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在村里漫步,心中想着要为寺庙做点什么。于是,他向一位叔叔请教如何捐赠给寺庙。然而,这位叔叔却告诉他,目前这座寺庙只有一位年迈的老僧居住其中,暂时无需修缮。同时,寺庙的动工建设还需要办理各种繁琐的手续,而那位老僧已年逾八十,根本无力承担这些事务。因此,叔叔建议思文放弃这个念头。
思文感到有些失望,但还是接受了叔叔的意见。他继续在村中漫步,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变得陌生起来。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已布满皱纹,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农村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甚至中年人的数量也十分稀少。大部分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思文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回忆起小时候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村民们都年轻力壮,充满活力,孩子们在田野间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纷纷外出谋生,离开了这片土地。
思文明白,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在这个农村里,如果家中没有赚钱的门道,中青年人很难留下来。毕竟,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开支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为了生计,他们只能选择离开家乡,去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无奈,也让思文意识到,农村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有的人在县城买了房子,主要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人发了财,在省会京汉买了房子,或者到北上广深买了房子,农村已经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后的地可能都要进行集约化集中种植了。
思文不禁感慨道:“能够在城市中扎下根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我也算是个幸运儿了,短短几年时间就积累了如此可观的财富。”
思文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了解到,村里已经有好几位老人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伤之情。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已不再存在,令人感慨万分。
就在这个时候,思文正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了刘超。刘超看起来很忙碌,但还是微笑着向思文打招呼,并告诉他自已刚刚完成了明天房屋开工的所有相关事宜。思文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兴奋,于是热情地邀请刘超带他去看看施工现场。
两人一同来到工地现场,眼前的景象让思文颇为震惊:原本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旧房子如今已被彻底拆除,只剩下一片空旷的土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他们用各种工具和材料,为新屋的地基做着充分的准备。
看着这片繁忙的场景,刘超不禁露出得意之色,开始向思文介绍起他的建房计划。他表示,这座新房子将会是一个三间两层的小洋房,外观时尚大方,内部设施齐全。思文听后,不禁皱起眉头,认真思考起来。
过了一会儿,思文开口道:“我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太妥当。”刘超疑惑地问道:“为什么?”思文解释说:“如果你只建造两层楼,那么夏天的时候,二楼会变得异常炎热,居住体验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空间利用也不够充分。”
刘超听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认可了思文的观点。他决定采纳思文的建议,将楼层增加到三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还能改善夏天的居住条件。
刘超听了思文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表示会考虑调整房屋的设计方案。思文笑着说:“反正现在还没开始施工,还有时间修改图纸呢!”
思文看着眼前的刘超,语重心长地说道:“刘超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等结了婚,再生个两三个孩子,这屋子就不会显得这么大了。”说完,他拍了拍刘超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和祝福。
刘超听后,微微点了点头,但心中还是有些犹豫。思文见状,继续劝道:“还有,你可以在家的后面做一个后花园,等孩子们长大了,可以在后花园里玩耍。等你老了,也可以坐在后花园里晒太阳、喝茶。想想看,那多惬意啊!”
思文顿了顿,接着说:“而且,我们这里离省会京汉市很近,交通也很便利。你要是想家了,随时都能回来看看。”
刘超感激地望着思文,心中充满了温暖。但他又担心这样会超出预算,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这样会不会超出预算呢?”
思文毫不犹豫地回答:“放心吧,超标了算我的!我现在决定再给你二十万,一共七十万给你建房子。怎么样?”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递给刘超。
刘超接过银行卡,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紧紧握住思文的手,哽咽着说道:“谢谢……谢谢你,思文哥。”
思文笑着拍了拍刘超的肩膀,安慰道:“谢什么,咱们兄弟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这几天,村子里都传遍了一个消息:刘超家正在盖一座大房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原本和他家关系一般甚至有些疏远的亲戚们纷纷前来祝贺,并开始频繁地与他联系。
这些人有的一开口就向刘超借钱,表示自已家里遇到了困难需要资金支持;还有些人则暗示着希望能得到一些好处或者帮助。面对这种情况,刘超果断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自已做房子的钱都是思文给的,哪有钱借给他们。他心里清楚得很,如果自已现在还是那个贫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人,这些所谓的亲戚恐怕连正眼都不会看他一眼。
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这句话在刘超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以前那些对他不屑一顾的人,现在却变得热情起来,仿佛他们之间一直都是亲密无间的亲人。然而,刘超深知这些人的真实目的,他们只是看中了自已的财富和地位,并不是真正关心他这个人。
而“穷居闹市无人问”这句俗语同样适用于他过去的经历。当他还在困境中挣扎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更别说有人会主动与他联系了。只有当他成功翻身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亲切”的亲戚。
对于这样的现象,刘超感到十分无奈。他明白人性的复杂,但并不打算因此而改变自已的原则。虽然他拒绝了亲戚们的要求,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与他们的来往。
毕竟,血浓于水,亲情是无法割舍的。但是,他也明确表示,今后只会在合理范围内给予帮助,绝不会让别人利用自已的善良。同时,他也提醒自已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金钱和权力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