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捡了个娃,我真没想母仪天下
只是捡了个娃,我真没想母仪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只是捡了个娃,我真没想母仪天下 > 第61章 写一本教人说话的书

第61章 写一本教人说话的书

加入书架
书名:
只是捡了个娃,我真没想母仪天下
作者:
异次元觉醒
本章字数:
4106
更新时间:
2025-01-08

洛风禾打量着这架摇篮床,好奇地问:“看起来很好使。我都没见过这种,你打哪儿弄来的?”

连翘在一旁笑着说:“洛姑娘您有所不知,这是姑娘画了图样子,找木匠照着做的。”

“你画的?”

洛风禾摇晃着乔望舒的肩头:“你怎么什么都会啊!都不告诉我。”

幸亏她一早就发现了。

还跟乔望舒成了闺中好友。

要不然,以乔望舒低调的性子,根本不会向外透露她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乔望舒哭笑不得:“这有什么好告诉的?”

被洛风禾晃着,她怀里的小奕涵“咯咯咯”笑起来。

把小奕涵放到摇篮车里,乔望舒推着车往院子里走去,给洛风禾示范了一遍用法。

摇篮车用法简单,洛风禾很快就学会。

“这个好使!”

洛风禾大赞:“等我生了孩子,也照着做一个。”

她比乔望舒还要大一岁,夏天行过及笄礼,亲事定给了御史大夫丁大人家的嫡子。

已经合了八字,婚期定在明年秋日。

她性情爽朗,说起亲事丝毫不见扭捏,大大方方的。

这也是乔望舒跟她交好的原因。

“做什么,到那时我送你一个便是。”乔望舒承诺。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有洛风禾相伴,陆氏心头大定。

乔望舒静下心来,开始完成答应乔云晋的事。

她回忆着上辈子的记忆,想着那些曾经在网上看过的,教人怎么好好说话、怎么跟人打交道的书。

恍惚记得,有本书叫做《说话之道》。

本质上,是教导怎么和人沟通的小技巧。

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室友买过一本,她看过一遍。

只是都忘得差不多了。

她记得最清楚的,反而是导师说过的一句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你有义务让对方准确理解你的意思。如果不能,就是你的问题。”

那是一次在因为没沟通清楚导致的工作失误中,导师这样教导她。

让她获益匪浅。

不过,就算全部记得,也不能照搬。

一个是现代、一个是大周,环境差异巨大。

在这里,读书识字是稀缺能力。

书册种类很少。

最普遍的,是读书人必备的四书五经,以及相关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幼学琼林》等。

国子监里会有手抄的策论流传。

其他,就是民间书局售卖的话本子,写着才子佳人的故事。

工具书极少。

有少量医术、算学,和木工的著作。

哪里会有人教说话的书?

因此,乔望舒格外慎重。

她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有一本书问世,就会拥有远超在现代的影响力。

实在是,书太少的缘故。

哪里像她上辈子,任何类型的书都满坑满谷,只要在网上下单,就能轻松拥有。

但跟医书不同,乔望舒并不想要什么影响力。

反而要避免文字犯忌。

毕竟,一旦用文字写出来,黑底白字无法更改。

作品一旦诞生,就不再只属于创作者。

她要避免任何过度解读的可能。

因此,写起来就格外困难。

现代所看过的那本书,她借鉴了其结构和章节构成。

每一章先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做纲领,再用典故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再举一个应用的例子。

别的不提,合适的典故就不好找。

这几日,除了陪小奕涵玩耍,乔望舒所有的时间几乎都花在这上面。

至于嫁妆,她连绣花针都没有拿起来过。

“姑娘,益元堂里送了口信来,有人问杜大夫什么时候去坐诊?”连翘来禀。

乔望舒放下毛笔,揉了揉僵硬的脖子:“谁?”

“应该是昭平公主。”

连翘压低了声音,凑到她耳旁轻声说。

“我倒是把这一茬给忘了。”

是她拜托昭平公主出手,营救乔云棋。

乔云棋出来后,又生出文昌侯府挟恩图报之事,又忙着给乔云晋写书,她竟是忘了。

“你准备一下,明儿一早我们就去益元堂。”

“好嘞。”

随着乔云棋出狱,京城里慢慢平静下来。

皇城司那边没了动作。

大理寺监狱里关着的那批人,却是始终没有放出来。

乔望舒听说,那其中还有当朝小国舅的嫡子。

也就是皇贵妃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孙俊才的儿子。

又听说,皇贵妃在宣和帝跟前求过了,圣上竟然没有同意放人。

又又听说,如今在宫里,皇上得了新宠。

新宠是庄妃的娘家侄女,尚未正式册封,却已经在宫中小住。

自从那日入宫后,就没离开过。

这些涉及皇宫大内的隐秘消息,人们并不敢大肆宣扬。

但忠顺伯府好歹也是有爵位在身的家族,自然有其消息渠道。

乔望舒听着,只觉得是好事。

要知道,那一位皇贵妃得独宠多年,后宫无人能与之抗衡。

三皇子的名声更是不好,嚣张跋扈。

有一次宴会,他耍酒疯让一名武将替他脱靴。

对方不肯,被他后来找了个由头贬黜出京,变相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边城。

因为这件事,三皇子被军中厌恶。

后来,还出了几件奇葩之事。

奈何皇贵妃稳如泰山,没有人能拿三皇子怎么样。

就连太子,明明拥有观政之权,在朝堂上却好像透明人一样,甚至不如那位小国舅有权势。

而如今,宣和帝有了新宠,皇贵妃一系总算能消停些。

京城太平不少。

乔望舒去益元堂,也无须乔云驰护送。

“杜大夫来了!”

她一出现在门口,立刻就有人奔走相告。

乔望舒想着,待过完年,她干脆把出诊的日子给定下来。

有些病人是专程来找她看诊,如此能让他们更方便。

昭平公主抵达时,乔望舒正在看一个疑难杂症的病人。

此人年逾五十,在西市有一间铁匠铺子,以打铁为生养家糊口。

原本是家中顶梁柱,不料秋日里寒潮来袭,病过一场后就开始浑身乏力、低热不止,在腰间一圈生出红色像水痘一样的皮疹。

严重时,好像被灼烧一样,疼痛难忍。

看了好几个大夫也不见好,根本没力气举锤。

街坊给他推荐益元堂的杜大夫,他家人便日日在这里守着,好不容易才等到乔望舒出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