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录音棚的地板上划出一道道金色的条纹。林墨坐在调音台前,神情专注地调试着耳机中的旋律。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轻滑动,像是试图从空气中捕捉某种无形的频率。
夜色下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霓虹灯在玻璃幕墙上跳动着光影的节奏。林墨坐在新租来的录音棚里,耳机中播放的是他刚刚完成的demo片段。旋律流畅,编曲精致,但不知为何,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萦绕心头。
张涛站在一旁翻看手机新闻,眉头紧锁:“林墨,情况不太妙啊,网上开始传你抄袭‘未来科技音效’了。”
林墨摘下耳机,揉了揉太阳穴,脑海里闪过地球A和地球B的两段记忆碎片,像是有人在他的意识深处拉扯琴弦,让他有些眩晕。
“消息来源是哪里?”他问。
“一个叫‘未来音乐实验室’的机构发的声明,说你的新歌用了他们未公开的量子声波技术。”张涛把手机递过去,“还有对比视频,己经上热搜了。”
林墨接过手机,目光扫过屏幕,心中冷笑。这个所谓的“未来音乐实验室”,根本就是个冷门小号,注册时间不过三天。而那段对比音频……他听得出,那是他在一次即兴创作时,因精神波动导致音轨出现的异常共振频率。
“又是李哲的人搞的鬼?”他低声问。
“可能性很大。”张涛点头,“但他们这次学聪明了,伪造得挺像那么回事。”
林墨没有说话,只是重新戴上耳机,调出那段被篡改的音频片段。他的手指在调音台上轻轻滑动,调用地球A的一项数字音频取证技术——这原本是用于版权争议的音频溯源工具,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几秒钟后,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这段所谓“抄袭”的音效,其实是由外部信号注入形成的叠加波形,并非原始创作内容。
“果然有问题。”他轻声道。
张涛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阴沉:“也就是说,有人在我们的系统里植入了干扰源?”
“不止是干扰。”林墨抬头,“他们在监听我们的一举一动,甚至能远程操控设备输出特定频率。”
张涛沉默了几秒,忽然问:“你之前在签约会上看到的那个徽章……会不会跟这事有关?”
林墨点点头,回忆起那天会场上那个神秘人物胸前闪过的图案。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是那天新闻发布会上那个记者笔记本上的图案。一个由三个同心圆组成的徽记,中间刻着一段看似随意的波形曲线。
“我在那间闲置录音棚的墙上也见过类似的东西。”他说。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问:这到底是什么组织?
就在这时,苏晚走了进来,手里抱着她的琴盒,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神情。
“我刚做完首播,想给大家看看我的演奏能不能证明原创性。”她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钢琴前坐下。
林墨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忍不住皱眉:“你还好吗?刚才首播的时候……有没有不舒服?”
“有点累,但还好。”苏晚笑了笑,然后轻轻按下了第一个音符。
琴声响起的瞬间,整个房间的灯光突然剧烈闪烁起来,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牵引。林墨猛地起身,看向控制台的频谱仪——那上面的波形正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扭曲、扩展,仿佛正在回应苏晚的旋律。
“停下!”他大喊。
苏晚的手指僵住,最后一个音符戛然而止。灯光恢复了正常,但她整个人却像是被抽空了力气,摇晃了一下,差点摔倒。
林墨赶紧扶住她,发现她的鼻尖渗出了一点血迹。
“你怎么了?”他紧张地问。
苏晚喘息着摇了摇头,嘴唇微微颤抖:“我不知道……我只是弹了一个副歌旋律,但身体好像不受控制了……而且,我脑子里突然响起了一个从来没听过的旋律……”
她哼了一句旋律,林墨的脸色瞬间变了。
那是地球A一首尚未正式发表的实验音乐作品。
“这是……”他喃喃道,“你是怎么听到的?”
苏晚自己也一脸茫然:“我不知道,它就像……自动出现在我脑子里一样。”
张涛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你们两个……该不会真的有什么共振体质吧?”
林墨没回答,而是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腕——那里有一道旧伤疤,自从重生以来就一首存在。此刻,那道疤痕竟然泛起淡淡的蓝色光芒,像是某种频率正在与外界产生共鸣。
他意识到,事情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不仅仅是外敌的阴谋,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能力,似乎也在反噬他们本身。
“我需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测。”他对张涛说,“还有,让陈阳去查一下那个‘未来音乐实验室’背后的注册信息,我要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张涛点头,转身离开。
林墨望向窗外,远处的城市灯火如星辰般闪耀,但他知道,黑暗之中,有双眼睛一首在注视着他们。
“频率净化者……”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一段模糊的记忆。
那是地球A某次极端音乐恐怖袭击事件中,一个名为“声波”的神秘组织曾使用的口号。
“当音乐成为武器,共振点就会变成爆破点。”
而现在,这个声音,似乎又回来了。
……
第二天清晨,林墨收到一条加密信息,来自一个未知号码。
他打开一看,只有短短一句话:
“频率炸弹己启动,倒计时72小时。”
下面附带了一个坐标链接。
他点开链接,屏幕上显示的地点,正是国家大剧院地下停车场。
林墨的心猛地一沉。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舆论战,而是一场真正的战争。
而他们,己经被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