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市中心医院明亮的落地窗,
姜阮穿着淡蓝色职业套裙,指尖反复着手中的招商方案,早早的就到了。
耳尖却始终留意着身后电梯间的动静。首到霍沉舟那熟悉的雪松香水味漫过来,她紧绷的脊背才稍稍放松。
“霍总,这边请。”
院长助理殷勤地引着霍沉舟往贵宾厅走,余光却忍不住打量跟在他身侧的姜阮。
霍沉舟将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黑色衬衫袖口随意卷起,露出腕间冷硬的腕表,
“姜助理,把资料按科室分类整理。”
话音刚落,玻璃旋转门忽然撞进一道身影。
顾明叙抱着笔记本电脑快步走来,额前碎发被汗水浸湿,看到姜阮时眼睛瞬间亮起来
姜阮早就料到他可能会来,但还是下意识躲避目光,
顾明叙的脚步在她面前戛然而止,笔记本电脑边缘蹭到桌角发出闷响。
"顾医生快请坐"
霍沉舟指尖叩击桌面,钢笔尖在投影幕布上投下细长的阴影,
"这次季度汇报,你们神经科的数据......"
"抱歉。"
顾明叙忽然打断他,
“顾医生是有什么想说的吗?”
顾明叙将做好的ppt投放在会议室
"霍总,您在投影里展示的神经科用药数据,是基于传统诊疗路径统计的,这是我整理出来的一些数据"
顾明叙轻点遥控笔,投影画面切换成动态折线图,
"霍总,传统诊疗数据的确能反映市场基本面,但近三年AI辅助诊断系统在我院落地后,神经科用药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他调出第二张PPT,标注着"精准医疗模块"的柱状图格外醒目,
"我们通过基因检测匹配靶向药物,患者平均住院周期缩短18%,药品复购率提升32%,这部分增量市场目前尚未被行业充分挖掘。"
会议室气氛骤然升温。
"顾医生的意思是,贵院需要定制化的药品供应方案?"
"正是如此。"
顾明叙滑动到合作方案页,三维模型展示着智慧药房与冷链物流的无缝对接,
"我们希望建立'临床需求-研发反馈-定向生产'的闭环。一方面,医院能优先获得针对基因分型的新型制剂,降低患者耐药风险;另一方面,贵司可根据我院2300张神经科床位的用药数据,优化产能配置,将试错成本降低40%以上。"
他停顿片刻,调出年度学术会议日程表:
"下个月我院将承办亚太神经医学峰会,届时会发布精准用药白皮书。如果贵司愿意深度参与,不仅能获得独家临床数据共享,还能通过联合研发项目在行业标准制定中占据话语权。"
投影光打在霍总若有所思的脸上,顾明叙补充道
"我们统计过,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预计能为贵司带来至少1.2亿的区域市场增量,同时帮助我院实现药品零库存周转,患者平均治疗费用下降15%——这应该是个三方共赢的局面。"
姜阮恍惚回到七年前高中时期——那时他也是这样,条理清晰地拆解复杂的病理结构
"霍总,我们可以提供近三年的基因检测数据样本库。"
姜阮猛地抬头,正撞见他转身时扫过来的目光,
顾明叙的目光在她脸上短暂停留,他垂眸翻了翻手边的文件,骨节分明的手指突然顿住,抬眼时嘴角己经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
"姜助理,麻烦把这份基因序列分析报告转交给会议室的人。"
姜阮接过文件时指尖触到霍明叙微凉的掌心,电流顺着接触点窜上脊椎。
她垂眸避开那双深潭般的眼睛,余光却瞥见他袖口若隐若现的冷杉香,
"好的顾医生”
会议顺利结束,霍沉舟站起身,
“顾医生的方案很有价值,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合作细节,姜阮你负责持续跟进。”
姜阮点头,顾明叙却似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
“姜助理,之后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散会后,姜阮抱着资料匆匆离开会议室。
顾明叙快步追上来,在转角处拦住她,
“姜阮,你躲着我干嘛。”
姜阮低着头,
“顾医生,合作的事我会及时和你沟通。”
顾明叙轻笑一声,
“行”
这时,霍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资料整理好了吗?”
姜阮倒是被吓了一跳,
“好了,霍总。”
霍沉舟看了眼顾明叙,
“顾医生,合作的事后续再联系。”
说罢,带着姜阮准备离开。
"霍主任、姜助理留步!"
行政楼前,副院长攥着保温杯疾步追来,镜片后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
"晚上有空吗?院庆赞助商点名要见咱们,不如去湘菜馆叙叙?对了霍医生你也来吧。"
霍明叙抬手塞进兜里,
"恭敬不如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