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一年,岁在乙卯,太白经天,荧惑守心。
七月流火,秦宫铜雀台忽现九尾玄狐,太卜占曰:“西方金气盛极,当有兵戈覆东夷。“
是夜,咸阳城头云气成虎狼状,咸阳令见之,急报秦王。
王贲引五万雷霆军出钜鹿关时,正值白露节气。
军中有墨家匠人三百,驱火鸦车百乘,车辕包玄铁,轮辐嵌青铜。
每车负“震天吼“巨炮三门,炮身铭雷纹,炮口吞五尺焰。
行至济水北岸,见齐长城依山势而建,雉堞皆用泰山青石垒就,高十丈,延绵如龙脊。
王贲登高丘瞭望,见齐军旌旗绣玄鸟,乃笑谓副将蒙毅:“昔年齐桓公九合诸侯,今观其城防,犹似妇人之罗裙。“
遂命工师伐檀木为基,掘地五尺筑炮台。
时有齐地老儒蹒跚谏曰:“泰山乃五岳之尊,将军岂可动土?“
贲不语,挥剑斩其冠缨。
至八月望日,火龙炮齐发。
初时地动山摇,炮丸裹火油飞越长城,落于齐营马厩。
战马惊嘶,火势借北风蔓延,竟将半片松林烧作赤龙。
齐将田横闻讯,星夜率丹阳死士来袭。
其人面刺青龙,手持双股鱼肠剑,所率五千勇士皆着鲨皮软甲,足蹬鹿皮靴,潜行如夜枭。
然秦营四周暗埋“地听瓮“百口,齐人方至三里外,瓮中铜珠已震鸣示警。
田横挥军强攻,忽见秦营升起孔明灯百盏,照得夜空如昼。
火器营千总赵佗大喝:“放连环雷!“
顿时地火喷涌,丹阳勇士多陷火海。
田横坐骑被炸断前蹄,仍持剑连斩秦卒七人,终因血浸双目,被蒙毅以铁链缚于炮车之下。
李牧率雷车军二万渡黄河时,恰逢秋汛。
战车以铁索相连,形似巨蜈蚣横渡激流。
至历下城下,见城垣巍峨,女墙皆嵌铜钉,城门包铁叶厚达三尺。
守将公子胜乃齐襄王庶子,善操机弩,曾在城头架设“飞廉弩“百具,射程可达三百步。
牧登云车观阵,见城西有古柏成林,忽生奇计。
命士卒伐柏制木鸢千只,腹藏火药,以牛筋弹射入城。
是夜东风骤起,木鸢乘风入城,遇火即爆,粮仓火起三日不绝。
九月初九重阳日,雷车军列“九宫八卦阵“于城前。
辰时三刻,百门“霹雳炮“齐射,炮丸中混铁蒺藜,破空声如鬼哭。
公子胜亲擂战鼓,令士卒以湿棉被覆城墙。
然秦军改用“毒焰弹“,炸裂后散青紫色毒烟,守军涕泪俱下。
午时,西北角城墙崩塌十丈,秦军先锋持藤牌冲入缺口。
公子胜解甲赤膊,持丈八点钢矛立于废墟,连挑秦将三人。
李牧在瞭望塔见状,亲执红旗发令:“射击!“
顿时箭如飞蝗,公子胜身中二十七枪,仍倚断柱不倒,双目圆睁如铜铃。
李信率疾风骑过漯水时,秋雨连绵。
三万轻骑皆披油丝斗篷,马蹄裹麻布。
行至博阳地界,遇齐军粮队蜿蜒二十里,押运者乃田忌之孙田豹。
此人身长九尺,能使八十斤狼牙棒,粮车上除粟米外,更载有莱夷海盐千石。
信命士卒伏于芦苇荡,待粮队过半,突发“火龙箭“烧其首尾。
田豹大怒,策青骢马直取李信。
二将交手三十回合,信忽从马鞍解下“暴雨梨花铳“,一发射出铁砂三百粒。
田豹举盾相迎,盾面竟被击出蜂窝状孔洞。
残兵退守博阳城,信令工兵掘地道三日,以火药炸塌南门瓮城。
城破时,守军竟将热油泼于街道,秦军先锋百余人成焦炭。
信怒,驱俘虏负柴填壕,火光映得夜空如血。
即墨城三面环崂山余脉,南临胶州湾,潮汐时辰关乎城门启闭。
孙樊十万玄甲军列阵城北,见城墙外敷蚝壳灰浆,滑不留足。
齐将田儋乃田单之后,在城内设“滚地龙“机关——以百年枣木制巨轮,轮缘嵌利刃,沿城墙暗道突袭。
樊首攻受挫,折损三千精锐。
是夜有胶东渔夫来献计:“每月望日大潮,海底暗礁现形,可绕行东南礁群。“
樊遂命打造平底沙船百艘,趁雾夜迂回。
田儋在城头见海上磷光点点,急令投放“水鬼网“,却网住满载火药的无人舟。
子时潮涨,连环爆炸震塌水门,海水涌入街市深达马腹。
巷战持续七日,田儋率五百亲卫退守城隍庙。
庙中有千年银杏,树干需十人合抱。
儋令士卒以树为柱,架设床弩二十具。
玄甲军攻至庙前,儋亲射鸣镝,箭矢穿透三重铁盾。
樊大怒,命投掷“猛火油柜“,千年古树顿成火柱。
田儋立于烈火中长啸:“即墨英魂,永镇东海!“
声毕跃入火海,骨裂声清晰可闻。
项燕游说齐相后胜之事,实有隐情。
后胜府邸暗藏密室,墙壁夹层填塞齐纨素匹。
项燕赠夜明珠时,珠匣暗格藏秦宫密诏:“献城者封万户,赐丹书铁券。“
后胜抚摸着珠匣内层鸩毒药囊,冷汗浸透中衣。
九月初三夜,后胜密令家将开西门,却不知项燕早已在护城河伏下“水底龙王炮“。
孙获五万神机营趁乱攻城,红衣大炮齐射时,临淄城砖崩裂声如爆竹连响。
齐王建逃至稷门,见守门司马已被秦军黄金收买,怒掷玉圭击其额,玉圭嵌入颅骨三寸。
项羽破东门时,乌骓马身披锁子甲,项王手持新铸霸王戟,戟尖带血槽。
守将栾布持双铁鞭来战,羽大喝一声,戟透三重铁甲。
突见齐宫方向升起孔明灯九盏,原是项燕信号。
羽率骑直扑太庙,见齐国八百年宗庙重器陈列,青铜编钟犹自嗡鸣。
一白须太祝持玉璋阻拦,羽挥戟断其右臂,太祝血溅灵牌,犹自高诵祭文。
稷下学宫陷落当日,天降酸雨。
公孙简之踏着浸透书简的泥浆前行,见《孙子兵法》书籍漂浮在血水中。
百家学子以经卷为盾,以笔杆为矛:法家弟子列“刑名阵“,持律令木牍;阴阳家布“五行局“,洒朱砂画符。
简命士卒以渔网捕人,网中儒生高诵《黍离》,声震屋瓦。
焚书令下时,突然狂风大作,无数简牍腾空而起,在龙卷风中形成文字漩涡。
有士卒被竹简割喉,血溅七步;有战马被帛书蒙眼,惊踏而亡。
简大怒,亲执火把掷向守藏室,却见老子骑牛图在火光中渐次显现,须臾化为灰烬。
秦军合围莒城时,残阳如血。
城中仅存老弱三千,齐王建之妹季姜白衣素服,登城击筑而歌:“沂水汤汤,黍稷离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秦军弓弩手皆垂手默立。
忽有墨者公输越驾木鸢凌空,撒下万千桑种。
王贲挽雕弓欲射,李牧阻之曰:“此天意也。“
翌年春,焦土中竟生嫩芽,齐人谓之“复国桑“。
然秦吏旋即伐桑铸铁,唯余童谣绕梁:“荧惑落,玄旗扬,稷下宫墙葬书香...“
太史公曰:余尝观临淄故址,瓦砾中犹见淬火剑痕。
老农犁地,时得带血简牍。
或言月晦之夜,可闻战马悲嘶、炮火轰鸣。
夫以暴易暴,虽得天下,其能久乎?
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