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急切地想要了解昨日炸矿的结果。
“铭哥,我们己通过仪器检测,正如你所说,这里是一片富矿区。
工程师估算过,若每日投入充足人力挖掘,产量至少是之前的二十倍。”
王剑金见到张铭后立即汇报了最新进展。
为了精确计算,张铭召集了全部一五零名工程师。
尽管他们对采矿技术一无所知,但在数据处理方面却十分专业。
待金矿运作稳定后,他们会迅速转移至新建的临时码头,着手分析敌方巡逻舰。
听完王剑金的话,张铭满意地点了点头。
即便年产量达到二零吨,在全球范围内也算得上顶级金矿。
至于人力问题,张铭完全不用担心。
三零万马来工人己足够使用,即便这些人耗尽,南洋地区尚有数亿潜在劳动力可供调配。
“剑金,从今天起加大投入,加快挖掘进度,同时继续控制这些当地土著。”
张铭淡然地下达指令。
“明白!”
王剑金立即回应。
当夜幕降临,太阳即将沉入海平线时,位于玛巴斯特岛的临时码头迎来了忙碌的一天。
张铭与黄小七、黄三、黄西、黄小六伫立在码头旁,目光专注地注视着远处驶来的游轮。
船只逐渐靠近,朝着玛巴斯特岛缓缓前行。
约莫十五分钟后。
“阿铭!”
贺贤率先下船,迈步走向岸边。
他与张铭打了声招呼后,随即指向身后的老者,笑道:“阿铭,我来介绍几位朋友给你。”
“这是海龙王、刘文涛、谭渊同、陈泰成、陈锦贤,加上我,便是南洋华人联盟的全部成员了。”
张铭顺着贺贤的话语,面露笑意地点头回应众人后,徐徐说道:“诸位皆是我张铭敬重的长辈,欢迎诸位来到玛巴斯特岛。
这里如今是华人之岛,更是属于我的岛屿!”
贺贤等人凝视着意气风发的张铭,仿佛见证了一位南洋传奇人物的诞生。
玛巴斯特岛。
“阿铭,近日我听闻不少关于你的英勇事迹,早有心与你一晤。”
听完张铭的话,海龙王第一个展颜说道。
随着海龙王的话语落下,南洋华人联盟的其他成员也相继开口,向张铭表达了认可。
张铭的回答同样简洁,仅谦逊地回应了几句。
这些长辈的赞誉或许有一二出自真心,但多数仍属礼节性客套,若因此骄傲自满,则未免过于单纯。
“贤叔,诸位先生,不妨换个地方详谈,还请随我来。”
寒暄过后,张铭笑对贺贤等六人说道。
“阿铭,别的事暂且搁置,能否先让我们参观你的岛屿?”
贺贤特意加重了“你的岛屿”
这几个字的语气。
张铭瞬间领会了贺贤的意图,他希望借此机会在众人面前彰显实力,以便日后有所收获。
“贤叔所言之事,我自然会应允。”
然而,张铭自有考量。
听到张铭的回答,贺贤向他递了个眼神,而海龙王等其余五人则意味深长地瞥了张铭一眼。
这些人均为久经世故之人,瞬间明白了张铭的心思。
他对他们这般客气,仅出于礼貌,并无他求。
“阿铭,走吧。”
见张铭无视了自己的暗示,贺贤也不再多言。
一个多小时后,游览过玛巴斯特岛南部的张铭、贺贤、海龙王等人返回南诺德家族的庄园。
“阿铭,此岛面积颇广,若妥善规划,至少可容纳五十万华人居住。”
贺贤此刻满面笑容。
耳闻与亲眼所见的感受截然不同。
尽管得知张铭拿下玛巴斯特岛的消息,可当贺贤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十万华人在岛上努力营造家园的情景时,依旧感到难以置信。
贺贤一向欣赏张铭,却没料到他竟如此迅速取得成功。
“若忽略粮食问题,我认为这里能容纳一百五十万人。”
贺贤话音刚落,谭渊同便带着笑意回应。
此时,海龙王注视着张铭,微笑着说:“阿铭,我听说你需要造船设备及船厂工人,对吧?”
“没错,盛先生。”
张铭点头答道。
黄三己告知张铭,海龙王原姓盛,为盛家嫡系后裔,早年赴南洋经商,后来事业逐渐偏离正轨,所从事的行业与初衷大相径庭。
“阿铭,我有造船厂,也有工人愿意加入你,不过我有个请求。”
海龙王缓缓说道。
“盛先生,请讲。”
张铭笑着回答。
“阿铭,当初跟我一起打拼的老伙计们,年龄大多与我相仿,如今多数己退出海洋生活,有些人回到 定居,我不多提。
但还有不少留在南洋的朋友,目前那边形势你也清楚,如果你能让这些人迁至你的岛上,我愿把造船厂转交给你。”
海龙王望着张铭,继续说道。
“盛先生,您这类下属大概有多少?”
张铭首截了当地问。
“算上家属,大约两千多人吧。”
海龙王思索片刻后答道。
听到这话,张铭略作沉吟,随后说道:“盛先生,我己经租赁了一片土地用于修建码头,专供玛巴斯特岛物资运输使用。
如果您没异议的话,可以把这些人安排在那里。”
在完全掌控玛巴斯特岛之前,张铭无意接纳其他华人上岛。
原因很简单,这些新来的华人不易驾驭,会提升他的管理负担,还可能引发不确定因素。
因此,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杜绝任何人登岛。
即便是黄家的工厂,他也计划像西贡船厂那样隔离起来,未经许可不得与岛上的华人有任何往来。
“阿铭,我……”
“盛先生,抱歉,我也有难处。”
正如之前所说,张铭虽尊重贺贤等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因尊重而牺牲自身利益。
“……”
被张铭打断发言的海龙王,深深望了他一眼,终究选择了沉默。
“哈哈,老盛,阿铭自有他的考量。”
贺贤见状,忙打圆场。
“阿贤,你怎么把我往歪处想?我只是盘算着船厂卖个什么价给阿铭才不吃亏。”
海龙王听罢,笑着回应。
随后数小时,贺贤、海龙王等人与张铭交谈至深夜十二点,几位长辈才各自休息。
在这期间,海龙王、谭渊同以及其他人都给予张铭一些馈赠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
比如海龙王以一亿三千万港币的友情价出售位于大马婆罗洲的造船厂;吕宋赌王刘文涛则以亲情价承接张铭关于港口建设的项目。
当众人离去,只剩张铭和贺贤时,贺贤略带遗憾地说:“阿铭,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真是可惜了。”
“贤叔,您之前也说过,欲速则不达,这类事得慢慢来。”
张铭笑着答道。
“哦?原来是在担心我们这些老家伙拖累你。”
贺贤一听这话,瞧见张铭嘴角的笑容,立刻领会其意。
“贤叔,我可没这么说。
不过,在南洋这片地方,行事必须果断坚决,一个组织内部声音太多反而是坏事。”
张铭依然带着笑意回答。
“阿铭说得对,即便慢些,基础也一定要稳固,不能掺杂杂质。”
贺贤完全明白张铭的意思,满意地看着他笑了。
次日清晨,贺贤、海龙王、谭渊同等与张铭道别,乘游轮离开玛巴斯特岛。
“阿贤,你挑的年轻人确实不错,换了别的年轻人,我们还没开口他们就紧张得不得了,单凭这份魄力,我知道他将来定能有所作为。”
望着渐渐远去的玛巴斯特岛,海龙王感慨道。
“未来的天地终归是年轻人的!”
谭渊同也深有感触。
唯有贺贤凝视着岛上那座庄园,他对张铭接下来的动作充满期待。
……
半年间,张铭几乎未曾离开玛巴斯特岛。
无论是开发金矿、建造船厂、修筑码头,还是争取岛上华人支持、‘教育’当地原住民,诸多事务都需他亲力亲为,无法脱身。
这段时间里,张铭实力迅速增长。
最大的进展是在等待一个月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谢尔曼级驱逐舰。
张铭观察到,工程师解析某种武器时,并不需要始终守在武器旁。
以谢尔曼级驱逐舰为例,只需工程师登舰进行全方位扫描,完成后,大枭雄系统的研发进度界面便会显示进展。
若增加工程师数量,则可加速这一进程。
例如,若张铭派遣一五零名工程师专注于谢尔曼级驱逐舰的研发,仅需一五天即可完成。
于是,张铭果断行动,在解析完驱逐舰后立即启动生产计划。
他合并了自己的西贡船厂与海龙王船厂,形成了一个新的设施,能够同时建造两艘谢尔曼级驱逐舰。
但由于设备老旧,每艘驱逐舰的建造周期为五个月。
这意味着,再过大约一零天,张铭的舰队中就会增加西艘谢尔曼级驱逐舰,这将是一支足以称霸南洋大部分地区的强大海上力量。
更令人震撼的是,每隔五个月,张铭便能新增两艘驱逐舰。
然而,即便如此,张铭仍感到生产速度不够理想。
工程师反馈说,现有船厂的上限只能制造谢尔曼级驱逐舰,即使解析出更高规格的舰船也无法实现量产。
因此,张铭设定了新目标:夺取一座大型现代化造船厂。
此外,马来工人在张铭“恩威并施”
的管理下表现优异。
他们克服了懒散习性,每当轮到自己采矿时都全力以赴,只为争取成为矿场监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