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转眼阿宝过了五岁生辰,正式上学了。
瑞儿亲自替阿宝挑了个小厮,取名旺儿,跟小桃一般年纪,天天跟瑞儿上学。
江恩把前院书房旁边的小屋腾出来做了课室,聘了一个老秀才作塾师,教导阿宝。
第一天下学,阿宝看到瑞儿,没精打采地行礼:“阿姐。”
“怎么了?兴致不高啊?”瑞儿问。
“先生教的我都学过了。”阿宝嘟着嘴。
瑞儿好笑:“这么不谦虚?都吃透了?不如我考考你?”
阿宝瞬间来了精神,忙往回走:“阿姐,我回去看书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真的,先生比你和清平姐姐差远了。”
说完一溜烟跑了。
引得菊香、菊枝笑不可抑:“今儿才知道公子这么怕姑娘的。”
瑞儿笑:“说明他学得不扎实——没信心才会怕。”
“那是姑娘要求高。”菊香笑道,“公子才刚满五岁。很不错了。”
江恩回府,先去看了陈氏。
陈氏正歪在绣榻上看惠宜认字。
江恩问陈氏可好?腹中胎儿可好?
陈氏道一切都好。
又命郑妈妈带惠宜回房去。
方笑盈盈地道:“妾身正有事要与老爷商量。”
江恩温和地道:“何事?”
陈氏笑道:“咱们家快添丁了,固然是好事。房子却不大够住了。孩子尚小不说,乳娘、丫鬟、婆子总得有地方安顿。何况翻过年瑞儿就十西岁了,是大姑娘了,还没有自己的院子。”
“夫人的意思呢?”江恩眼中碎芒闪动,笑着问。
陈氏笑道:“前几天嫂子来看我,说工部林大人告老还乡,要卖宅子。我想着这两三年铺子里颇有些收益,不如换个大些的宅子。”
江恩点点头:“倒没听说林大人要卖宅子,还是夫人消息灵通。夫人做主就是。”
又道:“早该换了,这些年委屈夫人了。只林大人的宅子是大三进的。钱银还凑手么?”
陈氏笑道:“卖了这个宅子,再卖个小铺子,加上这两三年的收益,也就够了。”
想了想又道:“惠宜养在我跟前,都是银杏银柳亲自照管。她以前的丫鬟小桃给了阿宝跑腿,这次给她买两个补上。”
夫妻俩正说着话,银杏在门外回禀:“钱姨娘来了。”
“让她进来。”陈氏道。
钱姨娘掀帘子进来,鼓眼端着托盘跟在身后。
姐妹俩行了礼:“老爷,夫人。”
“免了。”江恩道,“这些日子劳烦你了。”
“老爷言重了。都是妾该做的。”钱姨娘谦逊地道。
银柳接过托盘,轻嗅嗅,笑道:“好香的红枣枸杞乳鸽汤。”
边说边递给陈氏。
陈氏接过汤盅,一勺勺喝起来,边喝边点头:“香。”
又对江恩道:“老爷和妹妹们去用膳吧。我喝这个汤就够了。”
江恩点点头,起身就走。
鼓眼忙告退,跟上去服侍。
听着鼓眼在门外娇声喊老爷,钱姨娘略尴尬。
偷偷地掀起眼皮,瞧了陈氏一眼,讨好地笑道:“我留下来侍候夫人。”
陈氏笑道:“不用。我有银杏银柳服侍就够了。你且去吧。”
钱姨娘无法,只得自回房去。
喝完乳鸽汤,银柳扶着陈氏出了门,在庭院里走动,遇到瑞儿带着阿宝。
姐弟俩也是刚吃完饭,出来消食。
陈氏问姐弟俩吃的可合胃口?又问阿宝上学可习惯?中午在学里可吃得饱?
姐弟俩一一答了。方各自回房。
银杏道:“夫人,您如今身子越发重了,要不要把二姑娘送回去?”
“不用。”陈氏道,“就钱氏这样的,能把孩子教成什么样子?看看小钱氏就知道了。惠宜到底是夫君的孩子,不能让她养废了。”
又道:“孩子有乳娘和丫鬟婆子照顾,生活上也不用我操多少心。不过是引导着不让她长歪罢了。”
银杏点点头:“夫人说的是。”
又道:“夫人就是心善。二小姐有夫人这样的嫡母,真是好命。”
陈氏叹道:“不过是物伤其类罢了。我自小儿在夹缝里长大,受了多少辛苦?又何必为难她?”
又想了想,道:“再过两个月,惠宜也满五岁了,让她跟着阿宝上学去。老秀才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也是教。”
说到这里,陈氏微笑起来:“他们三个,加上我肚子里这个,到底是一个爹。还盼着他们姐弟妹西个,以后能相互帮扶。”
银杏笑道:“是夫人看重他们。以后有老爷在,小主子是不愁的。”
陈氏叹道:“你懂什么?”
又低声道,“老爷最是自私的,不中用。瑞儿倒是个好孩子,心善,又聪慧,偶尔指点下,惠宜便受用不尽了。说不定我肚子里这个也能得着她好呢。”
银杏诧异道:“婢子看老爷很好呀。谦和有礼,又对夫人好。”
陈氏取笑她:“既这么好,你怎么不肯做他房里人呢?如今可后悔了?”
银杏急了:“夫人说什么话呢?再好也是夫人的人。婢子只想侍候夫人一辈子。”
陈氏笑道:“你急什么?放心。我自不会辜负你,必得挑着好的才肯嫁你出去。”
银杏跺脚:“夫人……”
陈氏歪在绣榻上,道:“来替我捶腿。”
银杏端来小杌子,拿出小银锤,轻轻替陈氏捶着腿。
陈氏微合着眼,轻声道:“傻姑娘,女人总得嫁人的。只不过呀,别太把男人的情意当回事。他好,咱就好。他不好,咱就守着孩子过。以后,我给你做靠山。”
银杏微红了眼圈。
一宿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