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就像被无限拉长的糖丝一般,既有着甜蜜的期待,又伴随着丝丝缕缕的焦灼。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异常缓慢,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被糖丝黏住了,让人感觉有些难熬。
而苏晚呢,她选择了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度过这段等待的时光。她去书店买回来了一大堆医学书籍,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个充满知识和奥秘的世界里。那些复杂的解剖名词、精妙的生理机制,如同一个个神秘的密码,吸引着她去探索和解读。
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苏晚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也让心底偶尔泛起的涟漪渐渐平息。她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医学的海洋中,感受着知识带来的充实和满足。
在夏夜的微风中,那份在查分夜、在志愿提交时充盈掌心的温热感,宛如被时间轻轻抚摸过一般,逐渐沉淀下来。它不再仅仅是激动,而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复杂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期待。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高悬在心头,熠熠生辉。我们期待着那个未知的结果,期待着梦想的实现,期待着人生的新篇章就此展开。
它也是责任。当我们填报志愿的那一刻,便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这份责任沉甸甸的,却又让人充满力量。
然而,在这份期待与责任之中,还夹杂着一丝微小的忐忑。毕竟,未来是如此的不确定,就像一幅刚刚落笔、墨迹未干的未来蓝图,虽然轮廓己经显现,但细节仍有待描绘。
窗外的城市灯火依旧璀璨,每一盏灯下,或许都有一个等待答案的灵魂。这些灵魂如同散落在夜色里的星辰,闪烁不定,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有的光芒耀眼,有的则稍显黯淡,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在这片浩瀚的夜空中,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苏父变得异常沉默,常常在晚饭后,独自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望着星空出神。苏晚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个关于“重蹈覆辙”的心结,并未完全解开,只是被女儿的决心暂时覆盖。他既期盼着女儿得偿所愿,又隐隐担忧着那条注定艰辛的道路。
苏母则用行动表达着支持,变着花样做苏晚爱吃的菜,言语间也多了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晚晚,学医很苦的,你…真的想好了?”苏晚总是笑着点头,眼神里的光芒比窗外的灯火更坚定。
林悦的录取通知书比预期更早地送到了家,这让她兴奋不己。当她打开那个精美的信封,看到里面那封来自顶尖传媒大学的录取函时,她的喜悦之情简首无法言表。
她立刻拨通了苏晚的视频电话,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好友分享这个好消息。在视频通话中,林悦兴奋地展示着那封录取通知书,还有附带的新生手册,她的声音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晚晚,你看!这是我的录取通知书,我被首都传媒大学录取了!”林悦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还有这个新生手册,里面有好多关于学校的信息,我己经开始规划我的大学生活啦!”
她一边翻看着新生手册,一边不停地跟苏晚讲述着自己对未来校园生活的憧憬和计划,仿佛己经置身于那所梦想中的大学。
“晚晚,你的呢?你的首都医科大的录取通知书应该也快到了吧?”林悦突然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
她的问题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苏晚的心底激起了一圈圈期待的波纹。苏晚不禁也开始想象起自己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苏晚马上回神道:“还没到呢!”
“哎呀,晚晚那么厉害!我都收到了你的肯定也马上就来,应该是快递在分发中。”
苏晚笑笑,便和林悦东一搭西一搭的聊着。
终于,在一个午后,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高悬在天空中,炙烤着大地,空气闷热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苏晚正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整理着高中三年的笔记,汗水从额头滑落,浸湿了她的衣服。
突然,门铃响了,那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仿佛一把重锤敲在了苏晚的心上。苏晚看到父母在忙,便大声道“爸爸妈妈,我去看看什么情况。”话毕她不假思索地从椅子上起来,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门边,仿佛那门铃是一个紧急的信号,而她必须立刻去响应。
当她打开门时,门外站着一个穿着墨绿色制服的邮递员,他的脸上洋溢着和煦的笑容,就像夏日里的一缕清风。
“苏晚同学?”邮递员问道,声音温和而亲切。
苏晚点了点头,有些紧张地看着他手中那个沉甸甸的、印着“首都医科大学”醒目校徽的深蓝色特快专递信封。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苏晚接过信封,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的纸质表面,却仿佛有电流瞬间窜过全身。信封的份量很足,比她想象中更重。她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奔流的声音,盖过了窗外聒噪的蝉鸣。
“爸!妈!通知书…来了!”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清晰地穿透了整个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