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周旭冉巴掌“啪”地拍在桌面上,像要揭竿而起似的。
“>明明就是右边的数字吃掉了左边的数字,所以这个符号应该是小于才对!因为左边的数字被吃掉了嘛!”
林曦熙一时语塞,竟不知是该夸他想象力丰富,还是该纠正这离谱的错误。
好在,她向来有着近乎凝固的耐心,即使在学校盯着课桌或黑板发呆一整天也无妨。
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了片刻。
最终,林曦熙决定放弃说服,转而加入他的逻辑:
“那你为什么要把它当作嘴巴呢?”她语气平淡,指向那个符号,“你看,一边开口大,一边收拢小,那自然表示左边的大。”
周旭冉眨巴着眼睛,觉得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可又隐隐感觉哪里不太对劲,小脑袋一时有点转不过弯来。
“好吧,你说的有些道理。”他挠挠头,不再纠结,重新拿起笔继续做题。
这事似乎就这么翻篇了。
可惜,周旭冉是个“爱钻研”的性子。
两天后,两家人正在林家院子里烧烤,周旭冉突然举着烤串,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大声嚷嚷:“不对!大于号左边是个大口子,右边是个小点点,口子和点点怎么比大小啊!”
大人们一时没反应过来,林曦熙却听懂了。
两天了!整整两天了!
她心底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倦怠感,这个人也太能钻牛角尖了吧。
但面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淡淡地回了一句:“左边的距离代表数字,再怎么小,也总比右边的零要大,不是吗?”
零。
多么奇妙的一个数字,瞬间让气势汹汹的周旭冉哑了火,嘴巴张得圆圆的,也活像个数字“0”。
菲菲阿姨又好气又好笑,顺手就把手里的烤青椒塞进了那张开的“O”型嘴里:“多吃蔬菜,补补脑!”
林妈妈这时才明白过来,笑着打圆场:“这说明孩子是真在动脑筋、真在学东西呢。”
“是啊,”周叔叔也笑着接话,语气带着点欣慰,“而且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瞧瞧,跟曦熙一块儿学习,连吃烧烤都惦记着功课,进步真不小。”
林曦熙也觉得周旭冉是聪明的,只是这聪明劲儿有时……过于执着于一点,显得有点“轴”。
尤其是对一些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细节。
自从他知道了负数的存在,每次写正数,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必定要郑重其事地在前面添上一个“+”。
两人为“正数前到底要不要加‘+’”这事,展开了堪称“激烈”的辩论(周旭冉单方面的认为)。
一个坚持“明确表示才规范”,一个认为“多此一举没必要”。
这分歧一路从家里蔓延到了各自班级的教室门口,首到踏进门前一刻,才暂时偃旗息鼓。
林曦熙正低头整理书本,隔壁小组的女课代表抱着作业本蹭了过来,压低了声音,带着点好奇:“林曦熙,你跟隔壁班那个总爱蹦跶的男生……什么关系呀?”
这话像个小石子,旁边几个耳朵尖的同学也悄悄凑近了些,七嘴八舌地补充:
“就是就是!早上看你俩总是一辆车来的?”
“放学好像也都是一起走?”
林曦熙手上动作没停,眼皮都没抬一下,声音平平淡淡,陈述了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事实:“是邻居,父母关系很好。”
“哦——” 众人拖长了调子,恍然大悟。
这点邻里关系显然满足不了他们想象中“惊天八卦”的期待,好奇心瞬间散了。女课代表也立刻切换回工作模式,抱着本子走向下一排。
几乎是同时,在走廊的另一头,周旭冉也被几个男生围住了。
“喂,周旭冉!”一个男生勾住他脖子,挤眉弄眼地问,“你跟一班那个……叫林曦熙的女生,啥关系啊?老见你俩凑一块儿。”
周旭冉正把书包甩在肩膀上,闻言停下脚步,小脑袋一扬,嘴角咧开一个大大的、得意洋洋的笑容,露出两颗小虎牙,声音清脆又响亮,带着一种“我宣布重大秘密”般的自豪:
“林曦熙?她是我小迷妹啊!”
刚走到教室门口准备开早班会的班主任,一只脚刚踏进门,就清晰地捕捉到了周旭冉这句石破天惊的宣言。
班主任脚步一顿,沉默着把脚收了回来。
隔壁班的林曦熙?周旭冉的小迷妹?
他忍不住产生了一种荒诞感。
林曦熙是谁?那可是隔壁班班主任挂在嘴边、引以为傲的“小天才”。
周旭冉又是谁?上课爱争论、下课常惹点小麻烦、让老师颇为头疼的“小霸王”。
这组合……
德赛的班主任不负责具体教学,主要职责是与学生、家长沟通。正因如此,班主任们之间的“消息网”格外灵通。
这不,当天下午,林曦熙的班主任就把她叫到了办公室。
“曦熙呀,”班主任和颜悦色,顺手递给她一颗洗得水灵灵的黑布林,“听说你跟隔壁班的周旭冉关系不错?还在帮他补习数学?”
林曦熙低头看了看手中深紫色的果子,随即仰起脸,对着班主任露出了她那标志性的灿烂笑容,眼睛弯成了小月牙:
“嗯!我们是邻居呀,爸爸妈妈们关系也特别好呢!”
若有同班同学在场,定会觉得林曦熙这笑容“谄媚”——对同学总是平平淡淡,对老师却笑得如此热情。
实际是,林曦熙早己摸索出门道:只要你在大人面前笑得足够多、足够阳光开朗,他们便绝不会怀疑你有任何的心理问题或性格问题。
果不其然,班主任闻言,眼中流露出赞许,伸手轻轻摸了摸林曦熙柔软的头发:
“真是个热心帮助朋友的好孩子。”
然而,应付同学就没班主任那么简单了。
德赛小学除了常规学科,还强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校内兴趣课,林曦熙选了小提琴。
这并非出于热爱。
在小提琴独奏家妈妈的指导下,林曦熙的水平绝对是不会让老师操一点心得存在。
所以对她而言,小提琴课是珍贵的“发呆时光”——琴房角落一坐,琴弓虚搭弦上,目光放空,除了老师偶尔的指点,几乎无人打扰。
今天除外。
周旭冉班上,也有选了小提琴课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