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乱世之破晓曙光再辉煌
重生乱世之破晓曙光再辉煌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重生乱世之破晓曙光再辉煌 > 第21章 不一祥的初八

第21章 不一祥的初八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乱世之破晓曙光再辉煌
作者:
光阴丙乙甲
本章字数:
5408
更新时间:
2025-06-20

初八早晨,刘平寇房间,空荡的房间里,窗帘挂在墙上紧贴窗户,只有风吹过窗户时微微晃动,安静的灰尘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刘平寇突然从墙边出现,如果有人看见,一定会被吓到。

刘平寇拿出一丸《参灵复元丸》,准备送给老刘,可是没有好的借口,打开炕柜抽屉,想找个东西包装一下。

抽屉里是给弟弟妹妹,准备的刘平寇缴获的零嘴和糖。

翻找下,巧克力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拿出一个巧克力小心的,把包装纸拆开,把药丸做成巧克力大小。

“完美”

刘平寇都感觉自己,是少有的天才了,这么好的借口,简首太完美了。

其实是有很大的漏洞的,不过这个年代,很少有人吃巧克力,所以也不了解巧克力的样子和味道。

最大的漏洞就是,药效问题,巧克力能增加热量,缓解饥饿。

药丸可是补血补充元气,回复身体的,就算口味和口感都一样,可是功效不一样啊。

也是时间太急,明天老刘要走了,他提前准备好,老刘走的时候送给他。

今天是大年初八。

咱今儿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这1942年那阵子,鬼子占领的地儿和八路军待的农村,日子过得有什么不一样——那真叫一个天上地下!

鬼子占领区的农村:活一天算一天的苦哈哈日子, 鬼子来了就得躲,跟耗子似的藏地窖。

那会儿鬼子三天两头“扫荡”,听见炮声枪响,全村人扛着老的背着小的往地窖钻。

北平周边村子家家都有地窖,不光藏人,还得藏点救命粮——可不敢在家生火做饭,怕烟囱冒烟引来鬼子,进来就抢光烧光,老百姓叫这“三光政策”,见了鬼子比见阎王还怕。

八路军这边,游击队领着跟鬼子躲猫猫,地道里藏着救命粮。

八路军带着老百姓挖地道,村子底下全是通道,能藏人藏粮,还能打鬼子。

正月初八这天,就算刚被鬼子扫荡过,村民也会凑一起:这家出把小米,那家拿把野菜,熬锅“百家粥”,围着油灯拜星神,嘴里念叨“鬼子快滚蛋,庄稼长好好”这时的愿望就这么简单。

听见鬼子要来,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粮食藏山洞,牲口赶进林子,农具埋土里,等鬼子来了啥也抢不着,扭头走了再回村接着干农活,这叫“坚壁清野”,鬼子拿咱没辙。

鬼子还搞“良民证”,没证不让走,年轻男人被拉去当劳工,女的躲屋里不敢露头。

保长天天带着汉奸挨家查,谁家藏了八路军,整村人都得跟着遭殃,日子过得跟踩在刀尖上似的。

鬼子规定粮食得低价卖给他们,农民自己只能留点麸子、野菜。

1942年大旱,地里收不上来,鬼子还照样抢,粮食全被抢走,吃康咽菜填肚子。

好多人饿得受不了,就去挖观音土吃——那玩意儿是黏土,吃了拉不出来,肚子胀得老高,躺着炕上等死。

过年过节啥的压根不敢想。正月初八本是“顺星节”,可谁家有灯油啊?

有的人家偷偷用萝卜挖个坑,倒点棉籽油点上,拜完星神赶紧吹灭,生怕灯光引来巡逻的鬼子,连这点念想都得偷偷摸摸。

敌后区自己种地打梁,纺线织布,饿不着肚子,有衣服穿。

在八路军号召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老百姓开垦荒地,种土豆、玉米,妇女们纺线织布。

这年代虽苦,但根据地有“互助组”,没种子的能借到粮种,没劳力的有部队帮忙种地。

正月初八喝的杂粮粥里,说不定还能有点自己种的花生,比敌占区强多了。

敌占区税比星星还多,压得人喘不过气。

除了给鬼子交皇粮,伪保长还变着法儿要钱:“治安费”“慰劳费”,就连家里养只鸡都得交税。

有的村子被逼急了,半夜把粮食埋坟地里,等鬼子走了再挖出来,掺着树皮煮成糊糊,喝下去刮嗓子,但好歹能填肚子。

八路军根据地的农村:穷是穷,可活得硬气有盼头。

老礼儿简化着过,心里憋着一股劲。

初八“顺星”还接着过,就是没那么多讲究。

没钱用面团捏灯盏,就用泥巴代替;买不起顺星糕,就蒸个红薯当甜点。

孩子们用废纸糊灯笼,提着在村口玩,其实是帮大人放哨,看见鬼子就喊“狼来了”,还唱民谣:“星儿亮,月儿明,八路军来了不受穷”。

鬼子不让扎堆,祭星就改成自家人偷偷弄:母亲们在星君纸背后写上参军儿子的名字,烧的时候默念“保俺儿打鬼子平安回来”。

——这老礼儿看着是拜星神,其实藏着对鬼子的恨,还有盼着胜利的心思。

你看两边日子对比:一边是等死,一边是硬熬

敌占区有多惨?北平城郊有个王大爷,1942年初八那天,家里最后一袋麸子被鬼子抢走了,小孙子饿急了啃树皮中毒,夜里就没了。

邻居们不敢哭出声,怕鬼子听见说“通共”,只能用草席裹了偷偷埋在乱葬岗,连口棺材都没有。

还有门头沟那边有个村子里,姓尹的一家刚娶了新媳妇,被附近据点的鬼子知道了,过来就祸害了人家还没洞房的新媳妇。

全村没一个敢站出来的,因为是敌占区,鬼子可以肆无忌惮,新媳妇受侮辱,丈夫可忍不了,最后一对新人男的被枪杀了,女的也在鬼子走后自杀了。

根据地这边就硬气多了,刘平寇这边附近的一个村子,初八这天,八路军伤员藏在老乡家地窖里。

老大娘把仅有的几个红枣熬成汤,先给伤员喝还说:“喝了这汤,咱跟鬼子熬到底,等打赢了,咱摆上大鱼大肉,好好过个年!”

那时候的农村,鬼子占领的地儿是“天天盼死,活着比死了难受”,根据地是“虽然穷得叮当响,但军民一条心,日子再苦也有盼头”。

正月初八的灯盏,在敌占区是偷偷摸摸的一点亮。

在根据地却是照着人心往前奔的火苗——老辈人说,只要骨头不软,日子总能熬出头。

“嘿…瞧瞧”

咱就顺着初八这天说刘平寇家的事儿。大雪封路两天了,敌后区的村子跟外头断了联系,可鬼子也进不来,算是苦中作乐。家里人正在密室里,干着活儿说着话——

初八这天,刘平寇家院里堆着一人高的雪,昨天大伯走后,院门就没开过,经过一夜的风吹,什么印记都没了。

在远处看刘平寇家,那是肯定没人,雪封门还没脚印,主打一个迷惑鬼子。

天刚亮,爷奶就着油灯在堂屋摆供桌,用泥巴捏灯盏倒棉籽油——

昨儿挖密室累了半夜,爹和二伯还在正房西屋密室墙角忙活,拿镐头刨冻土呢。

娘跟二伯母在灶房熬杂粮粥,掺了点细粮和桂圆给伤员老刘补身子,大妹蹲灶前添柴,双胞胎弟弟偷摸把蒸好的红薯揣兜里,被奶瞅见拍了下后脑勺:“先给你刘叔端去!”

正房西屋墙根儿刨出个窟窿,爹跟二伯拿筐往外运土,平寇跟堂兄平文平武轮流往下递筐。

中间歇脚时,奶喊全家拜星神,爷捧着星君薄念叨“顺星顺星”,弟弟们举着废纸灯笼在院里跑,灯影映着雪墙晃悠。

晌午喝杂粮粥,细粮少,娘给老刘碗里多舀了勺米粒。

饭后接着挖密室,平寇手冻得通红,听二伯说“这边再挖三尺就也能藏粮了”。

傍黑爷奶把灯盏沿窗台摆一圈,弟弟们啃着冻硬的糖瓜唱民谣,平寇瞅见娘往老刘包袱里塞了俩二合面饼子——明儿老刘要趁雪没化走,那是家里能拿出的最好干粮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