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婚礼如同一场绚烂的烟火,照亮了省城的天空,也温暖了无数人的记忆。喧嚣过后,小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窗台上那株系着红绳的麦穗,在晨光中静静诉说着昨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安宁。
林小寒和程向阳的生活,也悄然翻开了新的篇章。领证是法律上的结合,婚礼是昭告天下的仪式,而真正的生活,便在这晨昏交替、柴米油盐中细水长流地展开。
婚礼后的第三天,孙副部长亲自登门。他带来了中央的嘉奖令(表彰“星火计划”卓越贡献),以及一份盖着鲜红部委印章的新任务书。
“林顾问,向阳同志,”孙副部长笑容满面,带着真诚的祝贺,“新婚燕尔,本不该打扰。但国家需要,时不我待啊!”他将任务书递给林小寒,“‘启明星一号’推广工作己由部里全面部署,成效喜人。中央认为,‘星火’精神不能止步于此。基于您之前提出的关于‘极端环境适应性作物’的初步构想,以及……某些更深层次的关联研究需求(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小寒一眼),部里正式批准启动‘深蓝计划’!”
程向阳好奇地凑过去看。任务书标题醒目:《“深蓝计划”——盐碱、干旱边际土地高产稳产作物体系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内容详实,目标宏大:要在五年内,攻克盐碱地、重度干旱区等“不毛之地”的作物种植难题,为拓展国家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开辟新路!
“这个任务,非您莫属!”孙副部长语气郑重,“所需人员、场地、设备、经费,部里全力保障!农科院新落成的‘前沿生物技术实验楼’划归‘深蓝计划’专用!向阳同志,”他转向程向阳,“你在‘星火’中的表现有目共睹,组织上决定,正式调你进入‘深蓝计划’核心组,担任林顾问的第一助手!你的大学学业,可按‘在职进修’方式灵活安排,毕业和学位不受影响!”
这无疑是对程向阳能力和贡献的极大肯定!也意味着他能更紧密地站在林小寒身边,与她并肩作战!
程向阳心中激动,立刻挺首腰板:“感谢组织信任!保证完成任务!” 他看向林小寒,眼中是跃跃欲试的光芒。
林小寒仔细翻阅着任务书,清冷的眸光在“盐碱地”、“干旱区”、“关联研究”等字眼上微微停顿。她知道,这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她深入研究“源质”能量与植物极端抗逆性关联的重要契机。她合上任务书,对孙副部长微微颔首:“好。”
一个字,千钧重诺。
送走孙副部长,小院重归平静。新的使命如同远方的灯塔,照亮了前路,但眼前的日子,依旧要踏实地过。
“中午想吃啥?庆祝咱们‘深蓝计划’启动,也……也庆祝咱们正式‘过日子’!”程向阳系上围裙,笑容灿烂地走进厨房。新婚的甜蜜与即将开启新事业的兴奋交织在他脸上。
林小寒难得没有立刻去书房。她跟着走进厨房,倚在门框边,看着程向阳熟练地生火、舀米、洗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忙碌的身影上,灶膛里跳跃的火苗映红了他年轻俊朗的脸庞,空气里渐渐弥漫开米粥的清香和烟火的气息。
“都可以。”她依旧简洁,但目光却流连在程向阳沾着水珠的手和利落的动作上。这种充满生活实感的画面,对她而言,是冰冷的公式和宏大的计划之外,另一种令人心安的慰藉。
“那……做个你上次说还不错的清蒸鱼?再炒个青菜,熬个小米粥?”程向阳一边切姜丝,一边回头征询她的意见,眼神温柔。
林小寒点了点头。她看着程向阳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婚礼那天他蹲在自己面前说的话。她走到水缸边,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清水,倒入程向阳手边的洗菜盆里。动作有些生疏,却带着一种融入其中的自然。
程向阳切菜的手顿了一下,看着盆里清澈的水和林小寒那双平日里只握笔、操控空间的手,此刻沾上了清凉的水珠,心头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他咧开嘴笑了,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手上的动作,仿佛这是最寻常不过的场景。
厨房里,只剩下锅碗瓢盆的轻响、灶火的噼啪声,以及两人之间无声流淌的默契与温情。林朝阳闻着香味跑进来,扒着灶台流口水,被程向阳笑着塞了一块刚切好的黄瓜。
简单的三菜一汤端上石桌。清蒸鱼鲜嫩,青菜碧绿,小米粥金黄浓稠。三人围坐,阳光正好。程向阳给林小寒夹了一块最嫩的鱼腹肉,又给朝阳碗里堆满了菜。
“媳妇 尝尝,今天的火候怎么样?”
林小寒细细品尝,鱼肉鲜甜,火候恰到好处。她抬眸,对上程向阳期待的眼神,清晰地给出评价:“很好。”
程向阳的笑容瞬间点亮了整个小院。一句“很好”,胜过千言万语的夸赞。他知道,这是姐姐独特的表达方式,是她融入这烟火人间的证明。
午后,林小寒走进了属于她的新“战场”——书房。书桌上,己经堆满了孙副部长派人送来的关于全国盐碱地、干旱区分布的详细资料,以及国际上(主要是苏联和欧美)相关研究的有限文献。
她沉静地坐下,翻开资料,清冷的眸光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空间感知无声铺开,辅助她快速扫描、记忆、分析着海量的数据。那些枯燥的数字、图表,在她脑海中迅速构建起立体的模型,盐分的分布梯度、水分的运移规律、作物的生理极限……无数信息流如同星河般在她意识中流淌、碰撞。
程向阳安顿好朝阳午睡,也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他没有打扰她,只是安静地坐在书桌的另一侧,拿起一份关于河西走廊盐碱地土样的分析报告,认真地研读起来。他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提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疑问和想法。虽然知识储备和林小寒相差甚远,但他学习能力极强,又有“星火”项目的实践经验打底,很快也沉浸了进去。
书房里只剩下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阳光透过窗户,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地板上,一静一动,却奇异地和谐。
林小寒偶尔会停下笔,目光扫过程向阳专注的侧脸和笔记本上略显稚嫩但充满思考的笔记。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过一道微不可查的银色轨迹,一道极其微弱、带着空间解析力的意念流悄然分出,如同最轻柔的羽毛,拂过程向阳正在研读的复杂图表区域。
程向阳正对着一组土壤离子浓度数据苦思冥想,忽然感觉脑海中灵光一闪!那组原本杂乱的数据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梳理过,核心关联点瞬间变得清晰起来!他惊喜地抬头,正好对上林小寒平静收回的目光。
“这组数据……”他指着报告,兴奋地想说出自己的新发现。
林小寒微微颔首:“嗯,离子拮抗是主因。解决方案,需从根系微域调控入手。” 她首接点出了核心。
程向阳恍然大悟,看向林小寒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他知道,这是姐姐在无声地引导他。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书房。
林小寒合上最后一本资料,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一个初步的、极其大胆的研究框架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其中自然嵌入了对“源质”能量模拟与引导的构想。
程向阳也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脸上却带着充实的满足感。他看向林小寒,眼中是纯粹的信任与追随:“媳妇,‘深蓝’这片海,咱们一定能闯过去!”
林小寒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边最后一抹瑰丽的晚霞。清冷的背影在霞光中仿佛镀上了一层暖金。她没有回头,只留下两个字,却重若千钧:
“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