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十三年七月,骄阳似火,热得人透不过气来。
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匈奴上表求和。
两国正式展开和谈。
萧侯爷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
高斌辞别外祖父,带大军班师回朝。
匈奴的和谈队伍随大军到了京城。
端肃亲王回京这一日,满京城闺秀早早出动了。
高斌经过的街道上,茶馆、酒楼靠窗的房间早早便满了座。
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子正是倾慕英雄的年纪,说不心动是假的。
可看着高斌冷肃的面容,也没有哪一个闺秀敢抛个花丢个手帕啥的。
大家伙儿都只敢站在窗前,默默凝视高斌骑着高头大马静静走远。
瑞儿没有去看。
清风苑因房屋小巧精致,又有竹林遮掩,倒并不很热。
虽是暑天,瑞儿连冰盆也少用。
吃水果也只是用竹篮子吊在井中,取其凉意而己。
匈奴使团住进了鸿胪寺。
十万大军驻回西山大营。
高斌进了宫,交还了虎符。
天佑帝要赏他,他推辞不受,说:“不管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皇子,为父皇分忧都是本分。”
高斌又成了那个闲散王爷。可满京城无一人敢轻看他。
太子作为大夏国和谈特使,与匈奴使团进行了会晤。
左贤王独孤虎作为和谈使团的最高代表,先就发动战争一事向大夏国表达了歉意,承诺每年向大夏国进贡战马三百匹。
第二 向大夏国称臣。
第三 承诺二十年内不主动发动战争。
第西 匈奴公主和亲大夏国。
第五 大夏国需每年向匈奴提供粮食三十万石,布帛二十万匹,银二十万两。
第六 大夏国公主和亲匈奴。
第七 双方边境互市。
太子高望当然不肯。
双方你来我往,拉锯了几天。
正式签下和约:
第一 匈奴每年向大夏国进贡战马三千匹。
第二 向大夏国称臣。
第三 承诺二十年内互不开战。
第西 匈奴公主和亲大夏。
第五 大夏国每年向匈奴援助粮食三十万石,白银十万两,布帛十万匹。
第六 双方边境互市。
和谈成功,左贤王带着匈奴使团回国,独留下匈奴公主独孤云。
独孤云高鼻深目,身高腿长,是典型的异域美人。
她本倾慕战神高斌,哪知道天佑帝早赏了高斌婚姻自主权。
高斌不肯娶她,连天佑帝也奈何不得。
剩下的成年皇子,太子体弱,且有正妃。 西皇子也有正妃了。
只有贤王,正妃己薨。
天佑帝探了探贤王口风,犹犹豫豫的,似乎不想娶他国公主做正妃。
难不成一国公主做个王爷侧室?
最后还是高斌替天佑帝分了忧。
高斌问:“父皇可有意将云公主纳入后宫?”
天佑帝摇摇头:“朕并不好女色。
“那既然都是侧室,何不做太子侧室?”高斌道。
天佑帝想了想,点点头:“好。”
当即下旨,赐独孤云为太子良娣,择日入太子府。
独孤云有点蒙:想不到自己贵为公主,竟然被赐作侧室——有品级的侧室也依然是妾。
还是贴身侍女格桑劝道:“事己如此,无法挽回,公主不妨想开些。眼前的太子良娣,日后便是皇妃。太子虽文弱些,也并不是早夭之相。公主的快活日子尚在后面。”
独孤云虽心有不甘,也只得委委屈屈入了太子府。
幸太子是个肯怜惜人的,太子妃也不是拈酸吃醋的,皆怜她远离故土,并不刁难她。”
独孤云进太子府这日,姊妹几个正在国公府云起亭赏荷。
姊妹们聊起这位太子良娣,可怜她贵为公主,却远离故土,与人作妾。
独瑞儿笑道:“公主自然要嫁入皇家。难不成敌国公主还能作皇后不成?或入宫为妃,或为皇子妃。这个关头,娶她做正妃,便是与皇位无缘了,贤王如何肯?”
又道:“横竖是作妾。作王爷的妾室哪比得上作太子的妾室?良娣己是她能得到的最高位分了。”
清平想了想,道:“江妹妹说得极对。”
瑞儿捂着嘴笑:“云良娣身后站着匈奴,对太子来说何尝不是助力?这促狭的主意只怕是你那位表哥出的。听闻他与太子一贯亲厚。”
清平欲要反驳,张张嘴却说不出话来——这还真像是高斌的手笔。
只得道:“别说她了。咱们还是弹琴吧。”
扶摇抿嘴一笑,先弹了一曲《荷花颂》,赢得众姊妹一片赞叹声。
扶摇笑道:“有清平和瑞儿在,只勉强算不出丑罢了。我先抛砖引玉,请两位大家赏赏脸吧。”
大家都笑了。
清平整整衣襟,正襟危坐,弹了曲《月下赏荷》。
瑞儿沉浸在琴音中,细细揣摩,慢慢品味,暗道:此处若有箫声合奏就更完美了。
正想着,忽有箫声隐约响起,渐渐清晰,随着琴音忽高忽低,如风起荷塘,翻出一汪水色。
琴音忽停,箫声亦止。
忽又齐齐响起,细细碎碎,似乎有鱼儿跃出水面,轻啜花蕊,又似有情人月下倾诉,低低切切。
良久,琴音渐渐低下去,箫声亦渐渐远去,越来越远,渐不可闻。
众姊妹默然半晌,方齐齐鼓掌。
清平扬声笑道:“吹箫的请出来一见呗。”
“就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高斌从亭子后转出来,身后跟着高战。
世子爷陈忠陪在身边。
众姊妹见礼:“王爷。”
高斌虚扶一把:“免礼。”
众姊妹又向世子爷见礼,陈忠忙不迭让免礼。
清平笑道:“表哥怎么舍得出来走动了?”
高斌淡然道:“这不是听到你在这儿么?顺路接你回去。恰好听到你弹琴,一时技痒。”说罢觑了瑞儿一眼。
瑞儿抿着唇,嘴角轻轻扬起。
高斌问清平:“明儿休沐,可要去划船?”又道,“在座的都可去。”
扶摇诧异地抬起眸子来,竟觉得高斌浑身杀意淡了很多,不那么可怕了。
阿婵年纪小,不太怕他,问:“去哪儿划船?我们也可去吗?”
高斌看一眼阿婵,又看看瑞儿,温和地道:“王府有个大池子,可以划船。在座的都可来。 ”
说完又对清平道:“时辰也不早了。可要回去?”
清平点点头,向扶摇姐妹告辞。
阿婵、瑞儿也告辞。
扶摇姐妹首送出垂花门,约好明儿王府见,方各自分别。
马车上,清平问高斌:“云良娣的事,是你的主意吗?”
高斌“咦”了一声,揉揉清平的头:“阿妹什么时候长脑子了?”
清平躲了躲,翻了个白眼,不悦地道:“头发弄乱啦。人家都十八了,不是小孩子了,不许摸头了。”
又道:“果然是你。江妹妹真聪明。”
“是她?是个聪慧的。”高斌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