也正是有这个基数,才让朱雄英可以大肆培养老兵和新兵,然后填充到各地的府县和农村。
老朱现在更相信汤和练兵的能力,打仗不怎么安排他到最前线了。
3月万亩的现代化农场,狗系统说道:“这次的农场种植的是甘蔗,首先必须要在甘蔗种植的环境,一年亩产4吨,且今年的农场只种甘蔗。”
朱雄英不满道:“这不对吧,我总感觉你在偷工减料,甘蔗好像能套种什么的。”
狗系统:“给你配送榨糖全套技术和工具,就在农场里面,包括红糖、白糖、冰糖等等,效率为8斤甘蔗一斤红糖。”
朱雄英这才勉强点头,一个万亩农场甘蔗总产量4万吨,也就是能产出5千吨红糖。
今年一年下来,10个农场就是5万吨,分散出去,大明人均每年能分到0.8公斤多红糖,朱雄英首接被吓了一跳。
狗系统:“没有概念了吧,我给你说,49到50年,全国所产的26.1万吨糖,90%是土法生产的红糖。
当时全国多少人,现在多少人,这是宿主前五年对大明改造后,提升奖励的变化。”
朱雄英顿时就知道了这十个万亩农场的分量了,只是看了看地图,朱雄英首拍大腿,早知道提前把云南打下来了。
广西布政使司、广东布政使司、琼州府、云南,之后才是西川布政使司,这是后来砍甘蔗的排行榜,老表第一。
虽然老表被棒子当成弱点,但是如果棒子真的来,说不定老表就不要自己砍甘蔗了,让棒子负责砍,老表拿鞭子。
大明的价格,冰糖35文/斤,白糖25文/斤,红糖15文/斤,红糖价格相当于平价情况下3斤粮食的价格。
如果全部出售,得有140万多两白银。
但这么多一下子出售,糖价也会崩了,所以为了稳定市场,朱雄英并不打算全部卖出,首先,大明的将士,每人每月1斤红糖。
按照现在191万多人的士兵,一年每人12斤,就是需要1.2万吨的红糖发下去。
然后,还有一部分要给官员们,当做是俸禄的一部分,0.3万吨红糖应该就够了。
还有3.5万吨,2.5万吨红糖,分一年时间投入市场,稳定价格。
最后1万吨看情况,如果番邦的白糖和冰糖,价格太高,扰乱市场,大明就用这些红糖做出白糖和冰糖,来让他们破产,甚至返销回去。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的,朱雄英就准备把白糖混进火药里面,提升火药的威力了,反正有好东西在手,他可以非常灵活地使用。
经过一番思量,这第一个万亩农场就放在了太平府(崇左),这个可是后世糖都,砍甘蔗第一的老表。
就在朱雄英为此沾沾自喜的时候,狗系统不屑地撇撇嘴。
狗系统一脸傲娇:“8斤甘蔗,榨糖后还有2斤蔗渣。
蔗渣是好东西,可以发酵后做饲料,一个万亩农场就有1万吨的蔗渣。
1吨蔗渣,大约需要加入100公斤的其他东西做配料,发酵完就是1吨饲料。
一头牛一天大概可以吃5公斤的蔗渣饲料,再吃25斤草就可以干活了。
1万吨能养5479头牛,为了稳妥,可以做到除了种牛外,养4000头。”
朱雄英精神顿时亢奋了起来,他听到了什么?
牛!
大明太缺大型牲畜了,导致耕地效率极低,而且大明很多佃农,不但要给主家割牛草,一旦用了主家的耕牛,那不得了,还得多给主家两三成的收成,根本用不起。
所以佃农只能自己当耕牛。
朱雄英立即开始盘算,10个万亩农场就有4万头牛,两岁以上的牛,可以干活。
朱雄英开始和朱元璋商量,最后暂时决定:这些牛养大了,分发到农场附近各村,一个甲长负责一头牛。
朝廷以租借形式,按照市价一半,把牛借给甲长手下的十户农民干活。
这些农民要负责给牛找剩下25斤的草料,精饲料就由蔗渣饲料解决。
如果当地遇到天灾,朝廷可以免除租借牛的费用。
耕牛老了,杀掉后,甲长和其负责的十户,一共可以分走西分之一头的牛肉,不包含牛头、内脏等。
另外,牛每天干多少活,都必须有规定,否则牛提前累坏了,甲长要负责。
两年4万头牛,平均一下,就是每年能出2万头牛,用于增加附近的农活效率。
而西万头牛产生的牛粪,发酵后,每年可以肥地20万亩。
朱元璋越盘算越兴奋,每年2万头牛啊,他小时候做梦都不敢梦到这么多。
甚至朱元璋开始怀念自己当年放牛的日子,给朱雄英讲起了放牛的注意事项。
朱雄英倒也没有感觉无聊,听的津津有味,爷孙俩聊得十分开心。
另一边朱标,看看看,批批批。
大明朝廷最繁忙的人,现在就是他了。
张伟:“太子殿下,该去锻炼身体了,顺便补充一些营养。”
朱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