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天象示兆】
秦王政二十三年,岁在丁巳。
正月朔旦,太史令奏:“五星聚于东井,此圣人出而平六合之兆。“
值此,咸阳宫九鼎夜鸣,鼎身饕餮纹蜕现“混一四海“云篆。
国师薛不凡观北辰移位,持青玉圭板奏曰:“天枢东指,当主鼎革。昔者黄帝封禅泰山而天下归心,陛下宜效古制。“
是年孟秋,王贲破莒城。
齐王建素车白马,衔玄璧牵白羊降于社稷坛。
坛前古柏忽生连理枝,薛不凡指曰:“此阴阳交泰之征,六合终归一统矣。“
【卷二·四海靖平】
◆辽东荡寇
蒙恬率九原铁骑三万出临洮,造霹雳车百乘。
此车以薛不凡绘图改制,发石重二百斤,裹火油麻布,射程达三百步。
燕残部退守碣石,依山崖筑冰城。
恬令士卒夜燃火把惊雁,待燕军箭尽,发霹雳车焚林。
火借北风,三日不熄,辽东貊族酋长献白鹿请降。
◆荆楚余烬
楚将景驹聚残兵八千于会稽山,项梁阴铸兵器于震泽芦苇荡。
李信率背嵬军五千,乘墨家“水蜘蛛“浮筏夜渡。
此筏以空心竹筒为基,覆以浸油牛皮,行如履地。
焚粮之夜,火光映红伍子胥祠檐角,楚歌《招魂》声断震泽。
景驹退至钱塘,见潮水三日不至,仰天泣曰:“昔伍员抉目观吴亡,今潮信绝而楚祚终!“
遂自刎于胥山“抉目“石刻下。
血渗石纹,竟现“楚虽三户“朱痕。
◆销兵铸鼎
七月庚申,收天下兵戈铸十二金人。
金人高五丈六尺,目嵌蓝田寒玉,胸铸“永偃兵戈“篆文。
工部尚书郑国督造,熔炉设于骊山北阪,炉火映红渭水。
韩地匠人韩渥,藏鱼肠剑于陶马腹中。
墨家机关犬“獬豸“嗅得铁腥,将军掘得剑匣,内藏《韩弩机括图》。
连坐者三百户,腰斩于咸阳东市,血浸透刑场夯土,来年竟生赤色曼陀罗。
【卷三·岱宗封禅】
◆议礼风波
九月朔,薛不凡持龟甲谒章台宫。(于两年前新建,余罗马建筑二合。)
甲裂现“泰岳“鸟篆,奏曰:“昔七十二王封禅,唯黄帝得刻'风后指南车'于玉牒。今陛下功超三皇,当行万世封禅典。“
内阁首辅谏:“齐地初附,恐生变乱。“
薛不凡指殿外金人:“十二金人镇八方,何惧宵小?“
始皇抚太阿剑笑曰:“朕以人皇封天,当立新制。“
遂命礼部筹备卤簿。
◆卤簿盛仪
工部征刑徒十万,以玄铁巨犁开山。
此犁以墨家机关术造,犁头嵌金刚石,日开石道三里。
又制象辇,以南海巨象六头驾辕,辇顶悬夜明珠九颗,按紫微九曜排布。
卤簿分三军:
前军:虎贲三千,执丈八錾金戟,披玄铁连环甲
中军:羽林五千,挎连珠枪,负雷火箭匣
后军:阴阳家八百,携桃木符剑、浑天仪、司南车
◆东巡纪事
九月十五启跸,仪仗延绵二百里。
过临淄时,故齐相后胜献《泰山堪舆图》。
薛不凡观图冷笑:“丈人峰水脉缺失,欲引山洪阻驾乎?“
始皇赦曰:“朕封禅正欲安齐民。“
行至博县,百岁老农田禾献九穗嘉禾。
此禾通体赤金,穗生九歧。
薛不凡以银针试之,针现祥云纹,奏曰:“此神农嘉禾之瑞。“
始皇赐金百镒,田禾忽返童颜,众皆称奇。
◆登山异录
廿八日至泰山南麓,遇齐鲁儒生三十人伏谏。
博士伏生之侄伏敬泣曰:“古制封禅需蒲轮裹蹄,今凿山毁林,恐伤地脉!“
薛不凡掷桃符化火凤,焚其竹简。
始皇指新凿石阶曰:“朕开此道,使黔首皆可祭天,非大德乎?“
语毕山风骤起,卷儒冠入云。
登十八盘险处,墨家展“飞鸢梯“。
此梯以精钢索勾连,踏板嵌防滑虎纹。
至中天门,忽现“盖哉万年“摩崖石刻,笔力透石三寸。
薛不凡观之叹曰:“此黄石公二十年前暗刻,天意也!“
◆封禅盛典
十月丙午,角宿当值。
九宫坛中央筑黄土台,八方列八卦幡,按洛书数布青铜鼎八十一尊。
薛不凡披鹤氅踏罡步,以桃木剑引雷火。
午时三刻,忽有雷暴自西北来,群臣骇然。
不凡掷八十一符布阵,符化赤凤冲霄。
云降白玉圭,刻“秦帝永昌“。
太祝奉太牢,牛血染祭石现鸟虫篆。
始皇佩太阿剑登坛,声震山谷:“朕统寰宇,同文书,壹度量,今告昊天上帝...“
钤玺于金册时,七十二峰鹤唳相和。
◆归程祥瑞
下山遇盲妪歌曰:“泰山石,黄河水,赢氏江山万千岁。“
赐金后老妪目明,指松柏曰:“此木当封大夫。“遂命悬玄绫于树。
夜宿行营,帐壁现河洛图文,薛不凡谓天授《秦礼》,始皇命刻于瑯琊台。
【卷四·鼎革新制】
◆三省六部
十月朔大朝,册立三省六部:
中书省:首辅冯去疾领十八舍人,专司诏敕。
入选者需通《韩非子》,试以“刑名参同“策论。
门下省:次辅周青臣率三十六给事中,铜印青绶,掌封驳之权。
凡诏令需钤“同中书门下“印。
尚书六部:
吏部:行《考成法》,郡守岁终上计簿,列钱粮、狱讼、徭役三要。
户部:颁“鱼鳞图册“,遣墨家木鸢丈量田亩。
礼部:定衣冠制,文官绣禽,武官绘兽。
兵部:改虎符为十二时辰铜牌。
刑部:增“十恶“条款,设墨家机关铡刑。
工部:制度量衡,筑直道灵渠。
◆典章器物
传国玉玺以和氏璧改制,国师篆“秦帝永昌,盖哉万年“。
初钤于《泰山刻石》,朱泥透简三寸,历三伏不褪。
工部颁新制:
度:工部营造尺,黄钟管长九寸。
量:青铜龠容千二百黍,十龠为合。
衡: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燕商郭纵以旧斛粜米,劓刑于蓟市。
刑场设标准铜权,悬首级于侧,腐臭三月不绝。
◆新政纪事
即墨守田儋迟报计簿三日,锦衣卫千户持“鹰符“锁拿。
囚车过临淄,故齐民投桑葚,儋笑食之:“桑葚尚黑,应秦德也。“
户部清丈云梦泽,屈氏匿田千顷。
罚铜百万斤,其宅充驿馆,门匾改刻“黔首堂“。
楚谣传唱:“屈子魂归处,尽是量田人。“
兵部改符制,雁门守王离请击匈奴。
因卯时铜牌纹路偏差,延误旬日。
匈奴掠边民三千,始皇怒罚兵部郎中日晒刑三日。
【卷五·遗民暗流】
◆腊祭惊变
腊月祭天,六国遗贵献宝:
魏咎献刻“黍离“铜爵,酒满则溢。
韩成奏五十弦箜篌,至“彼黍离离“处弦绝。
楚心佩青萍剑,鞘中隐作龙鸣。
宴酣时,燕人昊褚献督亢地图。
此图以冰蚕丝织就,展时寒光凛冽。
盖聂按剑侍立,目如鹰隼。
后事载于《刺客列传》。
◆刺秦秘辛
项伯混入羽林卫,藏火石于河豚腹。
阴阳家占得离卦,禁中彻查火种。
项伯吞豚毁证,太医夏无且剖腹取石时,肠已炭化。
始皇叹曰:“壮士哉!”
命厚葬之。
◆文脉暗传
鲁儒孔鲋壁藏《论语》,夜以绳命悬笔抄录。
绳断七次,成副本三十卷。
后焚书令下,原本化灰时现金光,副本藏于临淄稷下废墟。
一日。
秦军入废墟时,壁中《尚书》与《论语》同现,字迹渗血。
◆王气之争
始皇东巡至金陵,望气者言:“东南有人皇气。”
命凿钟山断龙脉,改金陵为秣陵。
阴阳家宋无忌私语弟子:“王气潜于草泽,五十年后当兴。”
次日,卒于渭水。
是为其弟子杀他。
悲也。
【卷末·太史公论】
余观秦制鼎革,有三异焉:以六部制强加秦政,犹周冕胡服,此一异也;法家为体,阴阳为用,此二异也;军功不赏而重科举,此三异也。
然其制量衡、同文字、通直道,实开万世基。
岱宗大夫松,今犹立于十八盘。
风雨之夜,松涛若当年封禅雅乐。
樵者言:月晦时常闻山间佩玉鸣鸾,盖始皇魂灵犹循自辟天阶乎?
嗟乎!
祖龙功过,非岱岳可称量;秦制得失,岂儒法能定论?
惟见渭水东流,浪淘尽英雄血泪;残简零落,字犹存一统雄心。
后人观史,当临碣石,抚松柏,而后知兴替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