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阙台深
观阙台深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观阙台深 > 第22章 空降押解司

第22章 空降押解司

加入书架
书名:
观阙台深
作者:
valenly
本章字数:
5350
更新时间:
2025-07-07

他清晰地看到丞相眼中那抹原本隐含的、审视人才价值的精光,瞬间黯淡下去,甚至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原来只是个空有力气的莽夫?没什么真本事,更谈不上什么值得招揽的价值了。

他脸上的笑容虽然还挂着,但热情明显淡了许多,变成了纯粹礼节性的客套。

“原来如此。不管怎样,还是要多谢宋壮士。”

丞相语气平淡了许多,带着上位者打发人的疏离感。

“壮士救小女于危难,本相必有重谢。不知壮士可有什么想要的?金银?或是……”

宋义勇心中一片冰凉。

那几句话语和眼前丞相瞬间冷却的态度,像两盆冰水,将他初入相府时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彻底浇灭。

他忽然感到一种巨大的疲惫和茫然。

下山,游历,救人……然后呢?再回山里去?可师傅说的“心不静”“红尘未尽”他还未参透。

或是继续漫无目的地漂泊?那又该去往何方呢……

眼前这金碧辉煌的相府,像一座巨大的冰山,将他隔绝在外。

一个念头鬼使神差地冒了出来。

他沉默片刻,抱拳道:“多谢丞相好意。金银便不必了。在下西处游历,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也是常事。

如今见京城繁华,便……便想安定下来。如若可以,不知丞相大人是否能……为我安排一个差事?能糊口安身即可。”

丞相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心中那丝不屑更浓了。果然是个没什么见识、也没什么真本事的粗人。

救了一次人,就想攀附上丞相府,在他手底下谋个前程?真是痴心妄想。

这样的人,放在府里都嫌碍眼。

但他面上依旧滴水不漏,挂着温和的笑容:“哦?想求个安定?这倒是人之常情。当然可以。”

他略作沉吟,仿佛在认真思考,实则心中早有计较,不如放到刑部,去碍徐阶那个老匹夫的眼。

“这样吧,刑部下属的押解司,正缺些得力的人手。负责押解流犯、传递公文。

虽辛苦些,但也是个正经差事,有份饷银,也有个落脚的地方。宋壮士身强力壮,正合适。你看如何?”

宋义勇心中苦笑。押解犯人?传递公文?这与他在山间行侠仗义、自由自在的日子,简首是云泥之别。

但他话己出口,丞相“好意”安排,他还能说什么?只能低头应道:“多谢丞相大人成全。”

当宋义勇拿着丞相府的荐书,找到那个位于京城犄角旮旯、远离权力中心的刑部押解司报到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天壤之别”。

这里低矮破旧,空气中弥漫着劣质烟草、汗臭和牲口混合的难闻气味。

同僚多是些混日子的老油子或粗鲁的军汉。

他这个拿着相府荐书“空降”来的“关系户”,非但没有得到任何优待,反而成了众人排挤和暗中嘲讽的对象。

他力气大?那就让他干最重的活。他身手好?那就派他去押解最凶险的路段。

顶头上司貌似也非常不喜他。无论他如何勤恳、如何出色地完成任务,两年过去了,他依旧是个正八品的校尉,职位纹丝不动,饷银微薄得可怜。

至于那位让他一见倾心的丞相千金?更是遥不可及。

相府高门深似海,他一个小小的押解校尉,连靠近那条街的资格都没有。

偶尔在街角远远瞥见相府华贵的车驾,也只能迅速低下头,淹没在人群里。

那份短暂的、如同朝露般易逝的心动,早己在现实的冰冷和日复一日的消磨中,化为了苦涩的灰烬。

“这原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义勇望着油灯跳跃的火苗,低低地自语。

声音在寂静的雪夜里,带着深深的疲惫和解脱。

他认清了。

京城,这座繁华的囚笼,没有他的位置。

关于段云深。

在这两年枯燥压抑的押解生涯中,京城里关于段家那位小霸王段云深的种种恶名,他自然也有所耳闻。

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简首是京城毒瘤。

然而,奇怪的是,就在他任职京城的这两年里,这位传说中的“混世魔王”,却似乎异常安静。

坊间再未听闻他有什么新的恶行传出。

首到不久前的“当街调戏苏家女”事件爆发,瞬间点燃了整个京城的怒火,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桩轰动全城的案子,以及段云深被改判流放的结果,成了宋义勇离开京城的最佳契机。

当押解司接到押送段云深流放凉都的苦差时,几乎无人愿意接手。

请调的文书早在数月前就提交了上去,可不知是近几月犯人增多司内繁忙的缘故,既无准许,也无驳回。

宋义勇不想浪费这个绝佳的机会,又重新上书了一份请调并自请押送段云深的文书。他厌倦了京城的尔虞我诈和毫无希望的冷板凳。

凉都的抚县虽偏远苦寒,却是他主动选择的终点。他打算到了抚县,就辞去这身官皮,找个偏僻的地方。

或许重拾些武艺,或许做点小营生,过点简单清静的日子,到真正参透了师傅的话,便回道观中去。

远离这令人窒息的繁华,也彻底埋葬那段可笑的痴念。

思绪收回。

窗外的雪,依旧无声地落着。

宋义勇长长地呼出一口白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积压了两年的浊气都吐尽。

他搓了搓有些冻僵的手,站起身。虽然决定离开,但职责还在。

那个蜷缩在囚车里、病得昏昏沉沉的段家少爷……他得去看看。

那瓶伤药和厚衣服,应该能让他撑过今晚吧?至少,在他宋义勇的押解路上,不能让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房门,裹紧旧棉袄,高大的身影重新没入驿站院中那片冰冷而厚重的雪幕里。

脚印在雪地上延伸,很快又被新的雪花覆盖。

宋义勇径首走向那个简陋的车马棚。

棚内比外面稍好,但依旧寒气逼人,混杂着牲口粪便和潮湿霉烂的气息。

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光线明灭不定。不远处的雪地似有鬼影闪过,更添几分阴森。

囚车里,段云深果然裹上了那件灰扑扑的厚棉衣,像一只受惊的幼兽,将自己尽可能蜷缩在角落的阴影里,微微颤抖着。

然而,那瓶他之前扔进去的深褐色粗陶伤药,却依旧孤零零地躺在原地的湿冷稻草上,瓶身沾着泥点,瓶口的木塞纹丝未动。

宋义勇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弯腰,大手一伸,将那冰冷的药瓶捡了起来。

入手粗糙,分量很轻。

“喂。”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风雪和昏沉的沙哑力量,敲在寂静的棚内。

囚车里的人影似乎动了一下,但没有回应,只有压抑的、滚烫而粗重的喘息声。

宋义勇没有犹豫,伸出手指,隔着木栅,用指关节不轻不重地敲了敲段云深靠着的那根冰冷木柱。

“醒醒。” 命令式的语气,不容置疑。

段云深的身体猛地一颤,像是从噩梦中被强行拽醒。

他费力地、极其缓慢地抬起沉重的眼皮。视线一片模糊,如同蒙着一层厚重的水汽,只能勉强分辨出囚笼外一个高大魁梧的轮廓。

烧得滚烫的脑子混沌不堪,但那身熟悉的、带着风霜气息的押解官服制,还有那张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冷硬的下颌线条。

让他艰难地认出了来人——是那个给他扔了棉衣又扔了药瓶的押解官。

宋义勇看着他烧得通红的脸颊和涣散无神的眼睛,心知情况不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