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 第47章 驻军徐州

第47章 驻军徐州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辅佐刘备
作者:
快乐小生
本章字数:
9244
更新时间:
2024-12-28

公元194年秋,曹操攻打徐州无果,无功而返。同月徐州牧陶谦病逝,徐州由刘备接管,刘备在接手之后调幽州兵马五万,同时让糜竺和陈登开始招募兵马五万。一时之间徐州投军沸气腾腾热闹不凡。

主公,我军虽得徐州,但是治理徐州还需人才。

公台所言甚是,不知徐州可让何人来坐镇?

主公我有一人可做徐州。

何人?

张亮看着陈登,主公此人乃是元龙的父亲陈珪。

对呀,来到徐州月余怎么没见到令尊汉瑜先生?

主公家父年事已高,在家休养。

走,我们去元龙府上,拜见汉瑜先生。

几人一路来到元龙府上,汉瑜正躺在院子里闭目养神,陈登走上去。

父亲,主公来访。

陈珪听到,立马睁开双眼,站了起来。不知刘使君到来还请使君见谅?

汉瑜先生不必如此,不知者无罪。今日前来是想让汉瑜先生出山,辅佐与我,不知汉瑜先生可否答应?

这个……使君我年事已高,若是偶尔需要在下出力,在下随时都可以,但是长时间任职恐怕不行。

汉瑜先生,我看你做一郡太守还措措有余,怎会服老呢?

这位将军你是?

哦,此乃是我大将,张亮字兴平,乃是张良后人。

原来是兴平将军,早有耳闻,听闻兴平将军虎牢关大战温侯吕布,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汉瑜先生夸奖了,奉先将军现在也在徐州为主公效力。

哦,刘使君仁义之君,恐怕他处都不能容忍吕布,唯有使君而。老朽愿意再次辅佐主公。

我替徐州百姓多谢汉瑜先生。

主公,不必客气。

汉瑜先生可任徐州议曹从事,不知汉瑜先生可否?

全凭主公安排。

刘备从幽州调过来的五万大军由甘宁领兵,来到徐州。

主公兵马已到。

兴霸来了,这样我上表天子,任陈宫为徐州牧,不知公台可愿出任?

主公,我何德何能胜任,还是请主公另选他人。

主公既然公台不愿担任,不如由田豫担任徐州牧?

嗯,国让现在何处?

孔融站出来,主公国让现在已回青州。

徐州事了,文举辛苦一趟可先回青州,让国让前来徐州任职。

主公,不提,今日我也要回青州,还有主公,陶商陶应二人我想让其跟我回青州?

这个我想让他们去幽州,幽州现在富饶。既然文举说了,我也不在阻拦,全听他二人的。

主公放心,二子孝满之后再做打算。

曹操回到许昌,刘备传信关羽退兵。这时郭嘉和程昱、戏志才、荀攸匆匆走了进来。

奉孝你们怎么来了?

主公,徐州陶谦已故。

什么?我父大仇未报,陶谦怎会突然死去?莫非事有蹊跷?

主公,陶谦乃是久病复发,我军攻打徐州之时,陶谦已我便不起,程昱接着说到,程昱说完看着几人。

公达是否有话要说?

主公,徐州现在已被刘备接手。

什么?

好你个大耳贼,竟然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徐州。来人传令夏侯渊起兵五万攻取徐州。

主公不可,刘备已从幽州调兵五万到达徐州,而且徐州也开始招兵。

难道就此白白让刘备得了徐州?

主公既然徐州已被刘备所占,不如我军可趁现在突袭长安,然后进攻并州。

大好的夺取徐州的机会,被刘备所得,真乃不甘。

主公有失必有得,可能我们这次就能攻下长安迎接天子,那是主公可救大功臣。

公达所言甚是。主公要振作起来。

奉孝不必担心,吾并无大碍,不过是徐州一地罢了。

传令夏侯渊准备兵马五万听候调遣。

徐州刘备让田豫担任徐州牧,别驾还是糜竺,陈珪为议曹,陈登为治中,糜芳、尹礼、赵昱、萧建等各有封赏,吕范为功曹,张飞为军事主官统领全军,张南、吕翔、为副将,甘宁留在徐州在东海附近建设海军。

而且徐州也开始招贤纳士,由陈登和糜竺负责。

先后招到名士张昭和严峻二人。

刘备得知张昭才能让其随自已返回幽州为长史,调沮授任徐州长史。

徐州现在也算是固若金汤,刘备轻松拿下三州之地。

长安,自从李傕郭汜还有樊稠等人进驻之后,几人开始互相猜忌。终于在公元195年初开始互相攻击。李傕害怕樊稠勇武,暗中找刺杀了樊稠,于是众人互相猜忌对方,只能相互攻打。

天子刘协得知情况后,派侍中和尚书令从中调解,但是被李傕郭汜二将拒绝。

郭汜与安西将军杨定谋劫献帝刘协,被李傕闻讯得知,抢先将献帝接到自已大营。并且又派兵抄掠宫中,劫取御府金帛、乘舆、车服等器物,随后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房一时悉尽。

献帝害怕,找来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大臣十余人至郭汜处讲和,郭汜不从,反将杨彪等扣留营中。杨彪责备郭汜,李傕一劫大臣,一劫天子。

郭汜大怒,欲杀杨彪,经其左右劝谏乃止。郭汜便起兵攻打李傕。李傕不敌,被弓箭射伤,幸遇部将杨奉带兵来救。郭汜退军后,李傕带献帝退至北坞,使人把守坞门,隔绝内外。献帝又找来谒者仆射皇甫郦为李傕、郭汜讲和,李傕不许,复与郭汜相攻,连月不断,死者以万计。

五月,李傕自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六月,张济自陕县(今属河南)至长安为李、郭和解。想让献帝移居弘农,献帝此时亦想东归洛阳,遣人敦请李傕商议,李傕感觉陛下为和解自已和郭汜二人的情况下便准许前往洛阳。

这时李傕部将杨奉倒戈,李傕所招羌、胡之兵亦因汉廷许以封赏各自散去,兵势大减。于是从张济之议,与郭汜各以女为质,罢兵讲和,郭汜自称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公,李傕率军出屯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同月,献帝以张济为骠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随即东归。

兖州曹操处,郭嘉等人早已点齐军马,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一路北上洛阳。就连幽州暗探都没有察觉。

公元195年七月,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郭汜、杨奉等人随驾护送一路东行。

八月,进至新丰,郭汜又出主意,欲胁迫献帝前往郿屋。因阴谋泄露,弃军逃走,投降李傕。

杨奉、董承等护驾东行,十日,郭汜部将伍习夜里突烧献帝住所,意欲劫持献帝前往李傕处,被杨奉董承,等击败,进至华阴。

后将军杨定因与宁辑将军段煨素有嫌怨,于是与杨奉、董承商议夹攻段煨,因为段煨曾经也是董卓手下,董承便应允答应攻打段煨,二军相持十余日。

献帝又派侍中、尚书等人劝谕,双方罢兵言和。献帝东归起程后,李傕、郭汜等随即后悔,于是与张济联兵追赶献帝。

曹操派去的兵马突入杀出,李傕、郭汜和张济不敌逃亡,张济撤回宛城驻守。

董承、杨奉刚于李傕郭汜交战,兵力不足,不得已依附曹操,曹操得天子召见,封其为司隶校尉,正是任命其兖州刺史。

这是河内太守张扬携带大量粮草来见献帝,刘协将其送粮有功封其为安国将军。河东太守王邑见张扬送粮就被封为安国将军,于是为为天子送去绵帛,王邑就被封为列候,王邑高兴之极。

天子刘协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才从长安返回洛阳。

洛阳城至董卓焚烧之后,还是一片废墟,曹操建议迁都许昌。

天子有些舍不得只能暂时住在破旧的房屋之中。

而此时的袁术再袁绍的来到后也快速的发展起来了,先让孙策攻去了刘繇要塞。回到袁术府上,袁术正在和众人笙歌燕舞酒宴谈笑中,孙策高兴的回来,看了一圈没有自已位置。

伯符,委屈一下在我在门口为汝设宴。

孙策感觉袁术羞辱自已,转身离去,回到家中伤心的哭泣。

孙坚旧部得知孙策羞辱,来到府上找到孙策。

伯符是否受辱?

程叔父,黄叔父,韩伯父。

伯符,你父再时,常与我等商议诸事,今伯符有事,为何不找我等商议对策?

我……

伯符令尊再时我们亲如兄弟,现在你若想离去我们也会随你而走。

程叔父,袁术本是小人我欲想法离开于他,但恐有被他人看出,为难家小。

若是伯符真想离去,我有一计,伯符可向袁术平请令,就说要趁机攻打刘繇,然后书信其舅父吴景接应,我和你黄叔父和韩伯父侧悄悄带着家眷化妆离去,包括你的家小一同带出。

伯符,德谋所言极是,若是伯符真要离去,还是先做好准备。

多多谢三位叔伯,伯符这就准备安排离去的事,还请叔伯做好准备。

那我等就先离去,恐时间长了被袁术发现。

?(?????)?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历史人物:

董承东汉末年外戚大臣

董承(?~200年),字号不详,冀州河间人(今河北省献县)人。东汉末年外戚大臣,汉灵帝母亲董太后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之父。初从西凉军,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护卫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拜为卫将军,受封列侯。

建安四年(199年),拜车骑将军。董承自称领受汉献帝衣带诏,联合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五年正月,图谋泄露,董承诸人及董贵人全部遇害。

段煨

东汉镇远将军、闅乡亭侯、北地太守

段煨(生年不详~209年),字忠明,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也。东汉末年将领,东汉太尉段颎同族兄弟,与太尉贾诩、张济、宣威侯张绣乃是同乡。原为董卓帐下将领,奉命屯兵华阴,勤劳农业。

兴平二年(195年),迎接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供给衣食补给,与护驾将领杨定不和,引发激战十余天,听从汉献帝刘协劝解。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攻打黄白城,击杀李傕,夷其三族,封为镇远将军、闅乡亭侯、北地太守,累迁大鸿胪、金光禄大夫。

建安十四年(209年),寿终正寝。

杨定

东汉末年将领

杨定(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人物。原为董卓部将,李傕执政时历任镇南、安西将军。

汉献帝东归时,升任后将军,参与护送乘舆,与杨奉在新丰大破作乱的郭汜。后遭李傕、郭汜追击,南奔荆州后下落不明。

清代学者惠栋认为他便是《九州春秋》中的“凉州大人杨整修”。

杨奉

东汉末年将领

杨奉(?-197年),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东汉末年将领。杨奉早年参加白波军起义,曾经帮助李傕对抗郭汜,不久后自立门户。

兴平二年,加号兴义将军,护送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颇有功勋,加号车骑将军,屯兵于梁县。建安元年,随着汉献帝迁都许昌,失去权力,先后依附于袁术、吕布,劫掠徐州和扬州地区。

建安二年(197年),带兵进犯刘备,兵败被杀。

王邑

东汉末年人物

王邑(?-?)字文都,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东汉末年人物。先任河东太守,封安阳亭侯,在河东得官民爱戴。

后征召入朝,建安十八年(213年)为使持节行太常往邺聘曹操三女为贵人。

张昭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终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与周瑜一起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孙权每出征,留张昭镇守,领幕府事,并对张昭敬称为“张公”。张昭容貌严正,敢于直言谏诤,与其他士大夫一起采周、汉制度,撰定朝仪,以规范朝廷活动,体现出儒学朝臣的风范。

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后孙权称帝时归功周瑜,张昭正欲赞颂功德,孙权直言,当年如从张公之计,今日恐已乞食,以致张昭惭愧难当。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

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

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

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

严畯

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

严畯(164年~242年),字曼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

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打算让严畯接替其位。严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已没有能力对抗在荆州的关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坚决不接受此任命。

后来担任尚书令。严畯享年七十八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