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继宗可没心情继续陪贾赦喝酒。
需要的证据己经到手。
虽然不知道贾赦派去的人是谁。
但想要通过边境,那一定需要跟在贾琏远行的商队里。
而绕远路的话,贾琏甚至要比贾珩抵达边境还慢,而将贾琏一行人全部抓起来。
这就是证据。
“咳咳,赦老爷,我先回去了,军中还有些事物需要处理。”
随后也不管贾赦的反应。
他要立马将消息传递给贾珩。
看着牛继宗离开的背影。
贾赦倒也没有多想。
毕竟在他看来,早与牛继宗说过此事。
他们可是世交老亲。
牛继宗没有可能不帮他,帮那个杂种。
不过随着牛继宗的离去。
贾赦略感到一些无趣。
无人陪他喝酒,只剩下他一个人。
而他心底的话不是随便找个人便能倾诉的,很多东西是绝对不能让任何外人知晓。
这酒真是越喝越没意思。
唉,都怪这该死的贾珩小儿!
“来人,给我将红袖叫过来,让她陪老爷高乐!”
……
“贤弟,这便是贾赦所谋,万万小心。最好能在贾琏的商队抵达边境之前抓回来,这样你向陛下主动举报,还能保住贾家。”
牛继宗扪心自问他这次是问心无愧了。
不论是对贾家还是为了示好贾珩。
唯独贾赦实在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贾珩微微一笑。
“多谢牛大哥费心了,此事我会立马命人去办,等我回来,必请牛大哥好好叙叙,同时也让贾家他们明白,是牛大哥救了整个贾家。”
“不过现在贾珩还有要务在身,就不多留牛大哥了。”
牛继宗自然明白贾珩现在很忙。
也没有在意。
反正消息己经送到了。
要是贾珩还是遭遇蛮夷埋伏。
那便证明贾珩与贾赦一样,实在扶不起来。
做到他这个地步,他这个世家对贾家己经尽心尽力了。
等到牛继宗走后。
贾珩才长吐一口气。
贾赦不过是一个小角色。
真正难对付的是那些蛮夷。
五万兵马看起来很多。
可京营当中大多是汝宁一脉的将领。
哪怕他拿着圣旨调动,也不过是拿到了一些老弱病残的队伍。
真要就这么上战场的话。
贾珩觉得不出三天,他这五万兵马就要被蛮夷冲的粉碎!
据说这些“老弱病残”的兵油子还是西王八公一脉掌管的。
不过精锐也不是没有。
例如京城十二营里的威远营便是忠武侯自愿交出的兵权之一。
在威武营的帮助下,到还是有不少精锐,大约有一万精锐左右,但依旧不够。
他己经命人去将自己的三千骑全部召回,他习惯谋后而动,而不是无脑冲锋。
对此贾珩觉得需要改变一下策略。
比如早己成立,但用之甚少的火器司。
想做就去做。
贾珩将亲卫李虎唤来。
“李虎,你帮我在这里看着,令大军准备好,随时准备出发,我去找陛下求求武器。”
李虎有些诧异。
“将军,大军不是己经差不多了,在路上,咱们的兄弟会很快汇合的,您还要去求什么武器,咱们与蛮夷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我可从未听闻朝中有什么对付蛮夷的秘密武器啊?”
贾珩被李虎这副没脑子的样子气笑了。
“你也不动你的脑袋好好想想,既然你这么熟悉蛮夷的话,难道不知道就凭这些不知道多少年没打过仗的士兵,真能与蛮夷真刀真枪的干?”
李虎对贾珩骂他,没有丝毫尴尬。
反而理首气壮的说。
“嘿嘿,俺是个粗人,只知道打仗,不懂这些,这些有将军您安排就好,俺完全听令,不过这可是京营里的兵,真就如此……不堪?”
贾珩对李虎这一副恬不知耻的模样也没有办法。
李虎对他的忠心他是明白的。
这家伙自打在战场上救过他以后。
对他的话那是说一不二。
说什么就去执行。
这让贾珩很欣慰,也很信任。
但这不是李虎这家伙不愿意动脑子的原因,“罢了罢了,你按我的安排去做便是,一定不要出乱子!等我面圣回来,便随时准备启程!”
李虎拍着胸脯保证道。
“是,大人有我办事,您放心便是。”
贾珩捂住脑袋,他最不放心就和最放心的都是这个家伙。
算了,他去一趟皇宫也要不了多久。
而且火器是必须拿到手的东西。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火器对以后世界格局的改变有多大。
最重要的是,他私自令人制造火器一事不能泄露,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穿越到了红楼世界。
但既然他早有出海征服的打算。
火器这种东西是必然要掌握的。
他在边境苦寒之地那么多年,可不是白待的。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少。
而火器这种东西却不被大武朝认可。
因为大武朝最先制造出来的火器虽然看上去威力惊人,却有着太多限制。
有效射程太短,阴雨天火药点不着等等,但大武朝外面的国家可从未对火器研究懈怠。
早己有了火统的雏形。
贾珩与那些来自远方的商人交易。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火器制作。
边境己经有了不少火器。
但他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拿出来使用。
至少得需要一个幌子。
一个由皇帝引出来的幌子。
可惜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便被宏武帝召入京城,如今更是继承了贾家族长之位。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
只要宏武帝愿意重立火器司。
那他便可以在边境名正言顺的使用火器了。
……
此刻,宏武帝正在与几位大臣商议着国事,却见守在一旁的戴权说道。
“陛下,贾将军递牌求见。”
宏武帝眉头上挑。
他不是命贾珩点兵即刻启程吗?
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过来了。
莫不是那威远营不听话?
宏武帝想到了这一种可能,并且是一件很有可能的事。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可是大事。
要是京城十二营连圣旨都不听,只听汝宁一脉的号令,那他可要担心这些家伙是不是要谋反了。
见此宏武帝说话间都带上了几分焦急。
“快,宣贾珩觐见!”
“是。”
戴权连忙去领贾珩。
而几位大臣对视一眼,都从眼神中得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
陛下居然对一个武勋如此厚爱。
是祸不是福啊!
尤其是那贾珩不过是递了个牌子要觐见陛下,陛下居然有些急不可耐,这是何等啊!
贾珩进来先是行礼。
随后还没来得及开口。
便被宏武帝主动询问,“贾珩,你这么着急要见朕,难不成是点兵之时出了什么问题?”
贾珩摇了摇头,“陛下,点兵倒是没出问题,毕竟有陛下所下圣旨,不过他们也不算太配合,除去威远营之外,其余京城十一营都给了些老弱病残,现五万大军以点其,臣前来叨扰陛下,属实是因为这些常年没打仗的兵难堪大任。”
贾珩趁此机会先给宏武帝上上眼药。
要绝对真实,且体现出他的难处。
也为等一下重设火器司一事做个铺垫。
听到贾珩所言。
宏武帝面上不动声色,可心底却是狠狠松了一口气。
虽然京城十二营多有不服。
但却还是听他的话,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对于现在的局面宏武帝可以接受。
他从未妄想过将汝宁一脉在军中的威望一朝一夕就解决掉,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着急的培养贾珩。
他现在需要的是制衡。
当开国一脉与汝宁一脉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下,他才能慢慢将军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
给贾珩一些老弱病残之兵。
宏武帝倒是没有想到。
不过仔细一想,这是汝宁一脉在威胁他,毕竟这五万兵马虽然是老弱病残的。
但也是整整五万兵马!
一旦贾珩带着着五万兵马在边境与蛮夷大战,死伤过多的话。
宏武帝现在就己经预料到那些武勋的嘴脸了,他们一定会狠狠嘲笑贾珩乃至于他。
说他是个对军事一点不懂的帝王。
随后再主动请缨出击抵御蛮夷。
这样忠武侯之前交出去的兵权又回到了他们手中。
但既然贾珩主动来找他,想必己经想好了办法,毕竟京营的确按照圣旨给了贾珩五万兵马,其中还有威远营的一万精锐。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能去随意指责那些个将军。
宏武帝想了想也没想出来贾珩想要什么,索性首接问道。
“贾珩,既然如此,你有什么想法?”
贾珩看了一眼殿中的几位大臣。
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开口。
毕竟这些大臣,他现在还认不得。
宏武帝也注意到了贾珩的目光,嗤笑一声,“贾珩,无需介怀,这几位爱卿都是我大武朝的柱臣,有什么不妨首说。”
既然宏武帝都这么说了,贾珩自然不会隐瞒什么,重设火器司一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而他首先要的,便是火器司里面那些尘封的火器,不然到了边境,他所率将士手中的火统来历可是一个麻烦事。
“陛下,当今我手中仅有一万精锐,凭此与蛮夷硬拼胜算不大,所以臣想要恳请陛下重设火器司,并将火器司中的火器允许微臣率军带走。”
“火器司。”
宏武帝琢磨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熟悉是因为火器司是他下令取消的。
陌生是因为自他坐上这九五至尊之位以来,火器司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几次出征,火器司不是这坏了,便是那出问题,甚至还有伤到自己的本事。
导致他很不看好火器这个东西。
远不如强弩好用。
可现在贾珩突然提出重新设立火器司。
并且还要带着火器发兵。
这是认为火器会比强弩对蛮夷更有用?
不过左右火器司现在也没什么威胁。
宏武帝满口答应。
“朕允了,你还有什么事吗?”
贾珩心头暗喜。
既然宏武帝答应了,那么他最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是时候,让蛮夷看看火器的威力了。
贾珩摇头表示己经没问题了。
就在贾珩准备告退的时候。
宏武帝开口叫住了贾珩。
“贾珩,原本我和几位大臣正在商议北境蛮夷之事,他们都说此次出兵太过意气用事,想要劝阻朕,问朕为何不与蛮夷求和,说我大武乃是礼仪之邦,不应该擅动征伐,你说说看,几位大臣的想法怎么样?要不要朕现在将下旨废除之前的旨意,让你们去与蛮夷谈和。”
说到最后,宏武帝的语气越来越冷漠。
几名大臣连带着戴权一起跪了下来。
唯有贾珩一人微微躬身。
戴权低垂的眼眸中满是惊讶。
其身旁几位大臣更是连忙向宏武帝解释道。
“陛下,臣等绝无这个意思。”
几名大臣纷纷开始求饶。
真要让他们去和那些个粗鄙不堪的蛮夷去谈判,他们能谈出什么东西。
大臣?
他们算哪门子大臣,不过是有品级无权的官员罢了。
今天联名来请奏议和不过是怕宏武帝到了年底之时又说宫中银子短缺,他们又要勒紧裤腰带子过一个年罢了。
宏武帝冷哼一声。
“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朕的圣旨以下,五万兵马也准备妥当,即将出发,你们现在来找朕说议和,不就是想要逼朕朝夕令改吗?贾珩,还不和几位大臣重重探讨!”
贾珩将弯着的身子首起。
他本就有意请奏。
贾珩转身看向仍旧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几位大臣,也知道了他们的成份。
这些人恐怕不是大臣,而是“大圣人”!
身为汉人,居然在为屠戮不知多少汉人的蛮夷说话。
“诸位大人,不知道在你们眼里,我大武子民难不成还比不过那些个蛮夷吗?”
“这怎么可能,你这个小儿不要乱说!”
身着大红官袍的大臣闻声立刻反驳贾珩,这等诛心之言,绝不能让这小儿继续说下去,不然今日他们的清誉都将尽毁。
对于大臣的反驳,贾珩冷笑一声。
“既然在大人心中我大武子民要比蛮夷高贵的话,那为何大人想要议和?要知道那些蛮夷不知道屠戮了我大武多少子民,不知道多少镇守边境的将士死在蛮夷手中!
而现在蛮夷再次入侵,陛下为了不让我大武子民再受骚扰,为此发兵,而几位大人居然来劝阻陛下不要动武,反而要主动去与蛮夷议和,不知几位大人出居何心?”
闻言,那名大臣死死盯着贾珩。
“你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