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汉子们被她这份沉着冷静震住,七手八脚立刻动了起来。炕上几个女人也帮忙裹棉被的裹棉被,找担架的找担架。
当赵老憨被裹得严严实实抬上简易担架时,屋里人都松了口气,看向方倾羽的目光充满了复杂:惊愕、感激,还有一丝对这小知青姑娘刮目相看的佩服。
他们从没见过哪个护士有这般多样能耐,而且要是不特意提起,他们几乎都忘记了方倾羽是个最招人恨的资本家大小姐。
刚才那一盆热水、几块布,那样果断的动作和清晰的指令,可比啥灵丹妙药都顶事!
那场虚惊过后,炉火依旧暖,冻梨还在桌上凉着,但屋里的气氛却无形中更紧密了一层。
夜更深了,雪粒子变成鹅毛片,簌簌敲打着牛棚破旧的门板。
方倾羽刚给牲口添完草料,冰冷的手几乎握不住叉子。她回到冰冷的灶膛前,拨弄着里面零星的火炭,试图再压榨一点可怜的热气。
院门猛地被推开,卷进一股刺骨寒风和纷飞的大雪。
一道穿着厚重军呢大衣的高大身影堵在门口,帽檐和肩头落满雪花,眉眼被门口昏暗的光线勾勒得深邃迫人。
方倾羽被寒气扑得后退半步,诧然:“陆首长?您怎么…”
陆晏临没说话,反手关上屋门,隔绝了风雪喧嚣。
他几步走到那点可怜的炭火前,从军大衣内侧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解开系绳,里面是四五个圆滚滚、黄澄澄的大橘子,表皮在火盆暗淡的光线下反射着清亮的油光,在这灰暗冰寒的天气里,像几个鲜活的小太阳。
他自顾自拿起铁夹,拨开灰,夹起一个橘子,稳稳放在了火盆边上烧得最旺的炭火边。
橘皮接触热灰,发出一阵动听的“滋滋”声,表皮很快便焦黑并蜷曲。
一股清冽继而迅速变得甘甜浓郁的奇异焦香,如同活物般升腾起来,强势地驱逐了屋子里煤炭烟味和那一点点农作物沾着泥土的气味。
方倾羽眼巴巴看着那逐渐被炭火熏得软塌下去的橘子,扑鼻的甜香直往她肺里钻,几乎能勾走魂魄。她忍不住偷偷咽了下口水。
前世冬天深夜值班时,偷闲烤上一个橘子,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念想。
陆晏临专注地盯着炭火上的橘子,侧脸在跳跃的火光中忽明忽暗,棱角分明。
“下午军区后勤从南方运来一批水果,用作飞行员福利和年夜慰问品。”他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有橘子。”
他顿了顿,拿起夹子,将那烤得软乎乎,焦黑处还冒着缕缕热气的橘子小心夹起,吹了吹灰。
无论他的脸在火光下显得多么柔和,动作也都带着一种刻意的疏离和公事公办的意味。
“我记得你在王桂香家说过,橘子冬天烤着吃……味道更好?”
他抬眼,幽深的眸子看向方倾羽,那里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这个……你试试。算是提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水果口感评测样本?”他语气平淡无波,理由找得冠冕堂皇、无可挑剔。
方倾羽看着递到眼前还冒着热气的烤橘子,金黄果肉似乎都在透过焦黑的皮散发出莹润的光泽。暖意于是顺着焦香钻入四肢百骸,似乎比火盆还要熨帖。
她没说话,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滚烫的橘子皮。很烫,是一种让人心安踏实的烫。
她接过来,指尖被烫得微微发红也不在意。小心地剥开焦黑发脆的外皮,金黄的橘肉瓣裹着滚烫的热气和更加浓郁的甜香迸发出来,热气熏得她眼角都有些。
她掰下小半瓣,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
滚烫又绵软,比生吃甜上百倍,还带着一丝丝火焰燎过的微焦和炭火香。
熟悉又久违的味道在口腔里炸开,滚烫的甜蜜一路滑进冰凉僵硬的肺腑深处,激得她浑身一个激灵,指尖那股烫意仿佛瞬间冲破了全身淤积的寒气,眼眶都跟着酸热起来。
她低头掩住情绪,又咬了一大口,含糊地嗯了一声:“很甜……好吃。评测通过。”
陆晏临看着她那被热气熏红的脸颊和满足得眯起来的眼角,就像一只终于窝在火炉边舔到奶的小兽。他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那紧绷的下颌线似乎也松弛了一丝。
察觉视线似乎要相交上,他连忙转头,不再看她。
他自己也拿起一个冰凉的橘子剥开,斯文却快速地吃了两瓣,清冽的冰甜冲淡了他喉间的干涩。吃完,他还仔细拍干净手上的橘络,又用随身帕子擦了擦。
小屋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火盆里炭火爆出轻微的噼啪,还有两人咀嚼橘子时细微的声响,以及空气里弥漫得化不开的甜暖香气。
陆晏临每吃一次都要擦干净手。当他吃完最后一个,便重新转向方倾羽。
军大衣落下的雪花已经消融成小片的深色。他的声音在橘香暖融里,带上了一种更加不容置疑的沉缓,像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方倾羽同志。”
方倾羽正小口地吹着一瓣滚烫的橘肉,闻言抬眼。
“这里环境太差,北坡相对来说更湿寒刺骨,不利于你休养身体。而且这边靠近乱葬岗或许会有野兽出没,有一定的可能性会严重影响你后续对试验田投入工作的效率和精力。”
他目光扫过她因寒冷而显得格外单薄的身体、灶膛里可怜的火星。最终落在她那张依旧没多少血色,此刻却因炭火和橘子热气终于有了丝红润的脸上。
“所以?”方倾羽心头微跳。
陆晏临的语气平静如叙述文件,目光却如有实质:“为了我们项目的顺利推进,也为了能让‘契约婚’这件事……看起来更逼真、更让人信服,减少不必要的风言风语干扰。”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词句,也像是在让她做好准备。
“我将以军区最高指挥官、你的契约合作者的身份,邀请你搬来军区家属区一号院。我们……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