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落到泰山封禅上。
在战国时期基本没有封禅仪式,在始皇帝之前的封禅可能要追到东周时期。
这时候的封禅还没有被后世赋予,只有功绩足够大,才能进行的仪式。
在这个时刻,始皇帝召集儒生商讨礼仪。
有的人提议包裹车轮,以免损伤草木;有的要仪式繁琐隆重,符合上古圣王的规制。
在咱们老秦人看来,你们都爱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咱秦人注重的就是实用。你们空谈理论,一点不注意这些东西是否实用。
于是嬴政没有采用儒生的建议,采用秦国祭祀天地的礼仪进行了这场封禅仪式。
但是不得不说咱陛下也是一个非酋,在这种时候遇到了暴雨。】
说到这个,光幕中提到的齐鲁儒生那就有话说:“那始皇帝不尊古制,不循古礼,以至于封禅暴雨,本就是他的报应。”
【虽然我们知道,天气与那些神鬼没有关系,是正常是自然现象,但秦朝的人不知道啊。
心怀不满的儒家,便在私下讥讽说,上天也不认可嬴政封禅,所以降下暴雨。
这不是在打嬴政的脸吗?】
【我好好的接纳你们,想着封禅这样的大事找你们来商量礼仪。结果给我不靠谱的建议就算了,在我遇见暴雨后,还要私下嘲讽我?
但是这次嬴政还是忍了,并没有给这些儒生什么惩罚。】
正常天气现象,私下讨论过的儒生面面相觑,有点尴尬啊。
【友友们,这里发生了一个好笑的小故事,当然啦,是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里的,我们不知道真假。
就是,嬴政封禅遇见暴雨嘛,我想那个时候还是比较狼狈的,途中有一颗松树,可能比较大,让他有了避雨的地方,稍稍可以不那么狼狈啦,所以始皇帝就给这颗松树封了五大夫。
真的是,一棵树都比你们这些人有用,给它封个官当当。
真的太可乐了,朋友们。】
这一波嘲讽拉满,不管当时,陛下是不是这想的,这光幕这样说了,以后不是也是了。
那以后的人们一想起我们大秦的官员,不都觉得我们没有一棵松树有用?
大家怨念的视线投向自己陛下。
啊,这我可没说过。顶着自家臣子的目光,嬴政面不改色,是光幕说的,又不是我说的,有本事找他理论啊,看我干什么!
【猫猜测,只是猜测哈。
当时嬴政可能是很气不顺,你们这些人选的好日子,淋雨就算了,后面还要不知道天下人怎么说。
既然这样,我给树封个官,警告一下。
你们这些人办事上心点,不要还不如一棵树的用处大。
咱们政哥还是有些的小脾气的,哈哈哈。
突然想起政哥的那些名台词:无且爱我;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呼?......
有没有幻视一个傲娇的始皇陛下啊?】
不是,你口气能不能不要那么欢快,不是要讲大事吗?后世人你正经严肃一点!
嬴政到底没有经历过后世人的语言冲击,若是能知道关于他的视频下面都是一大堆的父皇爱我什么的,现在就不会耳根都红了。
【哈哈哈,我们收回来。】
【显然,这次封禅意味着,与儒家的文化融合是失败的,或者说那些儒家弟子对嬴政始终抱有一种轻慢的态度,而嬴政看见了这种态度,但对大秦来说,影响不大,所以没有管他们。】
【但是,接下来的这件事,就让嬴政认识到了,这几年他尝试的事情都失败了。而且这下学派不仅是思想上相互不和,彼此攻击,甚至,妄图左右秦国的制度来让自己的学派胜出。】
“怎会这样,大秦统一己经八年,他们想做什么?”
大秦朝臣惊骇,没想到各家学派学说之争,竟然到了 这个地步,这些人做了什么,他们还能做什么?
嬴政的光冷了下来,大秦还有什么制度是他们还能或者是儒生可以反击法家的点?
大秦这几年的政策一项项在脑海中滑过,他突然定住。
是了,还有一个。
想明白这点,他气笑了。想杀人的目光射向那群博士所在。
博士里不止儒家的人,但无论是那个流派,看到嬴政在这个时候真真正正对他们动了杀意,脸上的傲慢再也维持不住。
大秦的众人提心吊胆,后世的君王,也收起了笑脸,等待着光幕即将带来的风暴。
原来换一个角度去看大秦的一切,是如此的不同寻常,这可太有意思了。
【秦,始皇帝三十西年,嬴政于咸阳宫置酒。
这个时候他统一六国多年,完成了大秦多项制度的变革,他泰山封禅,他的人生在这个时候称的上志得意满。
仆射周青臣在这样欢快的氛围里,说道:“从前秦国的土地是那么少,仰赖陛下,如今的天下各处心悦诚服,黔首安居乐业,以前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威德。”】
【在自己生日这天,听到臣子歌颂自己的功德,是个人都会开心的。
所以我们在《史记》中找到了唯一明确表示嬴政开心心情的描述:始皇悦!】
啊?
怪不得这话这么耳熟,不就是刚刚仆射说的,所以变故就发生在今天?
不是,你这快的我们没有准备好啊!!!
【这当然不是什么大事,老板生日,属下真心也好,假意也好,为了符合气氛,大家开心,说几句好话罢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那个看不懂时候,也不懂说话艺术的人出来了。
博士淳于越破坏了现场的气氛,“陛下你现在拥有天下,子弟却都是普通黔首,不学古人那样做事还能长久的,我没有听说过”。
他说:“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又提到淳于越的话,气氛再次冷凝,大家都默默无语。
光幕有句话说的真对啊,淳于越真的看不懂时机,也不会说话。
【生日?还过什么生日,喝什么酒啊!淳于越一句话绝杀。
嬴政敏锐的察觉到了他表达了什么:子弟都是黔首,不学古人。
还有什么呢?这句话首指一个问题,大秦己经实行了八年之久的制度: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