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苒苒吗?”
苏言启将目光落到杨惜苒的身上,嘴角扯了扯,他是想笑的,但长时间沉睡,让他无法做出表情来。
“是,小舅舅,我是杨惜苒。 ”
杨惜苒上前,向苏言启问好。
“跟妈可真像。 ”苏言启看着这个小侄女,不由感慨一句。
杨惜苒摸摸自已的脸,她不知道她跟外婆有多像,她没有见过。
“苒苒,谢谢你。 ”苏言启试着动了动身子,第一次见小侄女,应该给准备礼物的,但是他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没有办法准备。
“谢……谢什么?”
杨惜苒倒是被这声谢吓了一跳,他应该不知道是自已救了他吧。
这可是她最大的秘密,一定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我跟大哥说,如果不是你提醒,他们还想不到要给我请中医大夫治病。 ”苏言启轻轻咳嗽一声。
听到是这个原因,杨惜苒在心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我以前学过中医,所以随口提了一声。 ”
他们没有发现就好。
“你也算是救了我的命,等小舅舅病好了,给你送一份大礼。 ”苏言启摇摇头,在他心里,是这个小侄女的到来, 救了他的命。
“不用不用,外爸和大舅舅已经给我送了很多礼物。 ”杨惜苒连忙推辞,她的柜子里放着很多价值连城的礼物,她一直没动。
心里觉得受之有愧。
“他们是他们送的,我送是我送。 ”苏言启不想再提这个话题,“听说,你和顾亦钦订婚了?”
“是,小舅舅认识顾亦钦吗?”杨惜苒没想到小舅舅还认识顾亦钦, 一下子,将他们两人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认识,他被我揍过。 ”
杨惜苒,“……” 她有些不敢想那个画面,相信顾亦钦应该也不想提。
确定小儿子能恢复起来,苏老爷子很高兴,心里的大石落下,准备给杨惜苒上学的事情。
现在上大学,需要开介绍信。
苏老爷子担心杨惜苒现在入学,学业上跟不上,所以打算给她找一个老师,先给她补补课。
这个提议,直接被杨惜苒拒绝了,她看过大学农业方面的课本,里面的内容已经能融会贯通,根本不需要老师。
“外公,当初我在石崖村的时候,顾同志给我带过几本大学的书籍,在秦爷爷的帮助下,我都已经学习完了。 ”
提到秦爷爷,杨惜苒有些想他们了,也不知道这个冬天他们过得怎么样?
虽然,她每半个月都会给他们寄东西,但他们到底年纪大了,很容易生病。
“苒苒,你大舅舅跟我提过秦老教授的事情,他已经在重新找证据,相信他一定会回来。 ”
“真的吗?”
杨惜苒太知道,秦爷爷他们有多希望可以回到他们的故土。
“当然是真的,外公什么时候骗过你。” 苏老爷子领着杨惜苒到他的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关于秦老教授的资料,他也是一个可怜的,被自已的学生举报……”
苏老爷子无奈摇摇头,这个年代,学子举报恩师,孩子举报家长,一家子互相举报的事情比比皆是。
“他们真是……”杨惜苒看着资料里的东西,只是因为一个言论,秦爷爷就被送到石崖村接受教育,“真的太荒唐了。”
只有她知道,秦爷爷是一个多么好的人,更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
“荒唐的事情太多了。 ”苏老爷子拍拍杨惜苒的手,语重心长道, “苒苒,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意气用事,只要让自已变得强大,不可或缺,别人才不敢动你。 ”
杨惜苒点头, “爷爷,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努力的。”
变强,变厉害,只有这样,任何人才不敢动你。
这个道理,杨惜苒早就领悟到了。
“这几封信,你拿回去看吧。”苏老爷子取出两封信递给杨惜苒,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由外公给你撑腰。”
杨惜苒看向未拆封的信,字迹她认识,苏言心。
拿着信回到自已房间,里面满满都是苏言心对自已的愧疚之情。
杨惜苒反复看了再看,摇摇头,这肯定不是写给她的,一定是季梦妍的,因为,她只有一个宝贝女儿。
因为, 她没有在信里找到,苏言心对自已还他们养育费用的回答。
既然她不愿意回答,杨惜苒就当是他们默认了吧。
杨惜苒拿着账单,看了再看,确定没有问题后,找到苏怀川。
“你确实要登报吗?”
苏怀川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不妥, “姐,我劝你不要这么做。 ”
“我一定要这么做。”杨惜苒态度坚决。
“可是,你这样公然与季家断绝关系,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会骂你的。”苏怀川并不觉得与季家断绝关系有什么关系,只是到时候肯定有人会骂杨惜苒。
“没关系,那就让他们骂吧。 ”
上辈子承受了太多恶意和辱骂,她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她只要和季家断绝关系就好。
“姐,你真的想好了?”苏怀川大脑飞快的转动,不行,他得去告诉爸一声。
“想好了。 ”杨惜苒将东西装进包里,拉着苏怀川出门,“你陪我去找报社。”
苏怀川被杨惜苒拉出门, 两人先去了京都报社。
他们听说杨惜苒要与家里人断绝关系,还附带上一份账单,不太想帮她登报。
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与子女断绝关系,还从来没有子女要跟父母断绝关系,这关乎到道德问题。
“看吧,连他们都不同意你的决定。”苏怀川拉着杨惜苒出门, “姐,如果一旦登报,就算你没错,到时候也会变成你有错。”
“我们去找大舅舅。 ”
自已办不了,杨惜苒去找苏言琛,他应该会帮自已。
“我爸肯定不会帮你。”苏怀川笃定。
苏言琛接过杨惜苒的断绝信和账单,“行,我今天就帮你办。”
苏怀川。 “……”
三天后。
杨惜苒便在京都报社和青阳镇的报纸上面,看到了一封断亲信。
不止断亲信,还有季家和杨家所做的事情清楚交待明白,并附了上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