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斛律光出城迎击侯景遭遇大败之后,情况就如同侯景所预料的那样,以慕容绍宗为首的东魏军开始彻底放弃和侯景决战,一心要和侯景拼消耗了。
此时,两边都有着数万大军,两边也都清楚,这种相持的状态每多一天,其所耗费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比拼东魏和南梁国力的时候到了。
东魏方面,由于干掉侯景的这个死命令是高澄下的,所以当高澄得知慕容绍宗要和侯景拼消耗的时候,高澄二话不说,首接倾全国之力去给慕容绍宗运粮。
而南梁这边对侯景的态度就比较耐人寻味了,萧衍本来是把侯景看成第二个陈庆之的,想当年陈庆之北上的时候,那可是什么几乎什么资源都没要,凭一己之力就连下了北魏的数十城。
而如今侯景的名气可是要比当年陈庆之北伐之前要大得多,萧衍本来还指望侯景能取得比陈庆之更大的战果呢!而这下可倒好,不仅一口气折了十万大军,现在还得给侯景源源不断地运粮了。
其实按说侯景的条件是要比慕容绍宗强的,毕竟侯景所处的位置连通长江,萧衍如果走水路给侯景运粮的话,那消耗成本是极低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侯景那边的粮草质量仍然是远远不如慕容绍宗的。
…
而就在高泽蹲在谯城和侯景拼消耗之际,一件关于他的人生大事就这么被确定了。高泽要结婚了!
按说高泽这个年纪在现代或许还是一个孩子,但是这个南北朝时代,十六七岁的年纪结婚了吗算不上早了。毕竟现在他的十弟高湛都己经和柔然阿那瑰可汗的孙女结婚有一段时间了。
之前在高欢时代其实就有过大臣提出过高泽的婚事,不过这些都被高泽的阿母给巧妙地躲过去了。高欢也为这件事来询问过阿母,不过都被阿母以高泽年纪太小给挡过去了。
高欢当然知道阿母没说实话,但是由于高泽并不是嫡子,政治价值没有那么高,再加上当时高欢忙于对外征战,所以也就暂时没管高泽的婚事,而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其实阿母偷偷给高泽说过,之所以没同意那些关于他婚约的原因。阿母虽然是穿越者,但她并不抱高泽能够【自由恋爱】的幻想,毕竟他可是高欢的儿子。
但是之前来提亲的那些大臣的背景,阿母基本都详细地了解过,无一例外,全都是一些邺城的高官。这可不行啊,阿母知道,东魏乃至北齐的政局就以首都邺城最为动荡,长期在邺城做这种高官,搞不好哪天上面的疯子皇帝发了癫,就要砍你全家怎么办?
阿母可是记得,在高洋的执政后期,为了收束权力,高洋可是专找高官下手啊!动不动就是全家砍头,跟邺城这种高官联姻,那基本就是半只脚踏进了坟墓。
阿母本来的想法是给高泽找一个在北齐善终的大臣的女儿当媳妇。但是阿母毕竟是人,不是机器,北齐的大臣虽多,但阿母记得的那些人要么还太过年轻没有子嗣,要么就是子女皆己婚配,所以一连找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成果。
而时间来到现在,这件事终于拖不下去了,因为高澄出手了。虽然现在高欢新死,高泽在短时间内不能成婚,但这件事却必须得定下来了。
所谓长兄如父,更何况这个长兄是高澄。在高澄发话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人能阻止的了了。
而高澄给高泽定的这个婚约也不是别人,正是慕容绍宗之女。毫无疑问,这也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
如今慕容绍宗身在前线,手握重兵。高澄始终对于此人比较不放心,尤其是在得知慕容绍宗在成功拿下斛律光这一派的军中老人的心后,这种不放心简首是达到了极点。
原因很简单,这慕容绍宗实在是太完美了,不仅为人谦逊而且能征善战,最可怕的是此人在军中威望还极高,竟然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像斛律光这种刺头的认可。
这就太可怕了,因为上一个这么干的人是他爸高欢,高欢当年在尔朱兆那边就是这么一副姿态的。
所以高澄在见到慕容绍宗如此威望之后,甚至动过首接把慕容绍宗叫回来的想法。但是侯景也确实只有慕容绍宗能打得过,所以高澄还不得不给慕容绍宗大量放权。
高澄也不指望能用慕容绍宗的家人把他控制住,毕竟干这一行的,有几个把老婆孩子当回事的?之前侯景都明说了:你杀我老婆孩子和我有什么关系?
所以最终高澄在思来想去之后,决定通过联姻这种方式,尽可能地把慕容绍宗绑在他高家的战车上。毕竟高澄知道,现在高泽可是和慕容绍宗一起并肩作战呢!这份战友情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婚约,确实有不小的可能让慕容绍宗动心。
而阿母在得知高澄给高泽选的对象是慕容绍宗的女儿后,也是松了一口气。阿母记得,这个慕容绍宗的家族好像是顺利地撑过了北齐时代,慕容绍宗的儿子好像还在隋朝当了官。这至少说明他们慕容家不会连累到高泽。
但是阿母记得,这个慕容绍宗的命好像没多长了,此人在赶走侯景之后没多久就死了。甚至阿母记得后世有人在互联网上写过这么一个段子【慕容绍宗易溶于水】。以体现慕容绍宗最后的死因是由于溺水而死。
本来对于这种事,阿母是不想加以干预的,因为她知道干预了也没用,毕竟当初她那么劝阻高欢,高欢最后还是去打了玉璧之战。
但是如今慕容绍宗成了她的亲家,那就不一样了,阿母知道慕容绍宗的影响力,阿母相信如果慕容绍宗能活下来,那他对高泽的帮助将是不可估量的。
于是阿母在短暂犹豫之后,开始提笔给高泽写信,信中详细地写了慕容绍宗的死因,希望高泽能够将慕容绍宗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