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生1983
碧海潮生1983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碧海潮生1983 > 第32章 潮痕、苏眉与铁皮桶里的银鳞

第32章 潮痕、苏眉与铁皮桶里的银鳞

加入书架
书名:
碧海潮生1983
作者:
介门虫先生
本章字数:
6168
更新时间:
2025-07-07

晨光熹微,海风带着退潮后特有的清冽咸腥,卷过“鬼见愁”礁滩嶙峋的黑岩。叶辰赤脚踩在湿凉粗粝的沙砾上,脚底板被冰得微微发麻,却带走了最后一丝残存的困倦。山风亦步亦趋地跟在脚边,的鼻尖贴着地面快速抽动,青灰色的皮毛在晨光里泛着油亮的光泽。

他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前方一片被海浪冲刷得异常洁净、露出大片灰白色硬质沙底的浅湾。这片区域礁石不多,水流平缓,是昨夜大潮退去后新露出的“生滩”。经验告诉他,这种地方往往藏着被大潮裹挟上岸、来不及随潮水退走的“漏网之鱼”。

他放下肩上的竹篓,抽出那柄新磨的精钢鱼叉。叉尖在微弱的晨光下流淌着幽冷的寒芒。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急于下水,而是蹲下身,手指捻起一小撮湿沙,在指尖搓捻感受着颗粒的粗细和湿度。目光则如同探针,一寸寸扫过平整沙面上那些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隆起和凹陷。

突然,他眼神一凝!

在靠近一块半浸在水中的礁石根部阴影里,沙面上有一处极其细微的、呈不规则椭圆形的凹陷!凹陷边缘的沙粒颜色略深,带着水汽浸润后的湿痕。凹陷中心,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如同呼吸般的气泡在缓慢上浮、破裂!

“山风!”叶辰低唤一声,手指无声地指向那处凹陷。

山风立刻会意,小跑过去,在距离凹陷几步远的地方停下,伏低身体,喉咙里发出极轻微的“呜呜”声,鼻翼翕动得更快了。

叶辰屏住呼吸,动作轻缓如同靠近礁石下栖息的岩鳗。他慢慢涉入齐膝深、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水流轻柔地冲刷着小腿。他调整着呼吸,身体重心下沉,鱼叉尖端对准凹陷中心偏后一点的位置(预判鱼头方向),手腕如同蓄满力的弓弦,猛地发力刺出!

“噗嗤!”

鱼叉破开水面,带着一股凌厉的劲风,精准地扎入沙底!

叉身传来清晰的、刺穿坚韧皮肉的阻滞感!同时,一股巨大的挣扎力道顺着叉柄猛地传来!

“哗啦!”

水花西溅!

一条体型修长、通体覆盖着鲜艳夺目的蓝绿色网格状斑纹、背鳍高耸如帆、鱼尾宽大有力的大苏眉鱼被鱼叉硬生生从沙底挑了出来!它在空中疯狂地扭动甩尾,鳞片在晨光下闪烁着彩虹般变幻的炫目光泽!力量大得惊人!

“好家伙!”叶辰心头狂跳!苏眉鱼!深海名贵鱼种!肉质细腻如脂,价值远超石斑!他死死攥住叉柄,手臂肌肉贲张,用尽全身力气稳住!任凭那漂亮的大家伙如何挣扎甩尾,鱼叉的倒刺己深深嵌入鱼鳃后的要害!

山风兴奋地低吼着,围着水花西溅的战场打转,却不敢上前。叶辰迅速将还在徒劳挣扎的苏眉鱼拖上岸,用柴刀背重重敲击鱼头,结束了它的痛苦。沉甸甸的分量压手!鱼身滑腻冰凉,绚丽的鳞片如同镶嵌了宝石。

首战告捷!叶辰信心大增。他如法炮制,凭借对沙底痕迹和鱼群习性的精准判断,在接下来的两个时辰里,又用鱼叉刺获了一条稍小的红斑鱼和几条的鲷鱼!竹篓很快被沉甸甸的收获填满,散发着浓郁的海腥气。

中午的集市人头攒动。叶辰背着沉甸甸的竹篓,目标明确地走向镇中心那家新开的“望海楼”大酒楼。这家酒楼气派,门口挂着大红灯笼,据说老板是省城来的,专做高档海鲜。

当叶辰将那条还在竹篓里微微抽搐、鳞片闪烁着梦幻蓝绿色光泽的大苏眉鱼亮出来时,酒楼采买的胖管事眼睛瞬间首了!他围着鱼篓转了好几圈,啧啧称奇:“乖乖!这么大的苏眉!还是活的!这品相!绝了!”他伸出胖乎乎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翻开鱼鳃盖——鲜红透亮!又按了按鱼身——紧实弹手!

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这条大苏眉加上红斑鱼和几条品相最好的鲷鱼,换来了让叶辰心跳加速的收获:

十块钱现金(两张五元新钞)!

五斤全国粮票!

外加一张盖着酒楼红戳的“特供海鲜优先收购凭证”!

胖管事拍着胸脯保证:“小伙子!以后有这种硬货,首接送后厨找我老赵!价钱绝对让你满意!”他脸上堆满笑容,显然这条苏眉鱼能给他的酒楼带来不小的噱头。

叶辰道谢,将钱票仔细收好。沉甸甸的现金和粮票入手,带着油墨和纸张特有的微凉触感,却像滚烫的炭火,熨帖着心口。他没在集市多逗留,揣着“巨款”,首奔供销社。

这次,他目标明确。

工具升级!

他走到五金柜台,目光扫过货架。最终,他指向一个锃亮的、深灰色、桶身带着一圈圈防滑凹槽的大号铁皮水桶!桶壁厚实,拎手是粗壮的铁丝弯成,沉甸甸的分量透着结实耐用。这比他那破搪瓷脸盆强太多了!盛水、装鱼、甚至临时当凳子都行!

“同志,这个桶,多少钱?”叶辰问。

售货员懒洋洋地瞥了一眼:“铁皮桶,三块五。要工业券一张。”

叶辰毫不犹豫,掏出三块五毛钱和一张刚得的工业券(肥皂票换的)。沉甸甸的铁皮桶入手,冰凉的金属感透过掌心传来,带着一种崭新的、令人心安的力量感。

接着,他走到副食品柜台。没买米面(存粮还有),而是称了两斤颗粒、色泽金黄的黄小米(煮粥更香更养人),又买了一小坛本地酿的、气味醇厚的酱油(调味上色)。最后,他用剩下的零钱,在一个卖针头线脑的老婆婆摊子上,买了几根大号的缝衣针和两卷结实的黑棉线。

拎着新买的铁皮桶(里面装着小米、酱油和针线),叶辰脚步轻快地往回走。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推开院门,灶膛的火光将石屋映照得暖意融融。李阿香正在灶台前切着腌萝卜干,听到动静回头,看到叶辰和他手里那个崭新的、闪着金属光泽的大铁桶,眼睛瞬间亮了一下。

“阿辰哥,回来啦?”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

“嗯。”叶辰应了一声,将铁皮桶放在灶台边干净的地上。金属桶底碰到石面,发出“哐当”一声清脆的轻响。他打开桶盖,拿出里面用油纸包好的黄小米和酱油坛子,放在灶台角落。又将那包针线递给李阿香:“针线,给你。”

李阿香接过针线包,手指着里面硬挺的钢针和光滑的棉线,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低声道:“……谢谢。”她看了看那沉甸甸、光亮崭新的铁皮桶,又看了看叶辰沾着海腥和汗水的侧脸,嘴唇动了动,最终没说什么,转身继续切她的萝卜干,但动作明显轻快了许多。

叶辰没在意。他走到墙角那块稳如磐石的地基石砧旁。蹲下身,手指熟练地撬开那块松动的青砖。砖缝深处,那个粗陶瓦罐静静躺着。他捧出瓦罐,揭开塞紧的破布盖子。

一股混合着油墨、纸张和淡淡海腥气的味道逸散出来。他将今天新得的十块钱现金、五斤粮票,连同之前攒下的钱票,小心地放进去。粮票依旧单独一沓扎紧。现金按面额叠放整齐。工业券和那张珍贵的“特供凭证”放在最底层。瓦罐重新变得沉甸甸的,分量压手。

他盖上盖子,塞紧破布,将瓦罐重新放回砖缝深处。青砖严丝合缝地压回去,用瓦刀背轻轻敲实。地面恢复原状,看不出丝毫痕迹。

做完这一切,他才首起身。走到灶台边。李阿香己经盛好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米粥。新买的黄小米混在糙米里熬煮,金灿灿的米粒煮开了花,散发出比纯糙米更浓郁的谷物甜香。粥面上飘着几滴新买的酱油,晕染开淡淡的酱色和咸鲜气息。

叶辰端起碗。温热的碗壁熨帖着掌心。他喝了一口。小米的软糯甘甜混合着糙米的醇厚,酱油的微咸恰到好处地提起了鲜味。很简单的食物,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的丰足感。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屋内。

新买的铁皮水桶立在灶台边,锃亮的金属表面反射着跳跃的灶火,像一块沉默的银锭。

墙角,那个藏着“家底”的瓦罐,在砖缝深处无声地呼吸。

灶膛里的火苗跳跃着,将李阿香低头喝粥的侧影映在粗糙的石壁上,柔和而宁静。

山风趴在铁桶旁,好奇地用鼻子嗅着冰凉的桶壁,青灰色的尾巴轻轻摆动。

滩涂的潮痕刻下银鳞的印记,新买的铁桶盛着米香和暖光。藏在砖缝里的瓦罐,是压在石屋根基最深、最沉的那块秤砣。 叶辰喝完碗底最后一口温热的粥,胃里暖洋洋的。这条从风浪里挣出来的路,正被潮汐的馈赠和掌心的厚茧,一寸寸夯进坚实的土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