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 第50章 袁术逃往历阳

第50章 袁术逃往历阳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作者:
快乐小生
本章字数:
8644
更新时间:
2024-12-28

公元196年秋十月,袁绍趁机逃出扬州,身边只剩两万人马,一路悄悄前往悄悄朝交州而去。

而此时的张亮大军,张辽攻克九江郡定远县后其他县城望风而降,大军行至九江郡城下,麴义全领安营,并通知张辽和后面的张亮九江情况。

张辽赶到后,问其何时攻城?

麴义将军,九江郡何人守城?

张将军,探子来报,乃是袁绍手下大将文丑,和袁术手下李丰、刘勋和雷薄,监军乃是杨弘。

原来是文丑。

这样,兴平将军大军在后,而且还有颜良将军,可能这功劳没有我们的份,这样麴义将军和我出营先于文丑交谈一番,就算劝不降,也会让杨弘起疑心。从而将文丑逼迫绝境之中,让其无辜路可退,然后兴平将军来了,只要颜良将军稍微开导我军何必再动刀兵。

文远将军想的果真是好办法。我这就去点齐兵马城下列阵。

城上的人听着,我乃是大汉幽州大将麴义,快让你们家将军文丑出城一叙?

敌将休要猖狂,我文丑岂是你这小贼说见就见的。

呵呵,原来你就是袁绍遗弃的文丑将军?

嘟,麴义小贼你说谁是之人?我家主公在庐江抵御荆州刘表大军。

哈哈哈,看来袁绍逃出扬州你还不知吧,看来袁绍真没通知你就跑了。

麴义你休要再胡言,袁绍将军乃是我家陛下兄弟,岂能背弃我家陛下落得不仁义之名。

张辽走出来,对着城上说道,想必你就是杨弘吧!

正是在下,汝是何人?

我在幽州大将张辽。袁绍离去只不过是不想背负大汉叛徒之名。而山贼袁术,食汉禄而不报效国家,起兵造反,实乃大逆不道,诛杀九族都不过,若是诸位能弃暗投明我定上报我家主公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饶过尔等。

张辽讲完城上的士兵都开始议论起来。

杨弘看着士兵都开始讨论,自已也开始慌了。张辽你休要胡言,我家陛下顺承天意,是有传国玉玺的。

李丰将军传令下去休要听其胡言,若有胡言乱语者杀。

文丑看着城下的人,也开始思考着方才麴义所说的话。

张辽看着城上的人,对麴义说道:麴义将军我们回营,等候兴平将军带来那时城不攻自破。

文远将军如果文丑不降该如何处理?

放心,兴平将军带颜良而来必是收服文丑和袁绍手下的,若是文丑不降,那只有杀之。

文丑、颜良乃是河北名将,若是杀之,实在之可惜。

麴义将军也有心系人才了。

这不是在学院待了一段时间嘛,你还别说兴平将军办的讲武班真不是一般,怎能让人学到好东西。

呵呵,那我可要找个机会也要去一趟了。

放心,主公都说了,都有份,只是现在大将都在后面学。

哦,原来是这样安排的。

伯符,听闻袁绍已逃出庐江不知去向。

什么袁绍跑了?还不知去了何处?

嗯,荆州袁绍带兵肯定进不了,而豫州更不可能了。莫非?

伯符传令大军按兵不动,等察到袁绍去向再定夺。

袁术再寿春皇宫之中,大发雷霆,骂袁绍乃是小人,而且说外妾生出来的人不是好东西,自已怎么对待他的,他却在自已困难时逃跑。

陛下,不如将帝号去除,将玉玺还给天子,免去一死。

曜卿你敢说我不是天子?

陛下,现在我军四面楚歌,,还请陛下三思?

住口,若是再胡言,我就对你不客气,你下去吧!

主公……

下去。

袁涣只能退下。

曹军已来到钟丽,而且攻打很猛,不到一日钟丽就被拿下,曹军顺势攻取凤阳县。

张亮领军来到九江郡,张辽和麴义已等候多时。

文远将军可与九江郡守交战过?

兴平将军,我军并无交战,只是前去劝降过!

哦,不知城内叛军可愿投降?

将军,城内大将乃是文丑,还有监军杨弘。

杨弘?此人如何?

将军此人乃是袁术手下智谋之仕,而且还是袁术心腹,恐怕很难劝降。

既然杨弘不能劝降只能从文丑那找突破口了。这样明日出营列阵,让颜良将军一同前去。

是,将军。

次日张亮亲领大军陈列与九江郡下,麴义出阵大叫文丑出战。不一会城门打开,文丑领兵出城。

麴义休要猖狂,若是要战就放马过来。

呵呵,今日我不与你交战,我家都督要见你。

张亮催马上前,文将军为何要投靠反贼?

你是何人?

我乃幽州牧刘备帐张亮字:兴平。

哦,原来你就是张兴平,早在渤海听说过你。我不投靠谁,而是听我家主公命令,让我助袁将军。

呵呵,难道你就不知你家主公已离开袁术多日,现在恐怕已经到了交州。

不可能,我家主公,岂能不顾自已兄弟安危,而离开。

难道袁绍不知袁术命不久矣,而且还会危及到他自已,这可是灭九族之罪。我希望文将军好好想想。

哼,张将军休要再言,及时我家主公离去。我也不会投降刘备,刘备夺我渤海郡杀我结义兄弟颜良,我岂能投降于他。

兄长,颜良催马走了出来。

文丑看着来人,竟是自已结义兄弟颜良。

贤弟,可还好?

兄长,弟时常挂念兄长,若非刘使君和张将军恩德,我恐怕已成袁绍的炮灰,今日张将军所言乃是事实,袁绍已离开袁术大哥还是早早投降,以免去叛军之名。

贤弟两人正在交谈之中,突然一支冷箭射向颜良,赵云看到迅速拿起身上弓箭射出,两箭相撞再一起,赵云有开一箭射向放冷箭之人,那人伸手拉住一员士卒挡住了自已,可以士卒被一箭射杀。

文丑反应过来,大喊何人放冷箭敢射我兄弟?

杨弘现在城头,大胆文丑不杀敌反在城下叙旧。

杨弘小儿,等我回到城中再找你算账。

呵呵,恐怕你进不来。

文丑看向城门,已被关上护城河吊桥也升起。

杨弘小儿,我前来助你家主公,没想到你却再次逼我返水,既然如此我就反了,等攻下城池,必让你吃方才一箭。

大哥,随我回去再言也不迟。

颜良拉着文丑回到张亮身前。

文将军不要在意,今日我必攻克九江郡,让你解气。

文丑看着张亮,又看看颜良二人点头之后,立马跪下,我兄弟二人愿归降刘使君,还请张将军引荐。

好,二位将军快快请起。以后大家都是同僚。

传令下去回营,吃过午饭,开始攻城,焦触将军?

在。

你领3千兵马在南5里处多带麻袋,将泥土装入袋中。

是都督。

麴义将军,

在。

你领起兵五千,来回运土填平护城河。

是,都督。

文远将军。

在,你领兵马两万强攻东门。

是,都督。

子龙将军。

在,你领兵马三万攻打南门,不可放走一人。

是都督。

颜良将军辛苦一趟,我给你兵马三万攻取西门。

是,都督。

文将军随我攻北门。

是。

诸位将军,今日必破九江。

是大都督。

大军回到营寨,开始造饭。

而九江郡,文丑投降后,杨弘坐在主位。诸位将军,陛下没有亏待你们,务必守住九江,不得让刘军过去。

杨监军,刘军势大,我们还是请陛下派兵支援吧?

雷将军,陛下现在四面楚歌,那还有兵马。

既然兵马不足,不如退守寿春。

大胆李丰若是再言退兵之事,定不轻饶。

刘勋看着杨弘不语。

雷薄还想再言被刘勋拦住。

午时,杨弘和众人商议对策,突有军士来报,有一起兵正在填护城河。

杨弘和众人来到城上,看着数千起兵来回运土。

子台,快让弓箭手射。不能其填平护城河。

刘勋赶紧组织人马。

报,刘军开始强攻东门。

报,刘军攻打南门。

报,刘军攻打西门。

雷薄将军守北门。子台你去守南门,李将军去守西,我去此督军。

刘备大军开始攻城,云梯一架驾立上墙头,又被推翻倒地,一次次的攻上城头,又被赶下城。

赵云看着军士上到一半不是被推下来就是被守城器具砸下来。

来人去让弓箭手上前,给我射。

赵将军,都督有令让我军退兵。

为何不知。

其他三门也是如此。

传令退兵,赵云一声令下,全部退去。

都督为何退兵?

就是啊都督,我们都快攻上城头了。

诸位将军,先休息,今夜我必让各位进入城中休息。

杨弘看着退去的刘军心终于放下来了。

去看看其他城门是否都退去了。

杨长史,雷将军和李将军刘将军都来了。

三位将军都退了嘛?

退了,看来刘军也不过如此。

杨监军还是小心为上。

子台担心什么?

没什么,我只感觉不安!

放心今刘备军退去,不会再攻城。

希望如此。

夜里三更,张亮让裴元绍领这三千精锐,悄悄靠近城墙立起云梯,一个个摸了上去,袁军下午战斗了一场早就疲惫,到了三更开始打盹了。

裴元绍第一个摸了上城头,正好云梯在守军身边,裴元绍手起刀落将其斩杀在梦中。接着所有军士都登上了城头,按个斩杀。

裴元绍带领五十人朝大门口而去。

你们是何人?

我们是接替诸位兄弟休息的,裴元绍一边走向前一边说话。

不对你们是敌军,借着火光守军司马看出军服不一样。赶紧大喊,敌军进城了。冲过去杀裴元绍一声令下,众人立马行动,袁军那见过这种身手敏捷之人,不一会城门守军被杀完,裴元绍让人打开城门,举起火把左三圈右三圈。张亮来到信号,立马传令大军攻城。

杨弘得知城内进入刘军,衣服都没穿齐赶紧让人找刘勋和雷薄三将。

李丰看大势已去主动投降。

刘勋趁机从南门逃出,杨弘也在亲卫的保护下逃出去了。

张亮进入城中,让人贴榜安民,并且通知各军所有军士不得私自进入百姓家中,违令者斩。

百姓得知乃是幽州大军,都高兴的欢迎。

想必袁术还是没有得人心呀!

杨弘逃出九江一路前往寿春,而此时的曹操大军也来到了寿春。

袁术在城下看着曹操大军心中不免有些害怕,有听说九江也被攻破更是担心。但是自已好不容易称帝,不愿放弃帝位。

主公现在若是不放弃恐怕日后再想已来不及了,闫象一旁说道。

主公闫主薄所言甚是,还请主公三思,金尚说道。

元休何出此言,主公顺应天命。

杨弘你休要再蛊惑主公了。

哼,我杨弘一心为陛下,尔等三到五次让陛下去帝号,居心何在?

你……主公三思。

都给我退下。

报陛下,刘备军从九江而来。

多少人马?

大概有十五万左右。

袁术听完,一屁股坐在城上。

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不必害怕,现在城还未破。

杨爱卿你说我军该怎么办?

杨弘看着众人,陛下不如我们退守历阳,前往纪灵将军处。

也好。不过这寿春何人去守。

杨弘看向闫象和金尚。

陛下就由金大人和闫大人来守城吧!

闫象、元休可愿意。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愿为主公。

袁术安排好一切带着家眷和杨弘离开了寿春。让闫象和金尚守城。

老闫看来我俩要死在这寿春了。

元休何处此言,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袁术不听忠言,我等为何还其卖命。

那依你之见,我俩该如何?

当今天下唯有幽州刘备和兖州曹操乃是英雄,但是曹操凶残。而幽州刘备仁义之君,我意投降刘备以免城中百姓受苦,同时还能让刘备重视。

既然闫大人已想好,我也随闫大人一起投降幽州。

袁术带着家眷和杨弘还有从弟袁胤,一路上马不停蹄来到历阳。

?(?????)?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历史人物:

袁胤

东汉末年历史人物

袁胤(生卒年不详),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袁术部将。曾任丹阳太守,为孙策击溃。

袁术死后,与黄猗等抬术棺柩,带领余众投奔皖城刘勋。

金尚

东汉人物

三国金尚(一作敞),东汉献帝时委派兖州刺史,字元休,京兆人也。金尚与同郡韦休甫(一作甫休,指韦端)、第五文休(指第五巡)俱著名,号为三休。

尚,献帝初为兖州刺史,东之郡,而太祖已临兖州。金元休向兖州,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

阎象

东汉末期人物

阎象,袁术的主簿。献帝兴平二年(195),手执玉玺的袁术要称帝时,问于部下,只有阎象引用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向殷称臣的故事进行劝谏。却未被采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