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为扶苏师
大秦:我为扶苏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秦:我为扶苏师 > 第24章 烟火人间,烹调之趣

第24章 烟火人间,烹调之趣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我为扶苏师
作者:
丶绯绯绯月
本章字数:
5794
更新时间:
2025-07-02

清风院的院子里,今日的气氛格外活泼。

几名宫人正在按照林晚的指示,搭建一个临时的简易灶台,旁边准备着清洗干净的食材:

一条从溪边钓回来的鲫鱼、一些常见的蔬菜(如葵菜、葱姜)和粟米。

扶苏兴致勃勃地站在一旁观看。

昨日的钓鱼经历让他对亲手获取和处理食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师,我们今日是要在此处野炊吗?”扶苏笑着问道。

“也可以这么说。”林晚笑道。

“不过,这不仅仅是野炊,更是我们学习格物致知的一堂新课。”

他指着准备好的食材:“长公子可知,这些看似寻常的食材,蕴含着怎样的奥秘?为何生食与熟食味道和质地不同?为何不同的烹调方法,能将同样的食材变成不同的美味?”

扶苏想了想,他虽然吃过各种珍馐美味,但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

“儿臣只知熟食比生食更易消化,味道更好。”

“不错,熟食确实更易消化。”林晚肯定道,他拿起一条鱼。

“在我们之前的健康课上,林某曾提及微虫。许多食材,特别是生肉和未经彻底清洗的蔬果上,可能藏匿着这些肉眼难见的微虫。它们进入人体,便会使人生病。”

“而烹调的过程,特别是加热至熟透,便能杀死这些微虫,使食物更安全。这便是为何熟食比生食更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林晚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了高温消毒的概念。

“原来烹饪还有这等意义!”扶苏恍然大悟,他想起自己在边疆和宫中,确实有人会因吃了不洁的食物而腹泻或生病。

林晚拿起蔬菜:“这些蔬果,它们从土地中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养分。它们为我们提供身体所需的不同养分,就像盖房子需要不同的材料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不同的材料来维持和强壮。”

“就像长公子每日学习和思考,需要消耗许多力气。粟米、肉类能够提供充沛的力气;而蔬果则提供一些身体所需但力气不足的东西。”林晚用小学生能理解的简单营养学来解释。

“所以,荤素搭配,才能让身体更强壮,更有精神学习和做事。”

他拿起葱姜:“这些调料,它们本身不能提供很多力气,但它们能让食物变得更美味。味道也能影响我们的食欲和心情。”

“而烹调的过程,便是运用火和水等自然之力,让食材发生奇妙的变化。”林晚指着灶台。

“你看,火能够改变肉类的质地和颜色,让它变得松软易嚼。水能够将食材中的味道融入汤中,或者让米粒变得软糯。”

“就像我们之前学过的物理原理,如何用巧力省去蛮力。烹饪也是如此,如何运用火候、调料、方法,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味,既是技艺,也是学问。”

“今日,我们便来亲手实践一下。”林晚卷起袖子。

“我们来尝试烹调这几条鲫鱼,就像昨日在溪边一样,但这次,我们做得更精细些。”

扶苏也来了兴致,他跟着林晚一起,先将鱼清洗干净,去除内脏。

林晚讲解如何去除鱼鳃、鱼鳞等,并强调清洗的步骤(再次强调卫生)。

“刮鱼鳞时,要逆着鱼鳞的方向,像这样……”林晚亲自示范,手把手教扶苏。

扶苏学着林晚的样子,笨拙地尝试,不小心将鱼鳞刮得到处都是,引得一旁的宫人掩嘴轻笑。

扶苏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从未做过这种活计,感觉既新奇又有些手忙脚乱。

“长公子瞧着手生,这是第一次吧?”一位看着敦厚老实的工匠忍不住说道。

“正是!”扶苏笑着答道,“以往这些都有人代劳,今日才知其中不易。”

林晚看着扶苏毫无架子地与宫人、工匠互动,并且乐于尝试这些体力活,心中十分欣慰。

这比任何说教都更能拉近他与底层百姓的距离。

他们用葱姜给鱼简单的腌制,林晚讲解葱姜如何去除腥味(小学化学中关于物质混合和气味挥发的简单概念),盐如何让味道渗入鱼肉。

“这就像治国一样。”林晚突然话锋一转,将烹饪与治国联系起来,引起扶苏的兴趣。

“治理一个国家,也需要了解食材的特性,也就是百姓和土地的状况。需要运用不同的火候和调料,也就是合适的政策和方法。用严苛的律法(猛火),可能一时见效,但容易烧焦(引发民怨)。用宽仁的政策(文火),则需要耐心和时间,才能慢慢入味(得到民心)。”

“而为君者,就像一个掌勺的大厨,需要了解每一种食材的特性,知道何时用猛火,何时用文火,何时加何种调料(政策)。才能将这个国家烹调出美味和繁荣。”

“再比如,有些地方的百姓像这鱼一样,需要去除一些腥味(不良习俗),用葱姜(教化或法律)来引导。但如果‘调料’下得太重,或者‘火候’掌握不好,便可能适得其反。”

扶苏听得入了迷,他从未听过如此形象生动的比喻。

他一边亲手处理食材,一边将这些道理与他所知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

“就像商君变法。”扶苏思索道。

“他用严酷的秦律(猛火),短时间内让秦国强大起来。但秦法过于严苛,也导致了百姓的畏惧,甚至最终引发了起义。”

“长公子说得极是。”林晚点头。

“商君是一位伟大的改革者,他用最猛烈的火,快速地改变了秦国的面貌。然而,猛火易熟,也易焦。若能在猛火之后,懂得转为温和的文火,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

他又举了其他例子:“例如,周公制礼作乐,便是用温和的文火,慢炖天下,使得周朝初期礼乐昌盛,天下归心。但周朝后期,文火不足以应对诸侯纷争,最终礼崩乐坏。”

“所以,为君者,需要懂得何时用猛火,何时用文火,何时调味,何时静待。这需要智慧,也需要实践。”林晚看着扶苏,眼中带着期许。

他们将腌制好的鱼放在简易的烤架上,控制着火堆的大小。

扶苏负责翻动,观察鱼肉颜色的变化,林晚则讲解蛋白质在加热时的变化(小学化学中加热改变物质性质的简单概念)。

鱼烤好后,师生二人和协助的宫人、工匠们一起分享。虽然简陋,但味道却格外香甜。

“长公子,烤得不错!”一位工匠咬了一口鱼,竖起大拇指。

“比我平时自己烤的好吃!”

扶苏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他不仅学会了如何烤鱼,更重要的是,他在其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以及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成就感。

这次下厨的经历,不仅让扶苏学到了基础的烹饪、卫生、营养知识,更通过林晚生动的比喻,将这些日常小事与治国理政联系起来,让他对“火候”、“调料”、“食材”有了全新的理解,并结合历史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教学。

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充满了笑声,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而关于长公子在院子里亲手烤鱼、与工匠宫人一同说笑的事情,也再次通过王福的渠道,迅速传到了赵高那里。

“烤鱼?!总管,长公子竟然亲手烤鱼给那些下人吃!”小宦官禀报时,语气中带着不可思议和一丝嫌恶。

赵高听了,气得脸色铁青。在他看来,长公子竟然做这种低贱的事情,简首是有辱身份,完全被那异人“带歪”了!

“那个林晚!他是想把长公子变成一个粗鄙的野人吗?!”赵高尖声骂道。

他愈发觉得林晚是在用这种方式消磨扶苏的贵气和雄心,让他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末技”。

他决定,必须向陛下强调林晚对长公子“身份”和“礼仪”上的败坏,或许能从这个角度找到攻击林晚的切入点。

然而,他并不知道,扶苏在这次经历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烤鱼的技巧,更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理解,以及对治国理政“火候”和“调料”的全新认知。

这些,将是他未来为君,亲近百姓,制定政策时,最宝贵的财富。而赵高的这些“担忧”,在嬴政眼中,只会显得迂腐和短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